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共建具有粥文化特色的和谐社会(5之5)* 陆炳文

共建具有粥文化特色的和谐社会(5之5)* 陆炳文

更新时间:2012-09-15 来源: 发布:陆炳文 浏览:

尤以中华民族历经6次族群大迁徙,再加上1949年中国大陆局势逆转,国民党政府带着数百万各省军民,渡海过到台湾岛求生息,像这种转进避事的结果,海峡两岸在不同环境下,被迫产生近半世纪的鸿沟,不和谐几近不和平的关系维持近半世纪;而岛内原住民族,又与前后随郑成功光复台省的闽南人、客家人等外省人,也难免有摩擦甚至冲突,分歧存在且加大后,遂成了省籍情节,地域观念加深,本土意识加剧,社会与族群的不和谐,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近年岛内同胞的不和谐,需要朝野多多沟通交流;同理,过去两岸关系的不和谐,也需要当局扩大交流协商,从文化、经贸、司法---,再逐渐由易到难,进入政治、军事各个层面。因此今(911)日,吴伯雄在台北宴请海协会交化艺术交流团时,重申「同」是要渐进的,是在扩大的推进,他说:「经贸合作就像手携手,文化交流是心连心;存异求同时,不断扩大「同」的部分,拉近价值观念,相信和平发展的路会走得更稳」。

大概半年前,台湾文联名誉主席被大陆北大,敦聘为「驻校诗人」的文学大师余光中,被问到「乡愁」连结两岸交流时表示:「文化交流效果比较慢,但很踏实,互相了解就是要交流;此外,文化交流很难订成规则,和经济或司法协议不同」。观察文化人和政治人物说法,对交流切入的角度不同,但认定「同」与「不同」间,认为应先从文化入手进行,再进而求取扩大活动,这两个交流重点明显是相当一致的也分别在台湾与大陆民间一致奉行中。

伍、结语:共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新世界──

马英九先生在20083月间,台湾大选的世纪电视首辩结辩时,首度呼应「和谐文化」大论述,表达对「恢复以前的和谐,打造和谐的社会」之关切,不是没原因的;和谐的台湾,和谐的大陆,和谐的大中华,实已成为两岸有识之士共同心声,共同愿景,共同祝愿,就是继续在文化、艺术、教育、经济、金融…等社会各个层面,加强开放交流,加强互信互助,一起来建设具有特色的和谐大中华。

回头想到20071015日,中共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曾在强调再造中华段落时,不厌其详地提到31次《和谐》字眼,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两段话,是这么说的:「和谐文化是全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两岸领导人不约而同以領袖的高度,先后俯视天视自我明视,提出对于迈步走向和谐的共同愿景。

我必须再次揭橥坚定信念,台湾久为中华大地版图,实乃中华民族群聚所居之隅,亦为中华文化过渡敷施之所在,绝大多数现在的台湾居民,一定是会同意协力共筑两岸和谐关系,共构中华和谐社会,共建具有中国粥文化特色的和谐新世界、即礼运大同篇上说的「大同世界」,亦为「尚书.尧典」所谓:「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的正觉,见性于使命必达:「承文敦礼义,明心辅世,荟萃崇楼罗万象;运学绍彝伦,孝行思亲,菁英杰阁聚贤才」。(注6

总而言之,既敦礼义又绍彝伦,崇尚和谐的同志们,倘能即知即行,合力振臂高呼,结合仁人志士,唤起慎终追远,敬典法祖意识,按照粥文初祖黄帝遗命来发心,提倡中国式和谐文化三大精神,期能共构包容的文化圈、融合的经济体、和谐的社会面;此举不但会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具远大意义与巨大影响,而且将再次彰显黄帝轩辕氏,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创世主,那么炎黄子孙凝聚两岸所有力量,承运团结奋斗不懈,启泰再造中华盛世,已是计日程成的千秋大业!

【全文完】(收入华光学院创校20周年纪念论文集)

--------------------------------------------------------------------

6 蔡鼎新(中华粥会名誉会长,当代诗书大家)撰书〈承运阁落成长联〉,楹联之上下

    句,系以阁楼名承运冠首,句中镶嵌之词,亦皆建物内部各厅堂号,诸如:明心堂、思

    亲厅、孝行厅、聚贤室、荟萃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