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沒有臺北粥會,就沒有華光學院;沒有華光,就沒有承運閣

沒有臺北粥會,就沒有華光學院;沒有華光,就沒有承運閣

更新时间:2017-10-26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沒有臺北粥會,就沒有華光學院;沒有華光,就沒有承運閣


[粥會新聞中心10月26日臺北訊]今天,台灣光復節次日,連日來中華民國政府沒有任何慶祝活動,只有中國國民黨還辦了個慶祝大會;今歲,又是福建泉州華光攝影藝術學院成立25周年,學校也沒有辦校慶慶祝大會,只有華光講座教授、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記得,10月20日專門從臺北趕了過去,拉著學校董事長、華光粥會會長吳其萃,一同到校區包括新的、和老的作了一番巡禮,聊表對艱辛創校的首任院長、粥會名賢、攝影大師郎靜山之緬懷與景仰,途中陸博士用閩南話說,常言道:飲水思源頭,吃果子拜樹頭,是叫人不可忘本,更不可數典忘宗。


為了陸炳文將在明天27日,率20位粥友受邀赴江蘇無錫、常州兩地展開文化藝術交流,臺北粥友定期每年第三季的例會,才提前三天改到今日,來舉行第680次約集,陸總會長蒞臨雅集會場、臺北三軍軍官俱樂部勝利廳指導,致詞時特別指出:當初我定下例會時間為30日的理由,乃百年世紀文化學術偉人吳稚暉逝世紀念日,臺北粥會倡復人狄膺就是吳稚老的門生,此一唯一列名中華民國國史的文化人士雅集,粥會自1924年首創於上海,1958年復會於首善之區臺北,例來都尊稚老做粥會精神導師,併奉國父孫中山為粥會前身世界社扶道人,所以歷來粥友同行同走的中山路,正是世界大同、天下為公之道,11月12日粥友再轉赴翠亨村,拜謁中山故里原意亦在此。

23號,陸博士尚且旋風式出行,考察了申江雲玉粥會,為的是替該會會長方雲背書,因為所編著《循玉問宗__中華姓氏古玉徽銘真傳釋義》新書的發行儀式,以及<中華百姓族徽生活瓷禮總匯>專案的啟動儀式,已計畫好12月間在上海合併辦理,所以全書大樣定稿與全程活動定案,均需經由大家長、序言推薦者陸炳文拍板敲定,是日回首來龍去脈指出:沒有雲玉,就沒有循玉問宗;沒有真傳,就沒有百姓族徽,今天同樣要這樣強調:沒有臺北粥會,就沒有華光學院;沒有華光,就沒有承運閣,此一說法既不誇張,又不偏離事實原豹。

回顧郎靜山(1892—1995)對泉州華光攝影藝術學院的創校史,就等於半部中國攝影教育發展史,基本上離不開26年前的上海,粥賢周志剛把郎靜老介紹給吳其萃認識,當時吳氏僅僅靠一台吃飯的工具,用人民幣95元買到的海鷗牌相機,在老家創業開了一間小照相館起家,而後來被封為華光永久名譽院長的郎靜山,早已是世界級攝影藝術大師。出道甚早的郎靜老,1926至1937年間在上海《時報》就任新聞記者,成為中國最早的攝影記者;1928年春,在上海發起成立“中華攝影學社”,後簡稱“華社”,這是中國早期較有影響的攝影團體;1948年另在滬上成立“ 中國攝影學會”,自任理事長,誠為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攝影社團;1930年,還在上海松江女子中學開設攝影課,開創了中國攝影教育之先河;1966年在臺北創辦亞洲影藝聯合會,並為該會的永久榮譽會長。

陸總會長的後話2001年,乃繼周志剛、郎靜山、沈映冬(臺北粥會首任秘書長)之後,代表粥會扶持華光的建校功臣之一,歷年來已先後移撥該校的相關文物文獻,數以千計,價值不斐,現在均庋藏於泉州台商投資區內、華光文博園的粥會總會館「承運閣」,而與另一建物“郎靜山攝影藝術館”,形成猗角之勢,並為園區亮點。當天陸炳文巡視校區,先行拜謁粥賢孫科之女孫穗芳捐建的國父銅像,向扶道人孫中山行禮致敬,再轉赴郎靜山石像處追思功德,靜觀創始以來沿革的三個校名,及最初明訂校訓「務實求精」,華光所宗四字,均出自郎大師手筆,按說務實一語,節錄《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顏師古注:“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希望警醒學子,時以求實為務;至於求精語義,則源於唐朝韓愈的《進學解》:“業精於勤”,勸諭技藝、學業在精。

陸炳文25日專程回台,參加今天的粥集文會上,臺北粥會理事長王詣典中將,代表全體向陸總會長贈送一面金牌,匾題「中華粥會之光」隸書六字,為賀榮獲美國藝術文化學院授予人文科學榮譽博士學位,全球粥會名譽總會長丁之發上將見証;李鐵倉中將,賴宗煙將軍,杜學斌將軍,梁致寬將軍,李祖怡將軍,李憶含,陳正娟,辜瑞蘭,吳朝滄,滕則權,陳如舜,馮士彭,沈致中,吳武行,江振興,李成基,林富士,柏蔚鵬,湯尚黃,蔡淑惠,吳曉玲,龍家霽,徐宏榮,陳勇伸等,近60位粥友出席例會同時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