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兩岸岳王定一尊 精忠报国英雄論 还我河山震乾坤

兩岸岳王定一尊 精忠报国英雄論 还我河山震乾坤

更新时间:2017-03-25 来源: 发布:邵隆美 浏览:
兩岸岳王定一尊 精忠报国英雄論 还我河山震乾坤
[粥會新聞中心3月25日臺北訊]「兹值岳武穆王九一四年誕辰,謹奉香花致敬,並獻祝詞紀念:巍巍岳王,秉持忠孝。身經百戰,心繫國家。功績彪炳,萬世景仰。為王為神,後世典範。唯我岳王,能啟人心。再造中華,當有以教。崇功峻德,人天同欽」。全球中華粥會世界總會長、中華將軍教授書畫院院長陸炳文,選擇在3月24日,前往宜蘭專謁岳武穆王廟,祝壽文還提到:「使中華民族,不致淪為外邦,其彪炳戰功,與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怕死之忠純概論,益見其文采武藝,冠絕古今」。北京詩友張慶陽聞訊,作〈賡紀武穆王嶽飛誕辰914周年〉呼應,有句:「精忠報國英雄志,還我河山震乾坤」。


公元1103年3月24日、宋徽宗崇寧二年二月十五日,南宋抗金名將,矢志「還我河山」,北伐壯志未酬,寫下《滿江紅》的軍事將領岳飛出生,陸總會長今日赴宜蘭參拜岳飛,也為稍早才議論風生過,傳說岳母刺字「盡忠報國」?抑且「精忠報國」實地取證。而此一全台湾最早主奉祀岳飛的廟--岳武穆王廟,又名宜蘭碧霞宮,廟前大埕佇立牌樓內側,「岳武穆王廟」牌匾,就是粥會名賢何應欽上將題寫的。

本宮建廟的緣起,要追溯到1894年,中日甲午戰端開啟之後,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地方人士深感被外族統治之恥,始有藉建宫廟當作團結聚會之所,乃由開蘭進士楊士芳、與陳祖疇等人發起,先於1895年結社集會,翌年3月8日在宜蘭市坎興街,創立「碧霞宮鸞堂」,深信有朝一日,臺灣必然重回祖國懷抱,但為安身立命圖生存,也為了掩日本人耳目,廟名取詩句「碧血丹心望曉霞」之意,是要效法岳氏忠孝節義精神,早日還我河山來,果然在半世紀後,國府光復了臺灣,取名碧霞宮至今,已近两甲子歷史。

1899年秋殿堂初落成,為閩南式宮殿造形,廟貌巍峨,由本宮第一代總董陳祖疇,從杭州岳王廟分香迎回神像,奉為開基主神晉安座,成為臺灣唯一專祀盡忠報國的民族英雄岳飛、岳武穆王之廟宇。除深具歷史淵源及社會教育意義外,宮殿內的神像岳武穆王主神,有帥、王、帝三大神格的塑形,分別代表岳武穆王的三種身份:生前為南宋大將軍統帥,死後宋孝宗追封武穆王,明太祖則敬為民族英雄、詔封三界靖魔大帝、岳聖帝君,道教敬封為忠孝帝君。
 
碧霞宮主殿為嶽武穆王殿,標榜忠孝節義,主祀岳武穆王,主殿後為岳聖母殿,則奉祀为岳飛刺背教忠之岳母。岳武穆王廟旁,更設立了許多紀念石碑、以及武穆文史館,館內陳設了岳廟的許多相關文物。本宮落成迄今120年,目前被列為宜蘭縣定三級古蹟,因位居宜蘭舊城的中央地帶,自建廟以來便是當地的信仰中心、藝文活動中心,也是日據時代至光復以來,官府張貼告示諭旨的公共場所。

自1970年開始,每年逢岳飛誕辰日,碧霞宮一定循古禮,舉行三獻釋奠大典,由於岳廟歸屬武廟,因此所跳之武佾舞,更是全台灣所僅見,其舞步威武雄壯,虎虎生風,氣勢非凡,和一般孔廟祭典上的文佾舞,两相比較剛柔立見,一武一文,呈現出强烈而明顯不同的舞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