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演《乡愁》诗剧与原作诗韵可望完美结合
(粥会新闻中心讯)预期合力完善当代诗剧《乡愁》“铁三角” 之一的谢万智,今天再次传来电邮,略以「
在夲会总会长陆炳文与“铁三角” 另一成员康天赐,隔海通了电话证实,该剧首演的时间,的确是要推迟到10月16日前数天,亦即必湏加以修改后,才会公开全新样貌,展现于华光学院的那一场,让诗剧《乡愁》与原作诗韵,可望有了几近完美的结合,在余光中跟前献演始具意义,也不会辜负广大关注者的一致期待。
据参加泉州梨园剧场彩排后座谈的学者专家指出,《乡愁》诗剧与原作诗韵要作几近完美结合,公演才有意义与价值,否则正式上演,再想回复原有诗韵,就不容易了,何况一场接着一场巡演下去,那有空档调整密集档期,或演绎出符合原诗况味。正如剧中“男一号”诗翁发出的感叹,「过了大海,再想回家就不容易了。人生开始了另一个旅途……」,而与余光中《乡愁》诗韵尽可能吻合。以下只是部分发言摘录:
座谈会的上级指导陈惠平(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说,『诗剧《乡愁》从始至今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大家又已拿出了自己的态度和力量来投入,然而艺术没有止境,再好的作品也需要不断“磨”,希望在座的同志知无不言,敞开胸怀,为这一部作品进一步的修改,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学者专家之一的徐学(厦门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指出,『余光中的乡愁分三个层次:亲友、老家,故国的山川,文化乡愁,我们应该大量应用余光中的诗歌来表现乡愁,如《乡愁四韵》,要用抽象的舞蹈、歌舞来表现,用叙述、用独白、用吟诵、用歌舞,,一个比一个强烈,不断反复回旋,强化情感,达到高潮』。
蔡怀玉(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成员、原《福建文化报》主编)谓,『海峡两岸题材这样做是不错的,乡愁这种情感超越时空、制度、种族,是全人类的情感,是非常宝贵的,给我们带来难受,也是一种享受。将舞蹈、音乐、诗歌糅和在一起,给导演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此剧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余光中的诗和剧中的肢体语言』。
吴少雄(省艺术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省音协副主席,省艺术研究院一级作曲)则称,『创作应该让更多的人接受。应清楚是以余光中为主线?还是以他的诗歌为主线?看起来似乎都有。原来创作马是马,驴是驴,现在是综合成骡了,怎么制作骡需要认真考虑』。
练向高(省艺术指导委员会成员、原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说,『一场成功的演出,很有意义。此剧以余光中诗的结构为结构,很清晰。但《乡愁》作为一首短诗,容量有限,因此大量引用余光中的诗文,内涵充实,作品变得厚重』。
王仁杰(著名戏曲作家,一级编剧,原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坦言,『看此剧之前很怕又是搞旅游的、统战的,是不能让人接受的,看完之后觉得是超凡脱俗的。虽然我带着偏见来看演出,但看后还是觉得成功的,不过整剧若更抽象点、诗意点,或许会更感人』。
主持座谈会的林金电(永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强调,『感谢各位专家和艺术家。县委县政府此举,是想借助名人文化提高永春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到永春投资兴业,因此应该将艺术和政经结合起来,找到我们最佳的结合点。余光中是泉州永春人,融入闽南文化元素,更能体现海峡两岸五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