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相随的一万个日子 * 陆炳文
更新时间:2012-12-16 来源: 发布:陆炳文 浏览:
屈指一算,到了明岁元宵节,如意与我形影不离,将要相随一万个日子;换言之,我与如意结下不解之『源、缘、圆』,也快要接近30个年头。如果说,我们发起成立世上第一个如意学会,2013年春天亦将届满13个春秋,为了恭贺新禧,迎接新年新气象,喜上加喜,吉上加吉,万事吉祥如意,正在筹备举办海峡两岸和睦如意大展,一项从未之有的如意大观式常设展览,地点刚刚相中故都北京,敬请寄予关注与期待。
大家一定会好奇地发问,『源、缘、圆』到底是什么意思?答案早在1999年就揭晓了,当时行政院新闻局机关刊物《光华杂志》的9月号上面,记者蔡文婷专访文章「千禧信物出炉──祝你万世如意」,已经翔实披露过。其实这当中有3个问题:第一个是『源』,如意的来源或起源?乃至包括形制、义涵、和用途,粥会官网连日报导中,在此就不再多加赘述。至于第二个『缘』,以及第三个『圆』,则有必要略为着墨一番。
蔡文婷专文曾指出,「这次如意大展的策展人、陆炳文本身也收藏有数百柄各式如意,大概是国内收藏如意最多的,不论手上戒子、身上玉坠,还是腰带上配饰都是如意。说起收藏如意的因缘,陆炳文语带玄机的点出三个谐音相同的『源、缘、圆』。原来过去陆炳文曾经长时间从事田野调查,研究中国的姓氏堂号,寻访过台湾本岛和金门近四百座的宗祠,发现许多祠堂的供桌上,都摆有一把如意,中国人长年对生活的憧憬,对家族的重视,就在这古朴的器物之中不言而喻,于是开始对如意这种吉祥物生成兴趣」。
她又引用我的话,说明先后跟玉与如意,从『结缘』到『求圆』的心路历程,「以中国人习惯,在自觉能力不足,或恐福报不够的时候,经常会在身上配玉,或带件信物以趋吉避凶。吉祥物的配戴,说明着中国人对变化多端的人生,尽人事、听天命的生命哲学。进入公家机关后,由于陆炳文担任的工作,经常是关系到人际沟通,或危机处理性质的职务,因此他也习惯在身上配玉。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了这么一块随身玉佩,心中无形就笃定许多,倘若是玉如意岂不更佳。
「从配玉到收如意,心境大致相同。第一柄收藏的如意,无巧不巧地就陪陆炳文度过了一场危难。1982年底,前往金门出差的陆炳文,在陶瓷厂买了生平第一把如意。回程时,飞机轮子卡住放不下来,驾驶于是在空中不断盘旋,消耗油料,原本一个多小时航程,飞了两个钟头还没降落。在松山机场迫降的一刻,坐在陆炳文身边的老太太,一手握着念珠,一手握着他的手,而陆炳文的另一只手则很自然地握住了那一柄搁在腿边的如意。
飞机最后总算有惊无险地安全降落了,空中惊魂之后,尽管陆炳文收藏了许多柄造型、材质都更为讲究的如意,然而这一柄意义特殊的陶瓷如意,却一直摆在陆炳文厅堂里,是收藏如意的源头、缘分,也有一个圆满的回忆」。
我还得补充一句,那柄金门陶制大把如意,不只留下一个圆满的回忆,更重要的是让我从中领悟出,不论人际沟通,抑或危机处理,都需要『求圆』的道理,过程求取圆融、和睦,结局才能圆满、和谐,正所谓有如意法,才有办法管理危机,此即无相如意、无形如意的法力无边所致,由不得不信,却不可迷信,迷悟之间如何拿揑,仰仗的正是无相、及无形的力量。所以,我最喜欢的如意就属这种。
「问陆炳文在他的收藏里,最喜欢的是哪一柄如意?他说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回,他与家人同去花莲旅游,看到一家艺品店门口摆着一枝沾满灰尘的『烂木头』,然而在陆炳文眼中却觉古朴天成,是一把天然的漂流木如意,当宝一般购得」。蔡文婷为文说,「原来如意并没有一定的样子,你觉得是如意就是如意。陆炳文自此体会了一种自然如意的『无相之道』,实即人生的许多境遇何尝不是如此,如不如意,就在一念之间罢了。对陆炳文而言,每一柄如意都是一种吉祥的心愿,没有优劣好坏之分」。
她另段强调,「除了分享自己收藏的信物如意,陆炳文说展览中还有一柄无形的『心中如意』,这柄如意在他公关工作、及紧急危机事件处理上帮助良多,是他最希望分享大家的。何谓心中如意?陆炳文以明朝文人程璧光的『释如意』作注解:人有人意,我有我意;合得人意,恐非我意;合得我意,恐非人意;人意我意,恐非天意;合得天意,自然如意;如意如意,万事如意」。
两岸和睦如意大展在望,你心中的愿望祈求又是什么?何不光临现场一探如意的千百面貌,既可拓印下孙中山亲笔的如意碑文,以「自求如意」來自求多福,又能摸一下触摸区的灵性如意,來求个「如意在握」的好心情,再來人人如意相随,带着「平安如意」回家,同时祝愿「大家如意」,天下进入大同世界。(作者为中华如意学会创会理事长)
大家一定会好奇地发问,『源、缘、圆』到底是什么意思?答案早在1999年就揭晓了,当时行政院新闻局机关刊物《光华杂志》的9月号上面,记者蔡文婷专访文章「千禧信物出炉──祝你万世如意」,已经翔实披露过。其实这当中有3个问题:第一个是『源』,如意的来源或起源?乃至包括形制、义涵、和用途,粥会官网连日报导中,在此就不再多加赘述。至于第二个『缘』,以及第三个『圆』,则有必要略为着墨一番。
蔡文婷专文曾指出,「这次如意大展的策展人、陆炳文本身也收藏有数百柄各式如意,大概是国内收藏如意最多的,不论手上戒子、身上玉坠,还是腰带上配饰都是如意。说起收藏如意的因缘,陆炳文语带玄机的点出三个谐音相同的『源、缘、圆』。原来过去陆炳文曾经长时间从事田野调查,研究中国的姓氏堂号,寻访过台湾本岛和金门近四百座的宗祠,发现许多祠堂的供桌上,都摆有一把如意,中国人长年对生活的憧憬,对家族的重视,就在这古朴的器物之中不言而喻,于是开始对如意这种吉祥物生成兴趣」。
她又引用我的话,说明先后跟玉与如意,从『结缘』到『求圆』的心路历程,「以中国人习惯,在自觉能力不足,或恐福报不够的时候,经常会在身上配玉,或带件信物以趋吉避凶。吉祥物的配戴,说明着中国人对变化多端的人生,尽人事、听天命的生命哲学。进入公家机关后,由于陆炳文担任的工作,经常是关系到人际沟通,或危机处理性质的职务,因此他也习惯在身上配玉。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了这么一块随身玉佩,心中无形就笃定许多,倘若是玉如意岂不更佳。
「从配玉到收如意,心境大致相同。第一柄收藏的如意,无巧不巧地就陪陆炳文度过了一场危难。1982年底,前往金门出差的陆炳文,在陶瓷厂买了生平第一把如意。回程时,飞机轮子卡住放不下来,驾驶于是在空中不断盘旋,消耗油料,原本一个多小时航程,飞了两个钟头还没降落。在松山机场迫降的一刻,坐在陆炳文身边的老太太,一手握着念珠,一手握着他的手,而陆炳文的另一只手则很自然地握住了那一柄搁在腿边的如意。
飞机最后总算有惊无险地安全降落了,空中惊魂之后,尽管陆炳文收藏了许多柄造型、材质都更为讲究的如意,然而这一柄意义特殊的陶瓷如意,却一直摆在陆炳文厅堂里,是收藏如意的源头、缘分,也有一个圆满的回忆」。
我还得补充一句,那柄金门陶制大把如意,不只留下一个圆满的回忆,更重要的是让我从中领悟出,不论人际沟通,抑或危机处理,都需要『求圆』的道理,过程求取圆融、和睦,结局才能圆满、和谐,正所谓有如意法,才有办法管理危机,此即无相如意、无形如意的法力无边所致,由不得不信,却不可迷信,迷悟之间如何拿揑,仰仗的正是无相、及无形的力量。所以,我最喜欢的如意就属这种。
「问陆炳文在他的收藏里,最喜欢的是哪一柄如意?他说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回,他与家人同去花莲旅游,看到一家艺品店门口摆着一枝沾满灰尘的『烂木头』,然而在陆炳文眼中却觉古朴天成,是一把天然的漂流木如意,当宝一般购得」。蔡文婷为文说,「原来如意并没有一定的样子,你觉得是如意就是如意。陆炳文自此体会了一种自然如意的『无相之道』,实即人生的许多境遇何尝不是如此,如不如意,就在一念之间罢了。对陆炳文而言,每一柄如意都是一种吉祥的心愿,没有优劣好坏之分」。
她另段强调,「除了分享自己收藏的信物如意,陆炳文说展览中还有一柄无形的『心中如意』,这柄如意在他公关工作、及紧急危机事件处理上帮助良多,是他最希望分享大家的。何谓心中如意?陆炳文以明朝文人程璧光的『释如意』作注解:人有人意,我有我意;合得人意,恐非我意;合得我意,恐非人意;人意我意,恐非天意;合得天意,自然如意;如意如意,万事如意」。
两岸和睦如意大展在望,你心中的愿望祈求又是什么?何不光临现场一探如意的千百面貌,既可拓印下孙中山亲笔的如意碑文,以「自求如意」來自求多福,又能摸一下触摸区的灵性如意,來求个「如意在握」的好心情,再來人人如意相随,带着「平安如意」回家,同时祝愿「大家如意」,天下进入大同世界。(作者为中华如意学会创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