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處和睦.共促和平:[和諧之旅154]遼寧行
[粥會新聞中心5月10日臺北訊]今天5月10日,大中華濕地與人類和諧共生促進協會理事長、臺灣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顧問團主席、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會長、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出發前往大連,出席〈2017年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黑臉琵鷺自然保育研討會〉,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理事長陳如舜、徐宏榮粥友等15人,組成臺灣代表團同行,預定15日返回國門,全程6天旨在踐履「同處和睦.共促和平」,是為[和諧之旅154]遼寧行。
此一學名為Platalea minor,英文名稱Black-faced Spoonbill,乃鹮科琵鷺屬的名貴鳥類,又稱飯匙鳥、琵琶嘴鷺,它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的琵琶也有點像,尤其像極了兩岸之間,定期來去的和諧使者,不受兩地人為政治環境干擾,也不畏沿途大自然險阻影響,盡可能有去有回“如約而至”。日前《人民日報 》才報喜謂:「世界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如約而至”,來到遼寧省莊河市海域島嶼,開始長達8個月的繁殖地生活;目前已觀察發現56只黑臉琵鷺,從臺灣飛來“生兒育女”,而且還在不斷增加,預計數量將超過去年的102只」。
同一消息來源還指出「黑臉琵鷺是一種大型候鳥,每年春天開始從南向北飛,到莊河島嶼築巢繁殖,7月中下旬幼鳥離開繁殖地,棲息在莊河入海口附近的灘塗,至10月下旬陸續飛回臺灣過冬。近年來,莊河市不斷加大瀕危鳥類保護力度。每年春季為黑臉琵鷺提供撿拾築巢、補巢所需的巢材﹔環保人員實行24小時管護值班制﹔還安裝了太陽能遠程監控攝像頭,掌握瀕危鳥類的活動情況,保護其安全,考量對島嶼生態、和海水環境非常敏感」。
針對最後一句話,陸炳文有感而發:「黑臉琵鷺對島嶼生態、和海水環境非常敏感,兩岸同胞同樣對政治生態、以及社會環境相當敏感,任何的風吹草動,均可能雞飛狗跳,更何況人是政治動物,因此人與人間、人群與人群間、人群與大自然間,如何建立和諧共生的未來,格外顯得重要,我才特別為此,撰句並且書寫:“協同建立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未來新環境”,準備送給主辦單位惠存,期盼兩岸有志一同,協力共策愛屋及烏,攜手保擴黑臉琵鷺飛行,及其同處和睦平安路線。臺灣某政黨標語:“一國兩制相尊重·和平統一共繁榮”,未嘗不可以套用在此;行旅速寫畫家史瑛筆下,灘塗的生態環境,也可從中看到保持距離之丹頂鶴,鳥類與大自然的祥和共處,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黑臉琵鷺自然保育研討會〉,由大陸林業部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主辦,陸總會長偕臺灣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理事長陳如舜、徐宏榮粥友等15人,組成臺灣代表團於10日,自桃園飛大連赴會莊河市,會後參訪黑臉琵鷺的安全育嬰場,將授予“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使者”榮譽稱號,另行拜謁市上青堆鎮天後宮,也是大陸現存位居最北方、保存最完整之清代媽祖廟,祈求海上和平女神保佑兩岸和睦。13日,一行人再轉往瀋陽市,展開兩岸文化交流活動,陸炳文將在遼寧華人粥會(籌備處)主任李億軍安排下,進行包括文人雅集試行啜粥、金星賓舘歡迎宴會,前往張氏帥府博物舘參觀,午餐後前往法庫愛新覺羅皇家博物院參觀、並與愛新覺羅·溥鋆院長書法交流並歡迎晚宴;14日赴棋盤山風景區遊覽,午後赴本溪市遊覽、本溪台辦民革招待晚宴;15日早餐後參觀本溪水洞遊覽區等行程,午後送往瀋陽桃仙機場返回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