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粥会历来与史博馆关系匪浅 * 陆炳文

粥会历来与史博馆关系匪浅 * 陆炳文

更新时间:2013-05-14 来源: 发布:邵隆美 浏览:
5月10日参观《逸笔儒风:溥心畬书画展》前,拜会主办单位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张誉腾博士,我谈到该馆能为粥会名贤逝世50年,举办这项展览的意义重大且深远,张馆长也提起后年(2015)60周年馆庆时,还准备替粥贤于右任、及刚过世的王农分办特展,甚至许诺只要展场调度得开,明年(2014)尚可考虑为粥会90周年会庆,合办《盖世风华:九十年来粥会名贤手迹书札特展》;对此我除了先向馆长及其团队表示感谢之外,也有必要把粥会历来与史博馆关系作一番介绍。
说到粥会来历,其实大有来头。「丁福保(仲祜)等创粥会于上海,自此成为文化人士雅集」,这段文字刊印在官方文件:总统府的国史馆《中华民国史事纪要》﹝民国十三(1924)年元月13日条﹞记载。及至三十三(1944)年元月,吴稚晖(敬恒)又在抗日战争陪都重庆,延续为白粥之会,实即当时文化人直呼之稀饭晚会,后人则谓「吴稚老发起之重庆粥会」。
1958年秋天,稚老门生狄膺(君武)缅怀﹝丁(仲祜)吴(敬恒)高风﹞,又在台北倡复粥会,日子订于戊戌冬至,地点选中南海学苑内之献堂馆,就位在史博馆正后方;首集粥后,名家进馆观展交流在所难免,日子一久书画创作入馆展出、并沿袭赠予馆藏更加自然。当年稚老所述粥会旨趣:「闲话家常‧笑谈古今」之流风余韵,幸得台北粥友踵武前贤,到处赓扬不坠,迄今海内外成立这种粥集文会的地方,遍及欧美及中国大陆,为数业已接近90个,各地定期雅聚,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字画诗文一堂,老中壮青咸集,漪欤盛哉!
北粥自倡复人狄膺首任会長,第二、三任依序為李石曾(煜灜)和楊森上將,到我2001年承乏会務已是第六任;粥会在台 長達55載,历来与史博馆关系匪浅,之前10任9位馆长中,最早3任(1955至1985年)及最近3位(1995至2010年),都和台北粥会往来密切,从包遵彭、王宇清、何浩天,---到黄光男、曾德锦、黄永川等,一直如此維繫到現在。
探究个中原因之一,乃彼此关系是建立在良好互动上,试以 我于12年前辑录《中华粥会名贤百咏》为例,内列文化、艺术、教育、军事、及党政界名人,有如:钮永建、孙科、许世英、于右任、莫德惠、赵恒惕、张知本、何应钦、罗家伦、宗孝忱、贾景德、姚琮、梁寒操、陈迈子、曾今可、李嗣璁、谭元征、易君左、黄君璧、吴子深、马绍文、李渔叔、高逸鸿、郑曼青、鲁荡平、丁治磐、溥心畬、張大千、張目寒、黄季陆、汪亚尘、马寿华、杜负翁、吴万谷、张穀年、高拜石、陈子和、伍稼青、成轩惕、郑彦棻、董作宾、高越天、叶公超、李向釆、奚南熏、王孟潇、许君武、张直厂、蒋纬国、孙云生、姚梦谷、陶寿伯、刘延涛、陈定山、庄严、蒋复璁、饶昌慜、陈方、陶芸楼、施孟宏、熊式一、黎东方、江兆申、刘太希、涂公遂、李猷、董开章、谢宗安、郎静山、彭鸿、李普同、杨英风、王壮为、梁在平、后希铠、江应龙、锺寿仁、叶醉白、陈逸、何名忠等,颇有“族繁不及备载"之势。以上尚且未能纳入啜粥一族中,晚近几年才辞世者的台衔,诸如:陈立夫、孔德成、李超哉、孙运璿、秦孝仪、马鹤凌、王农等,到过雅集知名之士。在从前的那个威权时代,不能随心所欲集会结社,也不能有太多社 团组织活动,倘若没有于右任獨領風潮,带动粥会管领骚坛下,没有招朋引侣闻粥香下马,或作品过史博馆不得其门而入者,恐怕就称不上是大家,更不要说成艺术大师。
以粥会友,粥以弘道;以文会友,文以载道;以友辅仁,友以行道,行仁道、和谐之道。这是我的一贯主张,过去十几年以来,带领台湾文艺界朋友,展开和谐文化交流之旅,在海内外四大洲几十个城市,曾成功办理了上百场会展活动,也与史博馆有过3次愉快合作经验,分别在2002年举办《迎吉纳福:如意菁华百品展》,2005年合办《七友画会50周年纪念展》,2006年协办《标准草书发行70周年纪念:千古一草圣──于右任书法展》,主要目的完全在此,每次展覧也都引起热烈回响。
未来这2014、2015年之交,如果有可能与素负盛名的史博馆4度连手,一起协力开办以下3项新展,包括配合庆祝中华粥会创立90周年、庆祝历史博物馆开馆60周年、以及纪念于右任逝世50周年的大型会展,我也愿意略尽棉薄之力,提供最大的资源与支援,来促成顺利圆满展出,藉此一睹那一代文人雅士的盖世风华、绝色风釆、与艺术造诣,定将让更多关注国史、关爱史博馆、关心我粥会的人们大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