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余光中顶戴北大第一位台湾「驻校诗人」桂冠

余光中顶戴北大第一位台湾「驻校诗人」桂冠

更新时间:2012-04-21 来源: 发布:旺 報 浏览:

【特派员林琮盛/北京报导】昨日,台湾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在华人圈颇负盛名的诗人余光中获邀成为北京大学的「驻校诗人」。这也是北京大学邀请的第一位来自台湾的重量级文学界人士,聘为驻京诗人。

北京大学昨日举办「诗与海峡:余光中、朱炳仁诗会系列活动」。诗会活动从余光中的著名诗词《乡愁》和朱炳仁先生的诗作《云彩》入手,激荡起两岸文艺界的创作和思想火花。

作为华人圈的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歌几乎影响中国诗坛一代人的创作风格,他的诗歌名篇《乡愁》在华人圈中脍炙人口。

余光中的才气继续在北大发光发热。本次诗会的重头戏,就是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颁发聘书给余光中,成为北京大学的第一位台湾「驻校诗人」,为期一年。这一年中,余光中会在北大驻校一个月以上,并和北大师生进行3场以上的演讲。

谈起和北大的渊源,余光中在致词时指出,1947年,当时18岁的他曾被北大录取,但因国共内战而被迫辗转到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最后在台湾大学毕业。但他的老师和前辈傅斯年、罗家伦、蔡元培等人,影响他颇深。

此次他获聘为北大的驻校诗人,余光中颇负使命感地说,他希望能在北大的未名湖畔,和北大师生共同交流,回馈北大,对得起前辈们。

在被记者问及是否有必要签订两岸文化交流协议时,余光中和诗会对话者、陆籍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却抱持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朱炳仁乐观其成认为,希望两岸文教交流协议能走出意识形态,从文化沟通传承的角度切入,两岸应跳出原有的框架,让两岸交流更密切,尤其是深化两岸年轻人的交流。

他说,大陆历经文革,文化出现断带,但台湾完整地保留中华文化,尤其台湾作为特殊地位,在国际交流方面,胜过大陆,两岸可互补,两岸可以在文化领域上,进行资源整合,迈出更大的步伐。朱炳仁直言:「离开文化交流,经济交流肯定是短暂的,不可能长久」。

相对于朱炳仁热衷的态度,余光中的态度则比较保留。他说,文化协议很难订成具体的规则。因为文化交流大多都出于民间、出于共同兴趣和信仰。只要有了解同情,就容易相处,不像是经济或打击犯罪合作,都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机制。(来源:2012-04-21旺报)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台湾文联名誉主席及知名诗人余光中(前排左一戴帽者)昨日出席北大「诗与海峡」诗会活动,并成为北大驻校诗人。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也亲临现场祝贺。(记者林琮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