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贤吏陈星聚”海峡两岸永留英名(上)* 朱金中

“贤吏陈星聚”海峡两岸永留英名(上)* 朱金中

更新时间:2013-06-03 来源: 发布:朱金中 浏览:

1873年,陈星聚由福建古田知县被调往台湾;1885年,知府陈星聚病逝于台北。短短12年间,台湾建起了一座雄伟的城池,在经济、文化多方面得到了迅猛发展,但这位台北知府还是在忧郁之中去世。让他不可理解的是,为何大清王朝“败也辱国,胜也辱国”,明明在台湾、镇南关两地均取得胜利,仍要开放通商口岸——这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眼里,不异于割地赔款。
不仅仅是陈星聚这样的中级官员,就是诸如李鸿章这样的朝廷重臣也难以找出救国之道。1901年,李鸿章在病榻上上疏朝廷:“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我们无法想象李鸿章在写下“必多一次吃亏”这几个字时会是什么心情,因为这“一次吃亏”的背后,就是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何才能“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李鸿章找不到办法,陈星聚自然也想不出。作为从基层干起的官员,陈星聚只能以他朴素的爱民、爱国情怀去尽自己的一份职责,勤奋地耕耘、守卫着台北城。陈星聚病逝之时,尽管《中法新约》并非让国人扬眉吐气,但毕竟保住了台湾。
这位台北知府无法想到的是,就在他逝世10年后,一纸《马关条约》将陈星聚为之“褐衣芒履,荷锸为先”台北城连同那个美丽的宝岛一同被割给了日本。“城头逢逢擂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近代诗人黄遵宪的诗句,道破了那个时代所有中国人对台湾的一种悲愤。陈星聚九泉之下,不知该是什么样的心情。作为传统体制下的士大夫,陈星聚勤勉、为民、廉洁,但仍无法拯救这个国家于危亡之中,“三百年来伤国步”,可谓他们最为无奈的感叹。
1885年,陈星聚病逝于台北。其遗体由海运转入运河,到西华县逍遥镇,又陆转运至故里安葬,沿途皆由军民自发护送,并致路祭。清政府追封他为三品道台,并为墓园树立“御赐祭葬如例”蛟龙碑一通,供过往官民拜谒这位“一代贤吏”。
按明清两代规定,三品官员墓前可设置石虎、石羊、石马、石望柱各二件。2008年政府重修墓园时,在纪念馆的厅堂前,又依照原样复原石虎、石羊等。穿过厅堂,就是墓园。
依照看顧纪念馆的陈家后人李秋花老人介绍,墓园原先为陈家家族墓地,只有一条墓道,根据民间“爷抱孙”的墓葬习俗,墓园最北中央是陈星聚的父亲陈肃雍的墓冢,陈肃雍后人的墓冢分墓道两侧往南依次安置。
后扩建陈星聚纪念馆,为了突出这位临颍英雄,又在原有墓道西侧修了一条西墓道,直通最西侧的陈星聚墓冢。沿着西墓道而行,就是陈星聚的墓冢,直径7.5米,高2.3米。黄土堆就,青砖环砌。墓前有碑,碑前有一香案,供后人祭奠。
石碑年代久远,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上书“皇清诰授通议大夫陈长公讳星聚字耀堂、三品淑人张太君郭太君之墓”,此碑立于清光绪十五年。(未完待續)(来源:华夏经纬网  201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