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文能武的辛亥革命先行者宋教仁
“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给我讲过叔爷爷的故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懂武术、会轻功。”
其实,无论是叫宋教仁,还是叫宋渔父,他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位先烈,是当之无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在常德市宋教仁研究会会长谢春开看来,宋教仁在推翻帝制、着书捍卫国土、为中国法制建设奠基、创建国民党等四个方面,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桃源县城出发,大约30分钟车程,就到了群山深处的渔父村。1882年4月5日,宋教仁出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的童年和青年时期,这17年深深影响了他的人生。
一块背山面田的平坦处,正是宋教仁故居所在地。一个四合院的旧宅复原的框架已初具规模,一组组工人正在忙碌地施工。“去年12月底,宋教仁故居修复工程启动奠基仪式。”一直在负责宋教仁故居修复工程的桃源县革命老区工作办公室主任秦奇芳向记者介绍,“修复工程将于国庆节前夕竣工。”
“我几乎天天都来这里看看进度。”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和记者搭话。后来才知道,他叫宋银初,是宋教仁的一位远房侄孙。听闻记者前来采访宋教仁烈士的故事,几位旁边的村民走上前来,七嘴八舌地向记者讲述他们“听祖辈传下来”的故事。
“我叔祖家是这一带有名的大户人家,我父亲是见过宋教仁的,和他家关系还很不错。”宋银初对记者说,“小时候听的很多故事都记不准了,就记得他懂武术、会气功,轻轻松松地就能跃上
据相关史料记载,桃源县上坊村香冲(今渔父村香冲组)的宋氏一族自明朝嘉靖初年迁至,繁衍三百余载,堪称传统的书香之家。宋教仁1882年4月5日在此出生,字遁初,号渔父。渔父村传说在他周岁“抓周”时,“满盆放着各种光艳好玩之物,他一件也不取,独独抓了一支毛笔,先是往嘴里放,没有嚼动,而后又抓起一柄木刀,还晃了几下”。
“抓周的情形说明他以后文武双全。”与宋教仁故居仅一巷之隔的宋文武说,“看他后来的所作所为,也证实他确实能文能武,是我们桃源宋氏的骄傲。”
按照桃源宋氏族谱中“宗教振奇文”的排行,宋文武是“文字辈”,是宋教仁“未出五服的曾侄孙”。宋文武扳着指头对记者说:“按辈分,我该叫他太爷爷,2009年我姑奶奶(宋教仁唯一的嫡系孙女宋琦章)过世后,我们这族是村里和他最亲的一支。”上世纪60年代,宋文武的亲叔叔曾按照家族的安排“过继给宋教仁做孙子”,如今已年逾古稀的宋奇隆在桃源县陬市镇敬老院安度晚年。
“宋教仁在桃源时间不短,但老一辈的人都不在了,知道他故事的人不多了。”宋银初不无感慨地说,“但宋教仁后人的故事我还有一些印象,譬如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亲自给他们家颁过‘烈属证明’,宋教仁的儿媳妇叶惠英我也见过,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对人非常热情。” (来源:法制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