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國語日報創刊70周年 陸文紀念推行國語70周年

國語日報創刊70周年 陸文紀念推行國語70周年

更新时间:2018-02-11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國語日報創刊70周年 陸文紀念推行國語70周年


『今日2月11號,讓我想起3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3年2月11日,「為1913年設國語讀音統一會,紀念推行國語70周年,陸炳文撰稿兩篇,一篇名為《化澤深遠的吳稚暉》,連續兩天披露於〈中央日報〉副刊,另一《吳稚暉和國語日報》,刊登在〈國語日報〉」。事見我在2005年,編印的《明天的粥會:粥集在臺五十周年紀念專輯》中,〈細語前塵:粥會大事述略〉單元,同日條載內容。吳稚老有句名言:「官是一定不做的,國事是一定不可不問的」,一輩子自視甚高,奉行高風亮節,我們粥友例來雅集,啜粥乃紀念吳稚暉』。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對記者回想起,粥師吳稚暉及國語日報創刊70周年時說。


作家陸炳文博士補充指出:「我們粥會精神導師吳稚暉,中外公認的思想家、教育家、書法家,他在那新舊交替的時代,受舉世同欽,著實不容易。吳稚老辭世10載之後,1963年的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第13屆大會上,追贈"世界百年文化學術偉人"榮譽稱號給他,成為迄今唯一獲此殊榮的中國人,不是沒有道理;我個人總認為,撇開政治立場,持平而論稚老,最被稱道的事功,應該是他的平民作風,雖以民國開國元勛之尊,致力於兩大教育革新運動,亦即推動國音統一、以及倡導勤工儉學,實為普通公民身分,積極過問國家大事,而替1949年新中國建政奠基業,更幫未來和平統一大業打基礎。

「1919 年初,吳稚暉與李石曾(臺北粥會第二任會長)等,發起組織留法勤工儉學會;1920至1922 年間,籌建了中法里昂大學,並出任校長;1925年又創辦了海外補學校,為優秀子弟出國留學預作準備,用以配合推廣旅歐勤工儉學運動,呼籲中國新青年要到海外,以半工半讀方式留學深造。1919 年5月第一批學生90多人抵達法國,最後一批則在1921年1月到校;前後共計1600多學生中,有周恩來、鄧希賢(小平)、李立三、聶榮臻、陳毅、蔡和森多位,後來均曾做過中共領導人,而被視之為無私國民黨人,公然替共產黨培育接班人。

「111年前,粥會前身世界社在巴黎誕生,也正是由吳稚暉與李石曾創立,108年前,國民革命成功民國肇建,各派勢力競相爭權奪利,就連同盟會內部也是爭得不可開交;世界社扶道人、民國大總統孫中山,非常倚重吳稚老,要他出任教育總長一職,但恰恰與一般人相反,稚老堅決推辭掉。此後直到孫中山逝世,10多年時間裡,他一直只倡導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吳稚暉走遍全中國大江南北,到過英、德、法、日,深知漢語同文不同音,各地方言種類繁多,常令外地人無法聽懂,而其文則因無注音,讓人難以學習認字。

「台北粥會首任秘書長沈映冬,用吳稚暉的口气向我介紹,粥師吳稚老認為,“無音可讀”是漢文的一大缺點,若能為漢字“娶一注音老婆”,並把所注國音併入漢文內,在全國各省市推廣,不僅可彌補漢字的缺陷,且可便利平民教育,成為他們真正的“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早在1895年,稚老便草創了“豆芽字母”,與盧戇章的“第一快音新字”,同開中國拼音字母之先河。在巴黎時期,他又對中國語言文字的改革,進行過研究。1913年1月,回國擔任國語讀音統一會會長,並在該年2月召開的全國讀音統一會會期中,花了3個月時間整理,主持制定全套注音字母。

「1917年才在此一基礎上,選取6000餘常用字,編定《國音字典》,1918年正式出版。自1919年起,吳稚暉主持國語統一籌備會,不久後改為國語推行委員會,提出在國推行注音符號的任務、方案、辦法;修訂標準音,審定《國音常用字匯》等多種國語書籍,訂頒為國家本國字;在各國立師範學校,增設國語專修科培養師資,並出任上海國語師範學校校長,親自在國語師資班兼課,以訓練推行國語的人才;編制《漢語拼音表》、《注音符號》一類的通俗教材,力圖國語推行的通俗化、簡易化、与普及化。他窮畢生精力主導國音統一工作,奠定了國家力推“語同音”的良好基石。

「吳稚暉長期以來,十分關心國語文教育,始終未曾入公門,卻協助國民政府推行注音國語;1947年1月5日,教育部在北平創辦了三日刊的《國語小報》,正在台灣進行推行國語實驗的魏建功請王壽康,旋即將《國語小報》搬遷到台灣來。1948年10月25日,改組後的小報改為日刊,同時改名《國語日報》,在台灣創刊當天,適為紀念臺灣光復節,迄今已歷時70個年頭。1949年3月13日,國語日報社正式成立董事會,公推吳稚暉任名譽董事長,傅斯年為董事長,副董事長何容,聘請洪炎秋為社長,仍秉持創刊時的理念:“以辦教育的態度辦報”,其立足于臺北福州街口,報社大樓玄關牆面上,鐫有胡適題字的《國語日報》報頭」。

目前的《國語日報》是個公益性法人團體,與國內外一般報社性質不同。作為該報早年的讀者與作者,陸炳文對其在台發展知之綦詳。據瞭解,《國語日報》籌備初期,大陸政局尚持續惡化,幣制改革紊亂情勢下,教育部允諾撥出的編制和經費,又因中央政府再三播遷,沒有法子如數撥付到位,報社只得將借到的一套(付)銅模、殘缺不全的5號注音國字,和從北平搬來的一架四開印刷機,勉強拼湊在一個小空房中,實即臺北市植物園內,原國語推行委員會辦公室、今國語實驗國民小學籌備出報,一直到70年前光復節這一天,終於發行了《國語日報》創刊號。


另悉,《國語日報》是台灣最早的一份以推行國語、普及教育為宗旨的專業報紙,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全文標註注音符號的中文報紙,由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發行。最近基於從《日報》早期創刊,近來始稱法人這個過程,在人力經費上猶接受政府捐助,報社與教育部曾對簿公堂,兩派董事會在官司中鬧雙胞,竟鬧得不可開交,媒體因此蒙塵一陣子,《國語》前途一度未卜?直到日前法院判定社方勝訴,董事會歸一,和平收場後拭亮招牌。忠實讀者陸博士在此,恭喜《國語日報》社方,公器最終還諸了社會,也要向廣大讀者們拜年,恭賀瑞狗迎春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