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陆炳文:宋教仁、于右任是生死患难之交

陆炳文:宋教仁、于右任是生死患难之交

更新时间:2013-01-16 来源: 发布:开放的常德 浏览:
10月24日开放的常德网讯(记者:王伟杰)出生在常德市桃源县漳江镇渔父村的宋教仁,是民国初期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位革命领袖,是湖南儿女杰出的代表,更是常德人民永远的骄傲。此次的两岸宋教仁学术高层论坛,共收到了相关学术论文50多篇。其间,本报记者特专访了海峡两岸3位知名学者、专家,多角度探讨、展现宋教仁这位民主革命先驱。
  谈辛亥革命,宋教仁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无论他作为一个孤独的民主革命先驱,一位强烈的民族主义者,还是一位恃才傲物的政治人物,他生前的种种努力以及他迷雾重重的死因,都对那场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月21日,首届两岸宋教仁学术高层论坛在我市落下帷幕,论坛以“宋教仁与辛亥革命”为主题,通过学术研讨和交流,进一步认识宋教仁先生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促进了海峡两岸学术研究的合作与交流。
  “今岁正值辛亥革命百年,在宋教仁故里常德举行首届海峡两岸两岸宋教仁学术高层论坛,是一项极具历史与时代意义的纪念活动。我受到组织委员会之邀请,代表台湾文联及海谐会参加,代表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向论坛赠送题词‘永垂不朽’,并在开幕式发表演说,表示宋教仁烈士精神不死,参会两岸学者共话英烈事功,首次在学术界取得共识,恢复民族英雄应有的历史地位,我深感荣幸。”台湾文化艺术联合会理事主席、海峡两岸和谐文化协进会会长陆炳文告诉记者。
  陆炳文说,30年前台湾也跟现在一样热烈的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1981年元旦,他曾于中国国民党党营的中国广播公司,开播了历史文化栏目,节目名称就叫《开国建国英雄谱》,每周播出1集,每集介绍1位辛亥革命人物。该栏目全年共推出52位,领衔第1位为中国革命先行者、后被中国国民党尊奉总理之孙中山;第6个礼拜介绍的英雄人物正是宋教仁,原国民党代理理事长;第12位则系和宋教仁生死与共,早已成了患难之交的粥会名贤、国民党元老及爱国主义者于右任。
  宋教仁与于右任这两位辛亥人物,患难之交可要从100年前的上海讲起。于右任于1906年追随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即与宋教仁筹办民呼日报,旋即创办《民立报》。1911年1月,宋教仁自日本回到了阔别6年的上海,于得知宋返沪,立刻前去拜访,希望宋教仁担任主笔。其间的《民立报》上便出现了署名“桃源渔父”和“渔父”的许多政论文章,宋不但开始用这两个笔名,痛斥满清政府昏庸无能,并预言列强将进一步侵略中国。陆炳文轉述在开幕式演说重點,其實跟相關學者言論觀點頗為接近。
  宋教仁之死因与于右任本毫无关系,但两人却有一场生死与共的经历。1913年3月20日22时45分,时任国民党代理理事长的宋教仁,于上海火车站遭到冷枪袭击。在生命攸关的那一刻,身体和心理最接近宋的正是于右任。据目击者事后回忆,当时与宋教仁同行者至少有4人,然而不幸中弹,身体趴倒下来,宋马上用手把于的头拉到胸口,用微弱声音喘息地说:“吾痛甚,殆将不起……”,在医院宋教仁又独向于右任留下遗言,而结束了宝贵的人世间31个寒暑,从早年自我的生命成长,到最后献身的革命岁月,由此可见宋于二氏交情之可贵及深厚。(来源:开放的常德网 2011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