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賢蔣經國生死與共的粥友李祖怡 * 陸炳文
更新时间:2017-01-19 来源: 发布:邵隆美 浏览:
粥賢蔣經國生死與共的粥友李祖怡 * 陸炳文
--〈《蔣經國先生侍從與僚屬訪問紀錄》抽印本:李祖怡先生訪問紀錄〉讀書後感
李祖怡1970年進七海警衛組,1975起任行政院長蔣經國座車警衛官,俗稱龍頭,1978至1988任總統座車侍衛官,經國先生生前主從形影不離,逝世後還是不離不棄,1988任慈湖大溪陵寢管理處副處長,實際上負責帶領侍從在頭寮守靈,此後李陸二人開始較為密切交往。聯歡席間,我特地請老友祖怡兄坐在左旁,右邊即大家長丁上將,因此邊吃粥邊交談中,始終環繞著此書,未脫大家最敬愛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典型範疇,筆者我有幸聽得最仔细且清楚而大受感動。
我的感動分為两個面向,也就可以歸結成两點:一、勤政,二、親民。關於第一點:勤政方面,李祖怡書中事例甚多,對暱稱“老闆”的蔣經國,隨侍視察回顧舉隅指出:「他心繫臺灣,不分晝夜、全年無休,關心的不僅是國政,上山下鄉巡視,我跟著各地跑,他把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當座右銘」。勤跑基層「除全省走透透外,也多次到外島,雖到處奔波,對他來說,只要見到老百姓,就忘掉自己的勞累」。經國先生勤於國政,表現在行事作風卻很低調,「敬老尊賢、謙卑請益」,此一作風尤其「加重他對這塊土地的責任與榮譽,絕不能愧對百姓和國家」。
說到第二點:親民方面,祖怡兄記億猶新,「愛民如子的老闆,在十大建設之外,還連續推動數十項跟民眾切身利益有關的地方建設,我們隨侍他下鄉,探索民情,親臨體驗,發現老闆真正發自內心,真心誠意的照顧百姓,而非做秀,這種例子太多了」。「老闆自中壢事件及就任總統以後,下鄉視察與地方首長見面的次數更加密集,其中也有幾位是黨外人士,這是凝聚地方的具體行動」。「老闆對地方建設的推動非常重視,如各地的社區,國民住宅的興建----老闆就是希望讓老百姓都能安居」。「他喜歡深入基層,去接觸民眾,與百姓話家常是他的樂趣,更是關懷市井小民如何過生活」。「他跟普羅大眾握手垂詢,絕不像今天的首長,每逢選舉為了拉選票,拼命拉民眾握手,他平常就是這麼親民,完全出自一片赤忱」。
據瞭解,粥會名賢蔣經國在出任國防部副部長時,受到他五十歲開始習畫的粥賢黃君璧大師(亦先總統蔣公中正夫人宋美齡國畫老師)影響,偶爾來過臺北雅集啜粥,後來因為公務倥傯而不再賞臨;倒是同為粥賢的乃弟蔣緯國將軍經常到會,早年尚且三不五時在臺北長沙街、原靜心幼稚園備粥招待粥友,座眾中更以師禮待之粥賢高逸鴻大師,每週一次還曾用吉甫車去和平東路高府,往返接送到蔣氏寓所教授書畫有年。近日粥友聯歡會上,我重提了這些過往軼事,也針對祖怡兄側身經國先生護駕期間,工作上的關係不便參加粥會,一直到“老闆”辭世多年,始在緯國將軍盛邀下,於基隆路某次約集粥會中,加入和諧文化大家庭。
李祖怡粥友受訪實錄,內容可讀之處多,有多處感恩戴德,最令我感同身受,那正是體恤同僚,關懷部屬,培育人才,不遺餘力,在在令人動容與追懷;唯有如此的領袖人物出,充當經國先生貼身侍衛的祖怡兄,生死與共數十寒暑後,才會有感而發道出,如今多少兩岸同胞有志一同,絡繹於途去大溪頭寮謁陵,都是沖著對蔣故總統生前的勤政親民,「我們也同樣感受到,大家對經國先生為臺灣犧牲奉獻,親民愛民的感念與追思」。
我讀後感的最後必須指出,吾友李祖怡的最可貴處,當然在於一個“忠”字,侍衛官對蔣經國的盡忠職守,見證人對訪問記的忠實陳述,赤子庶民對家國的忠愛有加,如此精忠實在可敬可佩;由此聯想到一枚光榮徽章“盡忠報國”,原聯指部配發的內衛區識別標誌,四字真言則出自經國先生手筆,過去我們出任務時要佩戴胸前,多少前輩同志效命於此保駕護主,而犧牲奉獻甚至付出寶貴性命,如此效忠更加可歌可泣。
--〈《蔣經國先生侍從與僚屬訪問紀錄》抽印本:李祖怡先生訪問紀錄〉讀書後感
2017年1月17日雨夜,在臺北康華粥文會館,風雨故人來迎春的約集,海峽兩岸粥友歲末聯歡會上,資深粥友李祖怡將軍贈送給在座每人一本〈《蔣經國先生侍從與僚屬訪問紀錄》抽印本:李祖怡先生訪問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口述歷史叢書098,財團法人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支持),獲贈者有我全球粥會世界總會名譽會長丁之發上將等臺北、新北粥友10人,也有來自大陸最北疆瀋陽市的遼寧華人粥會(籌備處)主任李億軍等,傳遞大家一鍋粥、兩岸和暖兄弟情,李主任喜賦回謝李將軍:「北國冰千里,寶島雨濛濛。傳書如送暖,手足見真情」。(億軍·瀋陽)
众所皆知,蔣經國對中華民國政治民主化與經濟發展貢獻鉅大,抽印本透過侍從與僚屬個人經歷的口述,回顧經國先生的領導特質、行事風範、人格特質、勤政愛民、生活點滴,均有深刻、直接而真實的文字刻畫,同時佐以80幅珍貴照片,足可做為歷史書寫的佐證用。這本書不但極具史料參考文獻價值,而且作者李將軍祖怡兄口中,提供貼身追隨經國先生18年,近距離瞭解臺灣同胞心目中,創造臺灣奇跡與留下臺灣經驗最關鍵時刻,蔣故總統不為人知的一些新見聞,更由第一手資料中挖掘出不少秘辛。李祖怡1970年進七海警衛組,1975起任行政院長蔣經國座車警衛官,俗稱龍頭,1978至1988任總統座車侍衛官,經國先生生前主從形影不離,逝世後還是不離不棄,1988任慈湖大溪陵寢管理處副處長,實際上負責帶領侍從在頭寮守靈,此後李陸二人開始較為密切交往。聯歡席間,我特地請老友祖怡兄坐在左旁,右邊即大家長丁上將,因此邊吃粥邊交談中,始終環繞著此書,未脫大家最敬愛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典型範疇,筆者我有幸聽得最仔细且清楚而大受感動。
我的感動分為两個面向,也就可以歸結成两點:一、勤政,二、親民。關於第一點:勤政方面,李祖怡書中事例甚多,對暱稱“老闆”的蔣經國,隨侍視察回顧舉隅指出:「他心繫臺灣,不分晝夜、全年無休,關心的不僅是國政,上山下鄉巡視,我跟著各地跑,他把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當座右銘」。勤跑基層「除全省走透透外,也多次到外島,雖到處奔波,對他來說,只要見到老百姓,就忘掉自己的勞累」。經國先生勤於國政,表現在行事作風卻很低調,「敬老尊賢、謙卑請益」,此一作風尤其「加重他對這塊土地的責任與榮譽,絕不能愧對百姓和國家」。
說到第二點:親民方面,祖怡兄記億猶新,「愛民如子的老闆,在十大建設之外,還連續推動數十項跟民眾切身利益有關的地方建設,我們隨侍他下鄉,探索民情,親臨體驗,發現老闆真正發自內心,真心誠意的照顧百姓,而非做秀,這種例子太多了」。「老闆自中壢事件及就任總統以後,下鄉視察與地方首長見面的次數更加密集,其中也有幾位是黨外人士,這是凝聚地方的具體行動」。「老闆對地方建設的推動非常重視,如各地的社區,國民住宅的興建----老闆就是希望讓老百姓都能安居」。「他喜歡深入基層,去接觸民眾,與百姓話家常是他的樂趣,更是關懷市井小民如何過生活」。「他跟普羅大眾握手垂詢,絕不像今天的首長,每逢選舉為了拉選票,拼命拉民眾握手,他平常就是這麼親民,完全出自一片赤忱」。
據瞭解,粥會名賢蔣經國在出任國防部副部長時,受到他五十歲開始習畫的粥賢黃君璧大師(亦先總統蔣公中正夫人宋美齡國畫老師)影響,偶爾來過臺北雅集啜粥,後來因為公務倥傯而不再賞臨;倒是同為粥賢的乃弟蔣緯國將軍經常到會,早年尚且三不五時在臺北長沙街、原靜心幼稚園備粥招待粥友,座眾中更以師禮待之粥賢高逸鴻大師,每週一次還曾用吉甫車去和平東路高府,往返接送到蔣氏寓所教授書畫有年。近日粥友聯歡會上,我重提了這些過往軼事,也針對祖怡兄側身經國先生護駕期間,工作上的關係不便參加粥會,一直到“老闆”辭世多年,始在緯國將軍盛邀下,於基隆路某次約集粥會中,加入和諧文化大家庭。
李祖怡粥友受訪實錄,內容可讀之處多,有多處感恩戴德,最令我感同身受,那正是體恤同僚,關懷部屬,培育人才,不遺餘力,在在令人動容與追懷;唯有如此的領袖人物出,充當經國先生貼身侍衛的祖怡兄,生死與共數十寒暑後,才會有感而發道出,如今多少兩岸同胞有志一同,絡繹於途去大溪頭寮謁陵,都是沖著對蔣故總統生前的勤政親民,「我們也同樣感受到,大家對經國先生為臺灣犧牲奉獻,親民愛民的感念與追思」。
我讀後感的最後必須指出,吾友李祖怡的最可貴處,當然在於一個“忠”字,侍衛官對蔣經國的盡忠職守,見證人對訪問記的忠實陳述,赤子庶民對家國的忠愛有加,如此精忠實在可敬可佩;由此聯想到一枚光榮徽章“盡忠報國”,原聯指部配發的內衛區識別標誌,四字真言則出自經國先生手筆,過去我們出任務時要佩戴胸前,多少前輩同志效命於此保駕護主,而犧牲奉獻甚至付出寶貴性命,如此效忠更加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