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晉見蕭萬長 陸炳文反映民意一線牽閩臺,兩岸離盼合

晉見蕭萬長 陸炳文反映民意一線牽閩臺,兩岸離盼合

更新时间:2018-06-04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晉見蕭萬長 陸炳文反映民意一線牽閩臺,兩岸離盼合


[粥會新聞中心6月4日臺北訊]「稍早的4月10日,在大陸海南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以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的身分,12度代表台灣出席的前副總統蕭萬長,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蕭習會」,由於本回年會同台暨蕭習兩人會見,均為台灣第三次政黨輪替後的首度,因此會談了什麼?備受外界高度的關注,尤其是習近平登場時首先表示,今年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40週年、海南建省30週年,大陸的發展,功勞簿要記上臺灣人、台企,並強調兩岸前景一定很光明」。


曾在經濟部、行政院追隨過老長官多年,再把蕭萬長送進總統府的陸炳文,今天6月4號下午晉見了他的老闆,走出蕭前副總統發起、並籌組的兩岸企業家峰會辦公室後,面對記者重覆解說了上面這句話的重大意涵,還在於習主席接著重申的一定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共促海峽兩岸社會文化融合發展,這樣我們的前路,才會越走越寬廣,「兩岸民眾應該共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華民族融合發展基金會董事局主席、中華共促海峽兩岸社會融合團體聯合辦公室負責人、臺灣文化藝術界聯合會理事主席、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會長、海峽兩岸同走一帶一路協會理事長、臺灣閩台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主任、大陸各省市旅台宗親鄉親聯誼總會會長、海峽兩岸中華姓氏圖騰釋義聯合服務中心主任、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成立大會司儀陸炳文博士說。

據記者瞭解,陸博士今日求見蕭前副總統,來意即目的總共有三個:第一、轉致共同的老朋友、澳門會展中心吳福董事長的問候之意;第二、敦請蕭副代表兩個基金會,向南京中山陵、中山翠亨村國父故里、澳門國父紀念館等處,致贈粥會前身世界社扶道人、孫中山先生瓷像的可行性;第三、反映台灣各地基層民眾,特別是中南部父老鄉親,強烈要求一線牽閩臺、兩岸離盼合的真正民意,而面陳青年粥友葉錦蓉近作,《禪茶粥一味•兩岸食同味》,寓言鋦子一幅畫,愛心無盡藏真諦。

陸炳文還強調,自己不是地方選舉產生的民意代表,卻是作為上千個台灣地區人民團體領導共同主張、「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分裂」的特命全權代表,在此必須嚴正聲明,合離皆因獨台而起,唯有團結一致奮起,同胞心靈完全契合、兩岸社會融合之後,走上和平統一道路,接下來前景一定是很光明的,雖然歷經一些風雨坎坷磨難。

全臺“萬安41號”軍民聯合防空演習剛剛結束,蕭前副總統今日午後立即接見了陸博士,得知兩天後將親率接地氣的父老,一百餘人的台灣代表團啟程赴閩,出席2018第十屆海峽論壇,嘉獎粥文活動設計別具匠心,用家鄉美食串起文化故事,穿插舞蹈和採訪,很有意思和意義;然而身體是自己的,健康乃活動之本錢,務希注重保養調息,由衷提醒老同事,不可以操勞過度。

眾所周知,兩岸高端交流活動平臺,層級最高的就是博鰲論壇,規模最大的則數在廈門舉行的海峽論壇,而後者今年的第十屆論壇重頭戲,更非“同名村•心連心”聯誼電視晚會莫屬。歲月如梭,光陰似箭,海峽論壇伴隨兩岸民眾的民間交流,已經走進第十個年頭,“同名村•心連心”對接聯誼活動,亮相論壇這六次六年以來,每一年又都有不一樣的主題,聯結著兩岸鄉親同根同源的感情。歷次“同名村•心連心”活動,均由福建省臺灣同胞聯誼會、福建省海外聯誼會、福建省閩台交流協會等單位合辦,陸炳文所領導的臺灣閩台同宗同名村文化交流中心,一直是台灣方面唯一的主辦單位。

就此,陸博士便以活動共同主辦方代言人、電視晚會節目主持人的雙重身分指出:我們6月8日晚會現場,設置在廈門海滄區院前社的古厝,今年“同名村•心連心”的主題,預先就設定在當地與島內“食同味”,兩岸各地數以千計同名同宗村之間,祖同宗、語同音、曲同調、俗同風,到食同味,點點滴滴,無不打上“兩岸一家親”的烙印,同名村飲食文化內含阿嬤的古早味道,更是兩岸同源同根同俗的見證與必然。為了節目特殊效果的需求與必要,我在一個多月以前準備期,早已要求粥會同心圓文創團隊,務希打造完成幾只鋦瓷碗,讓我帶到古厝前公開亮相,兼以用來盛放一道閩臺主食美食,也就足可把炒麵線牽成美好祝願!

當陸炳文老師被記者問到,請推算一下美食炒麵線歷史有多久?民俗學者同為美食專家,陸博士回答的非常爽快:先民以食為天,夫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重在滋味和回味。相傳麵線食品由來久,已經有八百年歷史了,炒麵線早就成為閩南主食,作為廈門著名的街邊小吃,嚴格來講還是出自同安,在去(2017)年9月間,金磚國宴歡迎晚會席上,大陸首向全球展示了,頗有“廈門特色”閩南口味的美食,從此同安炒麵線及封肉全都火了!古時候同屬同安府、一衣帶水之隔的金門,麵線也是各種宴席中,必不可或缺的一道菜食,先民再大舉渡海過台灣,形成炒麵線伴同系列的,燒酒雞面線、豬腳面線、鴨肉麵線、當歸麵線、麵線糊等,紛紛上了舌尖,近來又上了鏡。

記者進一步提問,麵線對於閩南人的寓意?陸老師似乎有備而來稱:過去長輩繁忙時,配料和麵線一炒,就成了一頓飯了,炒麵線當菜飯,不用刻意再煮菜,兩岸都沿襲,會說在閩南,炒麵線寓意著,老一輩的祝福;那今天提到鋦瓷碗,乘著這一碗,祝福的器皿,也很特別、很有故事。記者加碼追問其原委,可否為觀眾介紹一下,為什麼要用鋦瓷碗來盛放?陸炳文不厭其詳述說,當中具有兩層意涵:其一、儉以養廉,惜物致富,有句老話,笑破不笑補,就是指不能破罐破摔,要珍惜舊物,不要暴殄天物,要惜福和合;其二、富而好禮,好生以德,這個人生大舞臺上,也是一台生活戲劇,妙麵線寓義,兩岸一線牽,鋦瓷碗盛食,更有吃太急,不小心打破,閩南語說法“呷緊弄破碗”,碗修補後再用,既是同胞節儉重現美德,又為分久必合重下註腳。咸信雖說“食同味”,講的確實很到“味”。

另悉過往物資匱乏的年代,鋦瓷碗幾乎家家戶戶都能看見,那時瓷器如碗盤杯壺等,破了是不會扔掉的,會讓手藝達人來維修,把碗等用鉚釘鋦起來。現在鋦瓷碗老件或新作,幾乎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偶有一件出現,已經算是傳家之寶。家庭教育自己子孫,生活中要懂得節儉、和對物資的珍惜,永遠不要過度鋪張浪費;粥翁陸老一向以粥會友,近在以友輔仁載道之餘,號召粥友不論夫子抑儒將,力倡文創另闢蹊徑,做鋦瓷,盛飯菜,想必當然一方水土、一方菜肴養一方人,都是日常生活、工作需求所致,洽如詩書畫印藝術不分家,各盡其美,各取所需,樂把兩岸文化連心以連體,和合一家,融彙一體。北京粥友寶世華碰心陸炳文,因此得句七絕詩《聞兩岸文化連心即興吟》:中軍掛劍點梅圖,文創開疆樂道扶。巷弄同名將進酒,粥翁醉意老新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