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炳文:繼于右仼余光中之後誰將是管領臺灣騷壇的詩人
更新时间:2017-12-16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陸炳文:繼于右仼余光中之後誰將是管領臺灣騷壇的詩人
陸博士還向主辦單位負責人、華光學院董事長、全球粥會駐會副總會長、華光粥會會長吳其萃表示敬意,僅在提點不到24個小時,就辦成這一場有模有樣的追思活動,一般咸信似為海峽兩岸、乃至全球華文圈之首舉,余師在天之靈一定會,庇護我華光學子,庇祐大中華子民。尤其讓人感到安慰的是,會後替愛國愛詩愛粥的余老,準備了粥會雅集分享會眾,誠如吳董事長自己所說:「為緬懷余光中粥賢,華光學子在追思會結束後,特地在華光弘德素餐廳,舉辦別開生面的粥席,精心烹製了八寶“香稠”(鄉愁)粥、紅心地瓜粥,全以素食祭奠余大師!
江蘇鹽城粥友秦晉閣,老遠聞到“香稠”粥香,有請陸總代為轉獻,《悼念余光中》詩句:「一首鄉愁愁兩岸,百年遺憾憾孤鴻。何時一統中華夢?切記殷殷告乃翁」。陸炳文因此特別強調:我不愁拿“詩哲”此一新名詞、封號來為余光中教授作歷史定位,我甚至認為以此蓋棺論定也無妨,同時對於我的老朋友、臺灣知名詩人林煥彰兄,今午見到粥網相關弔唁新聞後,很快用微信傳來一首悼詩,第一個以“詩哲”稱呼余光中而有同感,且推崇他將是繼于右仼、余光中兩位巨擘之後,具有舉足輕重管領臺灣騷壇的人。僅附他的新詩如後,一睹詩人功力深厚。
《您,不能不走嗎 一一敬悼詩哲余光中》作者:林煥彰
1970年之前,您住在廈門街
我曾去拜會過,您總是不急不徐的
談着《蓮的聯想》 ; 那是《舟子的悲歌》之後,也是《藍色的羽毛》之後
我總是在您之後,偷偷學習。
1977年夏天,我有一次更貼近您
您在香港中文大學,我在您沙田寓所
有幸留宿一夜,您還領着我
佇立在勒馬洲邊界,一起向北遙望
遙望您伸手指着一片荒原說 :
那是大陸,廣九鐵路像隻
被折斷的手,無法再北上
第二天,您和師母和《詩風》詩友,
我們又一起同遊離島,叫沙坪洲
您總是不急不徐,我總是跟在您背後
您說〈當我死時〉,我在《敲打樂》
讀過,現在又重讀 :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接著,我又讀您更多 :
〈觀音山〉、〈碧潭〉、ㄑ圓通寺〉、〈西螺大橋〉、ㄑ大度山〉、〈西子灣〉、〈讓春天從高雄出發〉、〈車過枋寮〉、〈鵝鑾鼻〉,還有
屏東11首,更多更多,再到台東......
這一路不就繞了台灣一大圈嗎?
我們人人都喜愛的福爾摩沙,
誰不愛大半輩子生活着,教書寫詩的
這塊美麗的斯土 ?
您總是不急不徐,我總是默默
跟在您背後,有時還偷偷拍您背影 ;
您在香港機場轉機,我和香港詩友
送您,在候機室又偷拍了您
一座寬厚肩膀的大山,我深深領受到
您是位睿智的賢儒,又是位詩哲
您總還是不急不徐,勇於向前走
我還是默默跟在您背後,遙望
遙望您龐大的背影,不急不徐......
[粥會新聞中心12月16日臺北訊]今天12月16號上午,全球粥會總會與泉州華光學院合辦的“余光中追思會”告一段落後,全球粥會微信公眾號、總會粥會微信公眾號,中華文化、華人頭條網上,用最快的速度,先後以〈粥友齊祝禱粥賢一路好走 余將光中耀祖 范(範)住我存在感〉、〈人世間本無故鄉只因有他鄉, 世間人本無思念只因有離別〉、〈華光世界文化名人邨余光中館今舉行余光中教授追思會〉為標題,發布了相關消息,圖文中出現不少年輕人悼念“詩哲”余光中的畫面,這是我們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優越所在,這些青少年亦為中華民族的希望所寄。全球粥会世界总会长陆炳文博士對記者指出。
陸博士還向主辦單位負責人、華光學院董事長、全球粥會駐會副總會長、華光粥會會長吳其萃表示敬意,僅在提點不到24個小時,就辦成這一場有模有樣的追思活動,一般咸信似為海峽兩岸、乃至全球華文圈之首舉,余師在天之靈一定會,庇護我華光學子,庇祐大中華子民。尤其讓人感到安慰的是,會後替愛國愛詩愛粥的余老,準備了粥會雅集分享會眾,誠如吳董事長自己所說:「為緬懷余光中粥賢,華光學子在追思會結束後,特地在華光弘德素餐廳,舉辦別開生面的粥席,精心烹製了八寶“香稠”(鄉愁)粥、紅心地瓜粥,全以素食祭奠余大師!
江蘇鹽城粥友秦晉閣,老遠聞到“香稠”粥香,有請陸總代為轉獻,《悼念余光中》詩句:「一首鄉愁愁兩岸,百年遺憾憾孤鴻。何時一統中華夢?切記殷殷告乃翁」。陸炳文因此特別強調:我不愁拿“詩哲”此一新名詞、封號來為余光中教授作歷史定位,我甚至認為以此蓋棺論定也無妨,同時對於我的老朋友、臺灣知名詩人林煥彰兄,今午見到粥網相關弔唁新聞後,很快用微信傳來一首悼詩,第一個以“詩哲”稱呼余光中而有同感,且推崇他將是繼于右仼、余光中兩位巨擘之後,具有舉足輕重管領臺灣騷壇的人。僅附他的新詩如後,一睹詩人功力深厚。
《您,不能不走嗎 一一敬悼詩哲余光中》作者:林煥彰
1970年之前,您住在廈門街
我曾去拜會過,您總是不急不徐的
談着《蓮的聯想》 ; 那是《舟子的悲歌》之後,也是《藍色的羽毛》之後
我總是在您之後,偷偷學習。
1977年夏天,我有一次更貼近您
您在香港中文大學,我在您沙田寓所
有幸留宿一夜,您還領着我
佇立在勒馬洲邊界,一起向北遙望
遙望您伸手指着一片荒原說 :
那是大陸,廣九鐵路像隻
被折斷的手,無法再北上
第二天,您和師母和《詩風》詩友,
我們又一起同遊離島,叫沙坪洲
您總是不急不徐,我總是跟在您背後
您說〈當我死時〉,我在《敲打樂》
讀過,現在又重讀 :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接著,我又讀您更多 :
〈觀音山〉、〈碧潭〉、ㄑ圓通寺〉、〈西螺大橋〉、ㄑ大度山〉、〈西子灣〉、〈讓春天從高雄出發〉、〈車過枋寮〉、〈鵝鑾鼻〉,還有
屏東11首,更多更多,再到台東......
這一路不就繞了台灣一大圈嗎?
我們人人都喜愛的福爾摩沙,
誰不愛大半輩子生活着,教書寫詩的
這塊美麗的斯土 ?
您總是不急不徐,我總是默默
跟在您背後,有時還偷偷拍您背影 ;
2008年3月,我在港大駐校,有幸跟班
您在香港機場轉機,我和香港詩友
送您,在候機室又偷拍了您
一座寬厚肩膀的大山,我深深領受到
您是位睿智的賢儒,又是位詩哲
您總還是不急不徐,勇於向前走
我還是默默跟在您背後,遙望
遙望您龐大的背影,不急不徐......
(2017.12.15/17:58 公車908由三峽至永和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