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纯儒良吏”陈星聚(7之3)* 杨海中

“纯儒良吏”陈星聚(7之3)* 杨海中

更新时间:2013-06-06 来源: 发布:吴峻峰 浏览:

两任台湾兵备道夏献纶、刘璈对文武庙的兴建都很支持并亲自督办。文庙即后来的孔庙,光绪七年(1881)即完成了大成殿、仪门与崇圣祠的修建。第二年,在仕绅捐助下,又修造了礼门、义路、棂星门、泮池及万仞宫墙,至光绪十年(1884)全面峻工。至此,台北学人每年于孔子生日之时,在此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

建设台北

    陈星聚在台北知府任上政绩卓著,其中最突出的兴修水利、修建台北府城和抗击法国殖民军的入侵。

治理大甲溪

    同治十三年(1874),日军侵台,对一向不很重视台湾防务的清廷来说,不啻为猛击一掌,头脑清醒了许多,对殖民主义者的掠夺本性有了新的认识。于是积极调兵遣将,亡羊补牢,倭寇见势而退。而清政府却以50万两白银的赔款换来了一纸《中日北京条约》。此后,在沈葆祯、丁日昌的极力促使之下,台湾防务有所加强。沈、丁去世之后,台事又陷入滞局。日本及西方殖民者见此又蠢蠢欲动。

    为改变台防不力的局面,光绪七年(1881)四月,清廷任命贵州巡抚兼总督之职的岑毓英为福建巡抚,督办台湾防务。7月30日,52岁的岑毓英抵达福州。同来的还有何秀林、蔡标、雷应山、丁槐等将领及2000名兵丁,并有8门开花铜炮。到任之后,岑毓英又立即由五虎口渡海到基隆,再到台湾府城。接着从台北出发,先后到淡水、新竹、彰化、嘉义等地查看,同时勘验炮台,布署防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勘察和征询,岑毓英明确提出了加强台防的指导思想:“台湾之事,当以省刑薄敛、固结民心为上,分路屯兵、严守陆地次之,添扎营垒,保守海口炮台又次之。而三者俱宜相辅相行,不可偏废。”这一思想打破了单纯军事防御观念,在优先考虑政治的前提下,将经济与军事并提,符合当时台湾时情。

    大甲溪是台北的一条较大河流,但因从未治理过,因而年年汛期瀑涨时泛滥成灾。光绪二十年沈茂荫所修《苗粟县志》卷二载:“大甲溪:在三堡大甲土堡南门外,距县南五十六里。其源出台湾县之水底寮。……由水底寮算起,计五十余里入海。溪阔三、四里……一遇暴雨,则水势汹涌横流不可涉,行人每为所阻。”陈星聚在陪其视察过程中,萌生了借助上峰力量治理大甲溪的想法。8月16日,岑毓英回到台北。陈星聚陪同他视察大甲溪,并说:每年雨季到来时,大甲溪山洪爆发,冲决堤岸,淹没村庄和良田,年年有死人现象发生,已成地方大患,应予治理。

    当时正是雨水季节,湍流的溪水汹涌澎湃。岑毓英随众登上峡谷之巅,仔细察看了一番。面对2公里宽的浩淼水面,岑毓英对陈星聚的想法表示同意,并建议挖河清石,用铁丝或竹子编笼,将乱石装入,筑成“八”字形喇叭状长堤,既可将上游来水约束在溪中,缓缓泄入大海,也可适当蓄水,凿渠修堰,引水浇灌两岸之田。一直陪同视察的台湾兵备道刘璈见岑毓英如此务实,也表示,筑坝所用竹篾铁丝诸物及资费,可从台湾、台北两府旧存海防经费支出。岑毓英听了十分高兴,并希望冬季应能开工。﹝作者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来源:黄河文化 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