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生印象中的"现代调查局之父"沈之岳
(粥会新闻中心讯)新书《大陈人在台湾》选在2月21日发行,其时间点正好介于"大陈保母"沈之岳(1913年2月18日~1994年2月24日)的生卒日中间,姑且不论主其事者,纯粹刻意抑或是碰巧,总归似为上帝的安排,而沈师母徐露女史旋即在26日,又约集沈师之公生前门生聚会,其间意义更加不言可喻,她一定是要我们牢牢地记住,先生那存乎人心「永不退色的印象」。《平凡人的不平凡-沈之岳》(2011年2月18日出版纪念集)编者、全球粥会世界总会长陆炳文,当天璞膳召开纪念会中引言时,屡请座众讲出印象中的沈之岳。
是日聚会的约集人徐露,开场白就明白指出,今天请大家过来聚一聚,无非是希望弟兄姊妹们,过完新一年春节上元,仍常保身心平安喜乐!沈先生离开我们整整22年了,我却始终觉得,他还活在你我身边,有福先去到主的乐园,等候主再来时的复活,要与得胜的圣徒们,一同进入千年国度,我有幸到了那一天,和我的先生还要再相见,并且长相厮守直到永远!而他的那一句肺腑之言,给我印象和感动最深的,那就是圣经所说「恨罪,爱罪人」。
沈之岳和徐露的小粉丝,来自大陆山东的周玉坦,敬向师母献花后,便坦言对沈先生的印象为:「一生爱罪人、更爱世人,提携爱护后辈,特别关爱大陈人,为国为民做了太多的善举义行,所以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先生就是这样的人,感恩,祝师母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原石牌训练班第四期1950年结业,后即追随恩师沈之岳,同在大陈服务的池兰森将军回忆说:「沈老师的言袗,永远是我们一生的典范,尤其是在以后中华民国的历史中,先生与天地将同垂不朽也」。
"展抱山庄"调查班第四期出身,曾任调查局局长的叶盛茂谓:「老师一直教导我们,要与天地同造化,就得要异中求同,尊重伦理、待人和气,不能有小圈圈,这是过去长时间以来,保持局里进步、同仁团结的最重要因素」。
同样也是调查班第四期结业,在调查局做过副局长的崔升祥称:「沈先生是一位严中带爱的长官,工作上的要求很严肃,但对同仁生活始终关爱,甚至家眷都适时给予关心,这是我在日后与人相处的榜样」。
与陆炳文同属展抱第七期的高材生,前法务部次长朱楠回忆说:「当我考上要去担任检察官时,恩师勉励我,必须伸张正义,不要枉法从私,依法秉公办事,才是公义正道;同时,也不要忘了调查局局训,和局里同志多连络,可以常回局里走走」。
最后轮到陆炳文作小结:刚才学长谈了很多往事,多半是恩师在调查局那段时间,现在就让我补充一小段,他之前被誉为"大陈保母",一件看似微不足道,却不同凡响的轶事。
当年舟山群岛、及一江山等岛屿相继失守后,大陈岛几成隔海对岸的"池中之物",所幸有老天爷的帮忙而脱困;身历其境的耆老犹记得,全员撤退前的中秋夜,数名居住下大陈的人,曾到岛上的观音坛求签,接连四次出现同样签诗,句云:「弥勒菩萨移四方,济公活佛往天堂,文昌帝君台中去,三官祖师湾内藏」。人多不解其义,遂求教于庙祝,只写下「五字明白」,竟发现每一句的第五字,组合起来恰为"移往台湾",冥冥之中似已注定,要随国军撤退来台。
然而几近3万军民安全撤离时,沈先生是最后一人站在码头上,看着宪兵降下国旗才登船的,他的胆识跟负责尽职,岂是三言两语所能形容。陆炳文再补上此一轶闻,直说沈之公胆识过人,真不愧被尊为"大陈保母",对大陈人而言恩同再造,知情者如我也颇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