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沈之岳逝世25周年紀念日 感受恩師溫度與高度

沈之岳逝世25周年紀念日 感受恩師溫度與高度

更新时间:2019-02-24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粥會新聞中心2月24日臺北訊]今天2月24日,乃調查員之父沈之岳先生逝世25周年紀念日,作為他展抱子弟之一、末代文字秘書陸炳文,晨起手握沈公賜贈派克金筆,再次仔細閱讀恩師兩本遺著,也就是《美歐亞訪遊小記》與《中南美訪遊小記》,重新感受到恩師的溫度與高度;這是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追隨沈師側身左右50載、受命承乏粥會前後40年,從未之有的親歷機緣和過程,師生間貼近觀察和貼身感覺,一甲子以來的新體會,直覺沈先生的溫度,在於他為國為民的一片苦心,直觀沈之公的高度,則在老師無私無我的一生孤詣。

《美歐亞訪遊小記》與《中南美訪遊小記》這兩本書,前者是沈之岳在法務部調查局局長任內,於1972年夏天,首度應邀訪問美國,順道考察歐亞一些國家,回國後偶有機會,講述此行觀感,可是限於時間,講者言猶未盡,聽者興味尚濃,局子裡同仁總覺得,能夠知道得更多一些,以求增廣見聞,有助工作見識;而後者,為1977年中,沈局長又受到邀請,出訪薩爾瓦多、巴拉圭、巴拿馬、和阿根廷,這4個中南美洲國家,就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再次輯成專書,分發同仁參閱。二書皆取名《訪遊小記》,內容卻多涉機密,當時並未對外發表,粥翁陸炳文則主張,擇其可公開部分,均曾寫過讀後感,亦分別在<調查員月刋><全球粥會官網>公諸於世。

陸炳文寫讀書報告,所抱持的態度嚴謹,心情倒是相當輕鬆。因知恩師生前行事風格,既低調又不喜歡張揚,他主持局務15年間,雖說留下不少影音,至今仍重現眼廉,一再迴盪耳際;然而生前先生吝於下筆,即便題寫書名或序言,也絕無僅有,那就是專替粥翁處女作,留下《心香與書香》唯一墨迹。因此他留給局裡的,唯兩本遊記小書︰《美歐亞訪遊小記》及其姊妹篇《中南美訪遊小記》;嚴格來說,二書俱老局長任內,兩回因公出國考察,歸來的工作日記集成,陸秘書基於工作需要、與自我職責本能需求,老早已仔細捧讀過多遍,同時有所感而發為心得。如今事過境遷40餘春秋,自然而然感受迥異,體會更是大大不同。

先講二書著作者表現出的溫度!其一、如果沒有記錯,之前溫讀沈先生舊作,時在2010年9月11日。為了協同<沈之岳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會>,編撰《平凡人的不平凡:沈之岳》,巧的是翌日正好911,一當翻開《中南美訪遊小記》85頁那段,描述途經大都會紐約,順路參觀當時新地標、110層高的國際貿易中心世貿大樓,該摩天雙樓後來竟在2001年9月11日,全毀於一起系列恐怖襲擊事件,還讓無數無辜的人們陪葬,陸炳文心情甚是沉重沉痛,難以言表又不吐不快。何以人們那麼容易見忘,無法記取歷史上的許多慘痛教訓?沈師書中文字,句句給人溫暖,暖身尤其暖和人心,其他人作品即使有溫度,在程度上簡直無法比擬。

其二、俗話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粥翁則指出,書中自有取暖處,書中自有借鑒處。有如《中南美訪遊小記》一書,提到美國所謂「人權」及美式「民主」,並不全然適用於中南美洲,亦不一定適合於世界各國,更不適宜中華民國在臺灣,因為每一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其特殊的環境因素,絕非以美援便可強令接受。該書<火山之國-薩爾瓦多>一篇,隱喻此舉恰如伊芳煞爾科火山,靜止時形成的火山湖風光優美,但這座活火山潛在危機,隨時都有爆發的可能。對比當今之委內瑞拉國內處境堪慮,正處於美國的強加干預內政;溫故而知新,讀通識乃見。為何世人今天面對的難題,那本書中早就當成常識,預作了解答;為何國人今日遭逢的困頓,那時候恩師就以通識,指引了解難止亂之道,提供了溫度取暖之路。

再來談談沈之岳的高度在那裡?《美歐亞訪遊小記》全書每一章節,都顯示出先生是以情報的觀點,透過耳聞目睹,去體察每一件事物,再從現象的裏層,發掘問題,探索解答。他在廣泛的接觸中,與僑胞、學人、留學生、或各國政府部門相關官員晤談,最常討論到的,是下列兩個問題:第一、所謂「臺獨」的問題。大家一致的看法是,自從日本的首要「臺獨」份子,紛紛反正歸國後,各地的「臺獨」組織,自忖前途茫茫,號稱「臺獨」的活動,已日漸消聲歛跡了,海外的「臺獨」勢力,早巳不像過去那樣囂張了,島內的「臺獨」份子,更是幾乎完全消聲滅跡了,可是自從沈師離開我們,到了另外一個國度之後,「臺獨」又逐漸死灰復燃。從古到今,舉凡世上社會和諧無大亂的國家,皆是其政治家普遍比較具有高度,自不待言。

第二、關於「臺灣人和大陸人」的問題。老師明白點出,住在臺灣的同胞,都是由大陸來的,只是來的有先有後。如果說是臺灣人,大家都是臺灣人;如果說是大陸人,大家也都是大陸人。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足以讓人信服。不過當前島內政治人物,老實說多的是政客,老早就數典忘祖已忘其所以,更別說年輕人正確認識自己。《中南美訪遊小記》言及巴拉圭,是個典型的內陸國家,雖然土地沒有與大海為隣,但境內有一條1500多哩長的巴拉圭河,這條河流把全境分成東西兩部;他<寓意「大水」的「巴拉圭」>文章強調,大河兩岸分隔的東方人和西方人,至今仍存在顯著差別,惟兩岸居民相處和諧。台灣也有一條濁水溪,似乎同樣分南部人和北部人;另有台灣海峽存焉,60多年分治之下,台灣人和大陸人鴻溝尚在。島內南北部以及海峽東西岸,居民之間和諧共處,均有待相互的包容,與彼此的融合過程。

由此二書《美歐亞訪遊小記》、《中南美訪遊小記》足可見證,沈之岳公忠體國的家國情懷,與夫超凡入聖的政治高度。先賢顧亭林嘗說:「士大夫有體國經野之心,而後可以登山涉水」。恩師彼時公出訪遊時,正是如此這般的心境;這就像《老殘遊記》著者劉鶚,那樣描述人物山水裏,處處交織著「家國的感情」;也是王陽明力倡「超凡入聖之道」,和《朱子全書.學一》載之「超凡越聖」化境的具體表徵。今陸炳文充滿自信,最後以此祭告恩師。北京粥友寶世華,頃作此聯誌其事:「沈之岳命筆耕山,聖手擎台柱;陸炳文昭章粥鼎,流觴濟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