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炳文屢以米和粥比方同名村交流活動的水乳交融
更新时间:2018-03-08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陸炳文屢以米和粥比方同名村交流活動的水乳交融
[原標題]同名村鎮續緣歡,閩臺同宗心連心(6)
陸炳文1943年生于福建省古田縣,1949年隨母親到台灣,1965年畢業于台灣省立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教過書,當過教授。2001年陸炳文第一次重返故土,從此身體力行,致力於兩岸民間文化交流活動;2009年他在第二屆海峽兩岸和諧文化節上演講,時值驚蟄,大為轟動,央視、東南網等均以<陸炳文:和諧是中華文化之根>為題,專訪並作了大量的報導。陸炳文表示,自從兩岸全面“三通”實現後,兩岸人民往來更加方便,福建與台灣又日益形成“一日生活圈”,這就是和諧社會、和諧海峽的具體表現。
陸炳文曾是台灣高階文官,作為兩岸和諧文化交流使者,促成兩岸同名村交流的一位關鍵人物,他對類似“兩岸同名村交流活動”,這種根親血脈文化的交流,積極嚮往並亟力促成之,一方面服務台灣人到大陸尋根問祖,另一方面協助大陸人來臺灣宗支對接。
兩岸同名村活動,是去年第五屆海峽論壇首次舉辦的。一年多來,同名村鄉親交流非常頻繁。陸炳文表示,以往的交流活動,都比較偏重高層,這次直接走入基層。特別是為了籌備這一次的同名村交流活動,福建相關方面的官員、學者、專家親歷台灣各縣市,找尋同名村較有代表性的宗親,這一點讓他印象深刻,也深為感動。
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6月15日在第六屆海峽論壇致辭時,特別提到並嘉許了兩岸“同名村”活動。他坦言自己被兩岸“同名村”活動圖片展所吸引。俞正聲指出,兩岸同名村是兩岸同胞同根同源、骨肉天親的真實寫照。每個同名村的背後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記載著先人幾百年前“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團(閩南話“糾結、艱辛意”)、打拼“討生活”的深深艱辛,凝聚著幾十年前手足同胞骨肉分離、天各一方、遙盼親人團聚的濃濃思念,更延續著中華兒女割舍不斷的血脈親情和對故土永恆的眷戀之情。
可見“同名村”活動有聲有色的開展,讓俞主席印象深刻。而在論壇開幕前夕,俞正聲就特別參觀了兩岸“同名村”活動圖片展。當時,作為同名村交流活動的大會代表,陸炳文就活動的開展及緣起,向俞主席整整做了十五分鐘的匯報。“在這裡,我也了解到了中共中央領導人,對于這個同名活動在現階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過程里頭,的確會起到相當大的一個作用,尤其讓他了解,這次來了台灣24個縣市里頭的19個縣市,36個姓的200多宗親,和此地100多個宗親能夠對接。”陸炳文介紹說。
多才多藝、愛好廣泛的陸炳文,同時還是文化人士雅集、全球中華粥會世界總會長。他介紹說,儒家提倡“和為貴”、“和而不同”,這些思想,已經在中華民族的血液里,流淌了數千年,粥會文化的起源,就是取和諧之意,最有感的和睦共處,便是同宗尋根問祖、同名宗支對接工作。
他還特別以“米”和“粥”作比方,指出同名村交流活動,實際就是透過血濃于水、透過水乳交融的情況,體現了兩岸一家親,走向兩岸一家人︰“我跟俞主席在簡介同名村交流活動的最後,把這六個大展板看完以後,特別拿出我這次帶來的一包,台灣台東的池上米來,我跟主席說,去年我們在泉州辦了族譜對接,有一位朋友在我在台上講話做了總結以後,送我一包米,听說是東北產的大米。我拿回家,就跟太太說煮個稀飯,叫我太太把台灣米混進去,煮完之後,就問我太太說你看,這兩岸一鍋米,煮成兩岸一鍋粥,水跟米都分不出來了。
即使那粒米粒,也分不出來,哪一粒是台灣米,哪一粒是大陸米,所以這就象徵了同名村的活動,實際上就是透過血濃于水、透過水乳交融的情況,它體現了兩岸一家親,走向兩岸一家人。所以我說這個“米”字,在台灣用繁體字寫,在大陸用簡體字寫,一筆都寫不出兩個米字來,對不對,米字的繁體、簡體是一樣的。第二個我說米字在中國傳統五千年來,始終認為是八八是米壽,所以我期盼兩岸同名村的活動,好好地辦下去,為兩岸一家親,走向兩岸一家人,作出水乳交融的貢獻。”
[編按]第十屆海峽論壇的“同名村心連心”宗親聯誼活動,仍將由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會、福建省海外聯誼會、福建省閩台交流協會、台灣閩台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共同主辦。每年的海峽論壇時間,都是在6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報到,星期天上午開幕,時間頭尾總共5天,所以,今年6月8日報到,似乎原則上已確定;此一同名村交流活動,一般也安排在這段期間,視系列活動內容多寡,又可前後調整1~2天。
[原標題]同名村鎮續緣歡,閩臺同宗心連心(6)
海峽之聲網(記者江德能)第六屆海峽論壇“同名村一家親”聯誼活動/同名村茶敘懇親會,2014年6月中旬,在廈門集美板橋村熱烈開展。在本屆“同名村.一家親”板橋活動現場,海峽之聲記者採訪到了,促成海峽論壇同名村活動熱絡開展的關鍵人物,台灣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會長、海峽兩岸“同名同宗村交流中心”(編按:該中心現已正名為台灣閩臺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連續共同主辦過第七、八、九屆海峽論壇的“同名村心連心”分論壇活動)主任陸炳文先生。在今年的同名村交流活動中,陸炳文先生作為代表,向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匯報了兩岸同名村相關概況。
陸炳文1943年生于福建省古田縣,1949年隨母親到台灣,1965年畢業于台灣省立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教過書,當過教授。2001年陸炳文第一次重返故土,從此身體力行,致力於兩岸民間文化交流活動;2009年他在第二屆海峽兩岸和諧文化節上演講,時值驚蟄,大為轟動,央視、東南網等均以<陸炳文:和諧是中華文化之根>為題,專訪並作了大量的報導。陸炳文表示,自從兩岸全面“三通”實現後,兩岸人民往來更加方便,福建與台灣又日益形成“一日生活圈”,這就是和諧社會、和諧海峽的具體表現。
陸炳文曾是台灣高階文官,作為兩岸和諧文化交流使者,促成兩岸同名村交流的一位關鍵人物,他對類似“兩岸同名村交流活動”,這種根親血脈文化的交流,積極嚮往並亟力促成之,一方面服務台灣人到大陸尋根問祖,另一方面協助大陸人來臺灣宗支對接。
兩岸同名村活動,是去年第五屆海峽論壇首次舉辦的。一年多來,同名村鄉親交流非常頻繁。陸炳文表示,以往的交流活動,都比較偏重高層,這次直接走入基層。特別是為了籌備這一次的同名村交流活動,福建相關方面的官員、學者、專家親歷台灣各縣市,找尋同名村較有代表性的宗親,這一點讓他印象深刻,也深為感動。
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6月15日在第六屆海峽論壇致辭時,特別提到並嘉許了兩岸“同名村”活動。他坦言自己被兩岸“同名村”活動圖片展所吸引。俞正聲指出,兩岸同名村是兩岸同胞同根同源、骨肉天親的真實寫照。每個同名村的背後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記載著先人幾百年前“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團(閩南話“糾結、艱辛意”)、打拼“討生活”的深深艱辛,凝聚著幾十年前手足同胞骨肉分離、天各一方、遙盼親人團聚的濃濃思念,更延續著中華兒女割舍不斷的血脈親情和對故土永恆的眷戀之情。
可見“同名村”活動有聲有色的開展,讓俞主席印象深刻。而在論壇開幕前夕,俞正聲就特別參觀了兩岸“同名村”活動圖片展。當時,作為同名村交流活動的大會代表,陸炳文就活動的開展及緣起,向俞主席整整做了十五分鐘的匯報。“在這裡,我也了解到了中共中央領導人,對于這個同名活動在現階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過程里頭,的確會起到相當大的一個作用,尤其讓他了解,這次來了台灣24個縣市里頭的19個縣市,36個姓的200多宗親,和此地100多個宗親能夠對接。”陸炳文介紹說。
多才多藝、愛好廣泛的陸炳文,同時還是文化人士雅集、全球中華粥會世界總會長。他介紹說,儒家提倡“和為貴”、“和而不同”,這些思想,已經在中華民族的血液里,流淌了數千年,粥會文化的起源,就是取和諧之意,最有感的和睦共處,便是同宗尋根問祖、同名宗支對接工作。
他還特別以“米”和“粥”作比方,指出同名村交流活動,實際就是透過血濃于水、透過水乳交融的情況,體現了兩岸一家親,走向兩岸一家人︰“我跟俞主席在簡介同名村交流活動的最後,把這六個大展板看完以後,特別拿出我這次帶來的一包,台灣台東的池上米來,我跟主席說,去年我們在泉州辦了族譜對接,有一位朋友在我在台上講話做了總結以後,送我一包米,听說是東北產的大米。我拿回家,就跟太太說煮個稀飯,叫我太太把台灣米混進去,煮完之後,就問我太太說你看,這兩岸一鍋米,煮成兩岸一鍋粥,水跟米都分不出來了。
即使那粒米粒,也分不出來,哪一粒是台灣米,哪一粒是大陸米,所以這就象徵了同名村的活動,實際上就是透過血濃于水、透過水乳交融的情況,它體現了兩岸一家親,走向兩岸一家人。所以我說這個“米”字,在台灣用繁體字寫,在大陸用簡體字寫,一筆都寫不出兩個米字來,對不對,米字的繁體、簡體是一樣的。第二個我說米字在中國傳統五千年來,始終認為是八八是米壽,所以我期盼兩岸同名村的活動,好好地辦下去,為兩岸一家親,走向兩岸一家人,作出水乳交融的貢獻。”
[編按]第十屆海峽論壇的“同名村心連心”宗親聯誼活動,仍將由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會、福建省海外聯誼會、福建省閩台交流協會、台灣閩台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共同主辦。每年的海峽論壇時間,都是在6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報到,星期天上午開幕,時間頭尾總共5天,所以,今年6月8日報到,似乎原則上已確定;此一同名村交流活動,一般也安排在這段期間,視系列活動內容多寡,又可前後調整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