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具有粥文化特色的和谐社会(5之1)* 陆炳文
壹、前言:黄帝为中华人文初祖即粥祖──
中华民族共同始祖黄帝轩辕氏,公认为就是中华人文初祖,也是中华粥文化鼻祖,故一向被尊称粥文始祖。追溯草莱时期,我中华人文样貌,是多元文化包容在一起所形成的,混化过程造成混血文化,融合于中华民族的宗族,最早一支正是黄帝族裔,历来加入本支百世,形成瓜瓞绵绵,子孙日益繁盛,社会日益和谐,这就是我国史上明载,1924年出现之近代粥集文会,所标榜的“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之中华粥文化特色的和谐社会”真实风貌。
5005年前,黄帝《初教民作糜》(见「韵会引说文解字」),《始烹谷为粥》(见「艺文类聚引周书」),从此衪被尊为粥祖,也是中华人文初祖。88年前的1924年,丁福保(注1)等在沪上始创「上海粥会」,自此成了文化人士之雅集;54年前的1958年,狄膺等在台湾倡复「台北粥会」;9年前的2003年,粥集文会开始回归大陆。
3年前的2009年,再把世界各地粥友联谊组织,「全球粥会」总部搬回内地,并落户泉州我华光学院,同时召集第2届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首次全球粥友联谊大会、暨「全球粥会」总会所《和谐琴房》落成启用仪式,象征粥会文会一如家庭社会,皆能琴瑟和鸣协调,才能家和万事兴之后,协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今(2012)年10月16日,在我校创校20周年庆典中,将配合召集第4届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第2次全球粥友联谊恳亲大会、暨「全球粥会」总会馆《承运阁》落成启用典礼等活动,正逢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统领第2个任期开始,又恰在中共十八大召开的前夕,事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意义尤显得格外重大。
在两岸和风吹动统一大旗号召下,迄今海内外粥会雅集已近80个,成为粥友或粥会之友的文人雅士,包括海外华人华侨艺术家,人数都要以千计,单以此次受邀出席联谊恳亲者,截至发稿为止报名已逾百人;咸信与会者共同的旨趣,皆在于《闲话家常.笑谈古今》,在这儿《不问政治.只问国事》,揭橥宗旨则在《以粥会友,粥以弘道;以文会友,文以载道;以友辅仁,仁以行道》。
行的是什么道?追根究柢,行的是粥道,行的也是仁道,行的又是孝道,行的更是和谐之道。认同这个理念,加入粥集文会暨其先进社团「世界社」的名贤,早岁多为追随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同志,有如:梁启超、蔡元培、李石曾、张静江、吴稚晖、徐悲鸿、于右任等,他们有和而不同之处,彼此也有共同的地方。
及今大陆各省市自治区,乃至港澳台侨,同志们亦所在多有,或许姓氏不同,籍贯不同,性别不同,年齢不同,专长不同,背景不同,信仰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生活方式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甚至政治立场不同;但和谐共处的重点在,同中存异,异中求同,追求社会和谐的信念必然相同,渴望祖国统一的信心必然相同。
正因为中国人向来注重同乡、同学、同道、同袍、同姓、同宗、同族,然后才是民族、才是国家。这种「阿同」的观念,根深柢固,深植人心。笔者尝谓:「世界上最讲究亲睦的民族,非中华民族莫属。两个原来完全不认识的中国人见了面,听说是同姓,彼此会很自然以『同宗』、『宗长』或『本家』相称。」(注2)
同样的情形,如果是遇见同一个省分或县分的人,也会格外亲切地称呼一声「同乡」、「乡长」、或「老乡」;假使是同一个社团、或爱好文艺的人碰面,多半直呼「同道」、「道友」或「道长」而不名。这些在日常生活当中习而不察的惯例,却是具体而微地表现出一个千古不变的事实,国人对粥文化史和谐发展是多么有共识,粥文化中国同志会俨然逐渐蔚为风气,又多么重视弘扬我国固有的和谐文化。
【未完待续】(收入华光学院创校20周年纪念论文集)
--------------------------------------------------------------------
注1 丁福保(字仲祜,上海粥会创办人)编着〈说文解字诂林〉,【台北:国民
出版社】〈补遗.第十四册〉,见页848。
注2 陆炳文撰〈从中国姓氏源流谈台湾与大陆之一体关系〉,【台北:国史馆馆
刊复刊第五期,1988年12月出版】,见页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