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俱足現文壇,神洲頂萃詩書畫,契心融合慰靈安
更新时间:2018-03-12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中山俱足現文壇,神洲頂萃詩書畫,契心融合慰靈安
此一詩作乃呼應中華共促海峽兩岸社會融合團體聯合辦公室負責人、臺灣文化藝術界聯合會理事主席、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3月11日在臺北大三元餐廳舉行的春風雅集、也就是戊戌年(2018)臺灣書畫藝術界新春聯誼暨懇談會上祝福:通過融合發展把文藝種子撒播到春回大地上,並接受媒體專訪時,具體建言指稱文化“融合發展”,為時下振興文藝當務之急,亦為人耳目為之一新。
中華民國書學會會長張炳煌、藝文振興鼎談總召集人林暉,聯名邀請了陸炳文之外,藝術大師歐豪年、曾永義、洪孟啟、黃光男、梁秀中、張瑞濱、呂麗莉等特別來賓,及書畫界好朋友唐健風、盧錫炯、陳合成、林韻琪、任淑齡、蔡其南、趙其雄、邢萬齡、張舸、金立言等,共150餘位聚餐懇談,同祝新春一年藝風大盛,並藉此機會作意見交流,希望發揮藝文智慧、廣納科技創意優勢,齊為文化產業大興,提出大發展大協助。
陸博士受邀與會,席間補充指出:「中國書畫原本同源,古人是書畫不分家,歷來文人雅士,字寫的好、畫畫也好,甚至兼擅詩詞,自作題畫詩句;但是晚近藝術工作者能夠如此這般,同樣精通詩書畫者並不多見,揆度其造因,不能完全責怪初學者,恐在於教育制度、教學出了大問題;書畫從乍到就分了家,字畫早被分門別類了,書法是書法,國畫歸國畫,河水不犯井水,各自掃門前雪,既不交流,難得交融,又如何相輝相映?更怎能相得益彰?事實上,不僅書畫要融合發展,其他藝術門類亦應如此,還必須異業結合,跨領域加以整合,使之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終希望實現文化圈“心靈契合”。
「個人字寫的不好,又不會繪圖作畫,似乎沒有資格這麼說,可是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說好聽一點可稱之為作家,時興記錄所見所聞所思,加以加入具有94年歷史的粥會、文化人士雅集已有38年光景,有幸親炙或偶爾為之侍硯過的粥會名賢、書畫大家超過300位,親眼目睹代表作又數以萬計,且有上千字畫逸品收藏,耳濡目染之下頗能增長見識,才敢不揣譾陋一抒己見就教。所以我必須坦白陳述,今日這場聯誼懇談會的召開,不但確有必要,而且正是時候,因為“融合發展”大勢所趨,不只書畫藝術產業解決困境需要它,當前臺灣政治社會迫切和解需要它,甚而至於兩岸關係重新解凍需要它」。
聯誼懇談會後,陸炳文又對記者說:「粥會前身世界社扶道人孫中山,曾有座右銘句云:"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我今日提出“融合發展”, 正是潮流趨向,形勢比人強,已勢不可擋。孫中山誠為融合再創新的第一人,融合東西方文化再創新,在體制外推翻了滿清王朝,繼而在體制內推動革新,建立五大族群融合,號召無數仁人志士,奮起尋求救國救民、振興中華唯一道路,偉人精神之可佩可貴,在於終其一生盡心盡力,為追求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而努力不懈,亦為了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博愛的中國,而矢志不渝。
「3月12號,適值孫中山先生逝世93周年紀念日,我將偕有志一同者專謁臺北國父紀念館,恭向國父銅像獻花致敬,同時祭告為完成未竟遺志,即刻共同籌組中華民族融合發展基金會,並於16至26日先行到福建、廣東、上海等地,爭取廣大粥友支持與奧援,進一步透過管道深入瞭解,日前大陸中央近30個部委,公開發佈《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即對臺灣同胞示好的《惠台31條》之具體做法,務希配合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策略之政策作為,共促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不負中山先生"和平.奮鬥.興中華"之臨終遺命」。
3月11日,臺北文化圈人士70多位,曾到桃園大溪采風美術館,向藝術大師李奇茂新春拜年及祝壽聚會,此一由李門受業唐健風粥友邀集,特別來賓尚有陸炳文、梁秀中,及李大師的學生陶晴山、沈禎、張乃東、陳合成、林韻琪、任淑齡、邢萬齡等參加;陸博士仍不忘呈獻一包壽禮,名為"兩岸融合"之如意大米,寓意兩岸同胞皆應致力於中山先生理想之完成,即國父所主張的中華民族融合大陸與臺灣的概念,使其真正成為一個完整的國族。
[粥會新聞中心3月12日臺北訊]〈陆炳文:通过融合发展把文艺种子撒播到春回大地上〉、〈"两岸融合"如意大米寓意中华民族結合大陆与台湾概念〉等相關消息,見諸全球粥會微信公眾號、粥會總會微信公眾號之后,北京粥友寶世華有了回應,頃吟自題詩《七律.臥佛寺尋梅湊句以祝臺灣文聯春風雅集暨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三周年》,句曰:「中山俱足現文壇,臥壽遺雲浩蕩瀾。民族共和翻䨱立,臘梅松竹伴春寒。神洲頂萃詩書畫,陸海親村印史刊。潑墨風生凝博愛,契心融合慰靈安」。
此一詩作乃呼應中華共促海峽兩岸社會融合團體聯合辦公室負責人、臺灣文化藝術界聯合會理事主席、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3月11日在臺北大三元餐廳舉行的春風雅集、也就是戊戌年(2018)臺灣書畫藝術界新春聯誼暨懇談會上祝福:通過融合發展把文藝種子撒播到春回大地上,並接受媒體專訪時,具體建言指稱文化“融合發展”,為時下振興文藝當務之急,亦為人耳目為之一新。
中華民國書學會會長張炳煌、藝文振興鼎談總召集人林暉,聯名邀請了陸炳文之外,藝術大師歐豪年、曾永義、洪孟啟、黃光男、梁秀中、張瑞濱、呂麗莉等特別來賓,及書畫界好朋友唐健風、盧錫炯、陳合成、林韻琪、任淑齡、蔡其南、趙其雄、邢萬齡、張舸、金立言等,共150餘位聚餐懇談,同祝新春一年藝風大盛,並藉此機會作意見交流,希望發揮藝文智慧、廣納科技創意優勢,齊為文化產業大興,提出大發展大協助。
陸博士受邀與會,席間補充指出:「中國書畫原本同源,古人是書畫不分家,歷來文人雅士,字寫的好、畫畫也好,甚至兼擅詩詞,自作題畫詩句;但是晚近藝術工作者能夠如此這般,同樣精通詩書畫者並不多見,揆度其造因,不能完全責怪初學者,恐在於教育制度、教學出了大問題;書畫從乍到就分了家,字畫早被分門別類了,書法是書法,國畫歸國畫,河水不犯井水,各自掃門前雪,既不交流,難得交融,又如何相輝相映?更怎能相得益彰?事實上,不僅書畫要融合發展,其他藝術門類亦應如此,還必須異業結合,跨領域加以整合,使之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終希望實現文化圈“心靈契合”。
「個人字寫的不好,又不會繪圖作畫,似乎沒有資格這麼說,可是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說好聽一點可稱之為作家,時興記錄所見所聞所思,加以加入具有94年歷史的粥會、文化人士雅集已有38年光景,有幸親炙或偶爾為之侍硯過的粥會名賢、書畫大家超過300位,親眼目睹代表作又數以萬計,且有上千字畫逸品收藏,耳濡目染之下頗能增長見識,才敢不揣譾陋一抒己見就教。所以我必須坦白陳述,今日這場聯誼懇談會的召開,不但確有必要,而且正是時候,因為“融合發展”大勢所趨,不只書畫藝術產業解決困境需要它,當前臺灣政治社會迫切和解需要它,甚而至於兩岸關係重新解凍需要它」。
聯誼懇談會後,陸炳文又對記者說:「粥會前身世界社扶道人孫中山,曾有座右銘句云:"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我今日提出“融合發展”, 正是潮流趨向,形勢比人強,已勢不可擋。孫中山誠為融合再創新的第一人,融合東西方文化再創新,在體制外推翻了滿清王朝,繼而在體制內推動革新,建立五大族群融合,號召無數仁人志士,奮起尋求救國救民、振興中華唯一道路,偉人精神之可佩可貴,在於終其一生盡心盡力,為追求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而努力不懈,亦為了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博愛的中國,而矢志不渝。
「3月12號,適值孫中山先生逝世93周年紀念日,我將偕有志一同者專謁臺北國父紀念館,恭向國父銅像獻花致敬,同時祭告為完成未竟遺志,即刻共同籌組中華民族融合發展基金會,並於16至26日先行到福建、廣東、上海等地,爭取廣大粥友支持與奧援,進一步透過管道深入瞭解,日前大陸中央近30個部委,公開發佈《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即對臺灣同胞示好的《惠台31條》之具體做法,務希配合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策略之政策作為,共促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不負中山先生"和平.奮鬥.興中華"之臨終遺命」。
3月11日,臺北文化圈人士70多位,曾到桃園大溪采風美術館,向藝術大師李奇茂新春拜年及祝壽聚會,此一由李門受業唐健風粥友邀集,特別來賓尚有陸炳文、梁秀中,及李大師的學生陶晴山、沈禎、張乃東、陳合成、林韻琪、任淑齡、邢萬齡等參加;陸博士仍不忘呈獻一包壽禮,名為"兩岸融合"之如意大米,寓意兩岸同胞皆應致力於中山先生理想之完成,即國父所主張的中華民族融合大陸與臺灣的概念,使其真正成為一個完整的國族。
針對林暉倡議藝文振興、文化產業大興的主張,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校長張瑞濱率先表示認同,立即為該校4月間61周年校慶美展,廣邀在場書畫家配合提供近作,參加戲曲與字畫的圓融契合活動,應邀參展的台灣書畫院/臺閩書畫研究學會榮譽會長陸炳文,會長盧錫炯,執行會長陳合成,會員陶晴山、林韻琪、任淑齡、蔡其南等,除此之外又同步策籌完成,業已初步規畫於10月中旬,把展出作品巡展到福建,劍及屨及"兩岸融合"之走出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