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我大舅陈家鼎与宋教仁生死之交 * 徐永明

我大舅陈家鼎与宋教仁生死之交 * 徐永明

更新时间:2013-03-03 来源: 发布: 徐永明 浏览: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华辛亥文化基金会”会员 徐永明,来自上海,感谢主办方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
首先,我代表“中华辛亥文化基金会”向大家问好,并祝大会开得成功。
一百年前,我大舅陈家鼎与黄兴、宋教仁等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赴汤蹈火,历经艰难险阻,结下生死情谊。时人称黄(兴)、宋(教仁)、陈(家鼎)三人为“湘中三杰”。
从反清到倒袁,大舅的生死之交除了黄兴老大哥外,还有就是宋教仁。他比我大舅小几岁。一九零四年在黄兴家中成立华兴会时,年方二十一岁。宋钦佩我大舅的刚正与才华,敬呼我大舅为“大哥”;而我大舅也看重宋的组织才能和仁厚爱人,风雅能诗,呼他为“贤弟”。他们互相赏识,政见也往往一致,特别是都赞成“立法”;他们又都爱诗,常互相唱和、联句。教仁先生多次有诗赠我大舅,如《发汉口寄陈汉元之长沙》《与袁子重游武昌联句寄陈汉元》等,其中最著名的诗句云“十年久识陈惊座”。
一九一三年一月十九日,宋教仁和我大舅相约同游岳麓山,凭吊烈士墓。在墓前,他们作联句哭祭英灵,诗曰:
《逰麓山吊烈友墓与汉元联句》
十载有家归不得,而今随尔入黄门。(陈汉元)
更无多泪流知己,别有伤心哭国魂。(宋教仁)
死友已经垂竹帛,生朋无份住桃源。(陈汉元)
元龙豪气今犹在,百尺楼头一汉元。(宋教仁)
联句不能冥思苦想、推敲良久,乃率尔口占。宋教仁与我大舅的联句能如此一气呵成,固然是得益于他们的才气和功力,而同气相求,志同道合则是更好的缘由。这二人都是忠于国事、献身革命、十载有家归不得的志士。而今又将匆匆离家北上赴京出席国会。他们已觉察到不祥的黑云压顶了。宋教仁在尾联将我大舅比作三国时的陈登,称赞我刚直的大舅,表达了共同前赴后继的意愿。他们二人才吊完烈友,又联袂入京赴会,旋即分别。宋教仁南下讲演宣传,遵循中山先生“唤醒民众”的指示,结果在上海车站遇刺,当街喋血。这是怎样的悲剧啊!此事给我大舅震动极大,刺激极深。陈家鼎在北京主持追悼宋教仁大会,并与两院中的国民党人组织癸丑同志会,合力抗袁。当年五月四日重游甡园,我大舅有痛悼宋钝初老友的诗,极为沉痛。诗前有小序云:
,即用钝初去年九月招饮园中鬯春堂赠余元韵一首吊之。 
青山有约悲今昔,
碧血同盟誓死生。
百尺楼台知己痛(原注:百尺楼头一汉元句,钝初一月十九日长沙岳麓山联句赠予者,予因刻此七字为小印纪念之。)
十年沧海故人情。(原注:予与钝初为十年来共患难交,去岁九月钝初饮次,赠予元韵云:十年久识陈惊座。)
放歌渔父今何处?
衔石精禽事竟成。
此日鬯春堂下路,
不堪回首忆生平。
    大舅长歌当哭,痛失故人。他为自己未能如陈元龙般智勇,未能阻止袁世凯的这个阴谋而满腔悲愤。痛悼知己之情,前路茫茫之感,跃然纸上。
    辛亥革命的先贤离我们而去已经一个世纪,但是他们对民主革命事业的忠贞、为推翻封建统治而前赴后继的英雄气概,在今天还是十分珍贵的历史遗产,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3月9日下午在台北纪念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殉难100周年《2013海峡两岸宋教仁学术研讨会》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