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被遗忘 历久不会衰亡 * 陆炳文
今年欣逢中华粥会创立88周年,先进社团世界社首创105周年,今天又是「四‧一九」会庆日,我们在这里举行庆祝大会,作为粥会总“掌锅人”(指会长)、“粥龄”(指会龄)超过30岁的我,实在有必要倚老卖老,就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文人雅集的诞生与沿革,向在座的诸位作一番简单介绍。
10年多以前,我在粥会原“揑瓢人”(指秘书长或总干事)沈映冬的举荐下,勉力承乏会务,便开始提出呼吁「不只是啜粥」、「大家一锅粥」的主張,同尊「始烹谷为粥‧初教民作糜」的黄帝为“粥祖”,共奉诗出养生名句「食粥致神仙」的陆游为“粥神”,爱嗜粥如命的「当代草圣」于右任为“粥圣”,敬倡言粥会宗旨在「闲话家常‧笑谈古今」的吴稚晖为“粥师”,会友和粥会之友彼此间互称“粥友”,推崇已故的粥会名贤为“粥贤”。
我们粥会正是因为有“粥祖”、“粥神”、“粥圣”、“粥师”和“粥贤”在前面引领,今天在座与一时缺席的粥友共同经营下,才能够历久不衰,甚至于历久弥新。再者,团体一如亇人,一再活动活动,不断推陈出新,要动才能活得久,要动才能活得新。
于是本会拟配合双周年庆,年内還要繼續不斷地举办系列庆祝活动,推出项目计有:第二次全球粥友联谊大会、第四届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第三届海峡两岸将军文化节、全球粥会总会馆“和风楼”落成启用典礼、全球粥会文物暨诗书画作品展、2012海峡两岸摄影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世界文化名人村》首幢入住仪式、于右任創標準草書社80周年慶祝會、《于右任V.S余光中》雅集、《大师进校园》演讲会、《大师零距离》签书会、《中华情‧两岸缘》首届台商书画作品展等十多项。
本会创会至今88年,总统府国史馆印行“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中,民国十三(1924)年一月十三日条载:「丁福保等创粥会于上海,自此成为文化人士雅集」,起初粥集无以名之,1930年四月十九日才得名《上海粥会》;迨至抗日战事方酣,吴稚晖、丁锦(丁福保之侄、国民政府首任民航局长)、顾毓秀(江泽民、马鹤
1958年,粥会又在台倡复,参加雅集者有文化名人于右任、莫德惠、贾景德、孙科、钮永建、居正、狄膺、李石曾、郑彦棻、黄季陆、蒋复璁、郎静山、高逸鸿、马寿华、陶寿伯、刘延涛、张谷年、秦孝仪等;著名儒将何应钦、丁治盘、杨森、蒋纬国、何志浩、胡志直等,每次例会都是冠盖云集,每回约集往来无白丁,谈笑皆鸿儒,蔚为台北骚坛盛况。雅集流风余韵也广达海内外,影响远及美国洛杉矶、旧金山,南美乌拉圭孟都,近邻菲律宾、北京、南京、重庆、西安等地,也陆续成立了这种粥集文会,连同甫于花莲设立者已多达72个。
其实,粥会前身更有105年历史,此即1907年由李石曾、张静江、徐悲鴻等于北京发起的《世界社》,吴稚晖拟定社章,首列扶道人有孙中山、蔡元培等,率先导入《世界文化观》,协助完成国民革命,推翻满清专制,创建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而《世界社》的四大志业之一为提倡“勤工俭学”,上个世纪20年代起,曾先后资助过孙科、蒋经国、張民權等留学东欧,送往西欧的留学生则有周恩来、邓小平(希贤)、陳毅等,在国共第一次合作局面萌生初期,就已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摇篮的主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