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常州龍城粥會(籌)全力支持博愛公益助學及敬老慈善志業

常州龍城粥會(籌)全力支持博愛公益助學及敬老慈善志業

更新时间:2017-10-31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常州龍城粥會(籌)全力支持博愛公益助學及敬老慈善志業


[粥會新聞中心10月31日常州訊]常州龍城粥會發起人之一、常州公益助學聯合會會長斐偉民,昨日30號晚間,為歡迎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協進會、暨全球粥會世界總會常州參訪團,在全團下榻武進香格里拉大酒店海棠廳接風雅宴上,談到傳承5010年粥的和諧文化時指出:我常州公益助學聯合會等一行,去年就開始到各敬老院,為長者送上毛巾,養生粥,雞蛋等慰問品,並進行和諧粥文交流,希望大家健康長壽,迄今展開活動進行一年多以來,都得到常州龍城粥會(籌)的全力支持,秉持「勤儉、慈善、文化、和諧」四大公益理念,願意追隨兩岸和諧文化交流使者陸炳文博士之後,持續為全面開張“博愛”工作,實即貫徹粥會前身世界社扶道人孫中山“博愛”精神,今後為共同志業,必將群策群力,更加奮鬥不懈。


陸炳文博士致詞則說:「兩天前的九九重陽節,貴聯合會還會同南大街街道組織下,和數百位老人家歡聚一堂共度佳節,至此一時刻已將這份溫暖和愛心,傳遞到了超過10000戶家庭,恩澤廣被全常州數十個街道,接近一千名志願者參與其中,我首先要代表和諧粥文同道,向投入公益行動的全體志願者致敬。今天,10月30號,是近代中國第一個文化人士雅集、粥會精神導師吳稚暉(敬恒)逝世紀念日,今日又適為“星期一”,也是吳稚老與鄉人丁福保居士,在上海“每週之首”,恒邀集鄉親友好,以『笑談古今、閒話家常』為樂,晚間,則以糜粥素菜待客,嗣後十餘年不曾間斷,而創立文人雅集93年前之粥和諧融合日,下午為此專程走訪了吳稚暉故居,在此大聲合唱吳公紀念歌、粥會會歌兩遍而別開生面。

「我們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高級幹部、與臺灣臺北、新北、花蓮,江蘇鹽城、常州,上海等地粥友代表一行20多人,齊聚常州市武進區雪堰鎮雪西村的“吳敬恒故居紀念館”,以及昨天參訪鄰近之,無錫市濱湖區靈山的“丁福保陳列館”,拜謁這兩處雪堰橋舊地,誕生世界世紀文化學術偉人、暨中國百年百科全書式學者,並追懷粥會名賢事功與恩德,對於找回民族文化自信、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加強同胞心靈契合、促進社會和諧融合,均具有至為重大的時代意義」。

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臺灣吳稚暉學術研究中心主任陸博士,偕同史瑛,董峰,陳正娟,辜瑞蘭,吳朝滄,馮士彭,沈致中,蔡淑惠,吳曉玲,龍家霽,黃炳祥,江振興,徐宏榮,馬豫平,許秀鳳,張後明,倪麗麗等兩岸六地粥友代表,在江蘇龍城粥會副會長、常州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周仰谷,吳稚暉曾侄孫吳建新,雪西村委主任馮新華等陪同下,專謁了現已被列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雪堰橋吳稚暉故居紀念館,並向館方捐贈了一批字畫。

這已經是臺北粥友出錢蓋好故居紀念館以來,粥會第三度來訪“吳館”為“吳學”慷慨捐輸資財,首次2005年,陸總會長率領臺灣公共電視臺製作小組,也就是《山高水長:吳稚暉紀錄片》開拍而來;後來在2012年,應邀出席「常台吳稚暉學術研討會」而捐。今午一行人,同時參加了吳稚暉學術文化研究成果贈書儀式,亦即《吳稚暉學術文化研究文集》首發式後續活動,此書由趙賢德、徐霞梅、張尚金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印行,納入地方文獻叢書“吳學” ,正式出版的研究專書之第六本,〈後記〉中還特別指出取材自陸炳文的文章多篇多個段落,本書首頁彩色合影中,尚見首排坐位14人左起第7人便有陸炳文光輝形象。

《吳稚暉學術文化研究文集》一書,其289頁有一段文字如此描述:「粥會為緬懷吳稚暉一生辦學,對於人類教育文化的貢獻,會長陸炳文先生于2004年3月25日在臺北市國家圖書館,舉辦「紀念吳稚暉誕辰學術研討會」,受到學術界的重視與讚譽,會前出版論文集,會後編印研討會實錄,均廣送各界參考應用。陸總會長已是第11次蒞訪“吳館”, 如今就像識途老馬般帶領大家,繞到後巷的雪堰吳氏宗祠舊址憑弔一番,那裡目前暫時出租給一間紅木傢俱工廠當作坊,其內尚見一木結構藻井堪稱古物,值得併入常州市一般不可移動文物保存。

昨日,陸炳文已先行率領眾粥友,在無錫市梁溪粥會副秘書長、無錫史志執行主編吳佳佳的牽引下,參觀了以上海粥會創始人為名的、“丁福保陳列館”,別稱“疇隱居士小居”,此行為到場粥友的首回,卻是陸總長的第6次,大家只得聽最具權威的解說:「丁福保籍貫常州,生於無錫,他的至友吳稚暉,正好相反,籍貫無錫,生於常州,兩位粥賢交往密切,1924年成立粥會之初,丁福保藏書已達“十萬又三千”卷書,建成“詁林精舍”之際,吳稚暉親自題寫匾額,藏書總數更達15萬餘卷。本陳列館乃祥符禪寺原方丈無相大師根據記憶,按照原公園路12號三聖閣的整體形制恢復建設,新中國建政前的三聖閣,無大師初來無錫就住在那裡,又與丁福保法喜充滿,曾有三面之緣,遂心生一願望,重建三聖閣,紀念丁福保,完成疇隱居士宿願,弘揚禪粥一味文化」。陸炳文補充。

「陳列館以米黃色、和紅色為主色調,體現民國時期的風格。兩個展廳的所有陳列品,大量的丁福保照片和實物,是當年史志辦的吳佳佳“自找麻煩”, 多方物色張羅來的,一部分文獻文物則來自兩岸粥友的捐贈,除了我提供的善本圖書之外,不乏梁溪粥會的顧奇、湯可哥移送從商朝到民國的歷代錢幣,但是展現在遊客面前的“丁福保印章”展板,是市史志辦的吳副秘書長,翻遍了目前所能找到的丁福保著作,精心挑揀並請專家學者確認的。回憶起陳列館的籌建,在場的吳佳佳很有感觸,也再次感謝陸博士無償的捐助,包括這回又帶來3本“詁林精舍”相關藏書,那裡一度是上海粥會每週一約集處」。

陸總長等人結束無錫行腳前,特地轉往陳列館旁的祥符禪寺禮佛,再行拜見新任方丈普俊大法師,承蒙開示尚且賜食長生果,攜孫同行的全球粥會副總會長、江蘇鹽城粥會會長董峰,因與有同鄉的特殊情誼及佛緣,旋即乘興填詞一闕牌名〈念奴嬌•丁酉重陽後一日祥符寺聽普俊大法師弘法〉,句云:「祥符寺裡,梵音攜魂遠、心存何物?普俊大師弘法處,我自與禪相契。普度生靈,及時行善,苦海新緣結。無邊成岸,已然塵俗超脫。        於此細辨鄉音,既融天籟,地氣還承接。佈道靈山鵬正舉,來歲向前超越。遙望西天,蓮花坐上,多了家山頰。吾孫何幸,把長生果兒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