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归侨企业家的辛亥文化情结
新华社北京
这首于右老因眷恋大陆家乡而创作的绝唱,传达着老人悲怆深沉的爱国情挚,也鼓励朱奕龙在十多年前开始进行一项“艰难卓绝”的“收藏事业”。
曾经旅居海外的朱奕龙,深深地感受过“怀乡思国”的痛楚。15年前,祖国发展的需要和情感的召唤,让他毅然放弃在西班牙的稳定舒适生活,回国扎根西部,开始漫长的创业之旅。
热爱中华文化的朱奕龙,出于“内心深处对
作为中国近现代学术成就最高的书法宗师,他擅长魏碑与行书、章草结合的行草书,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海峡两岸同胞视“于草”为瑰宝,能得其寸楮片纸,均奉若拱璧。
“尽管知道收藏难度很大,但随着对于右老作品内容理解的加深,对他盼望祖国统一诚意的感知,我收藏的痴迷愈加浓烈。”朱奕龙说。
十多年来,朱奕龙通过各种方式,奔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悉心收藏每一件作品。“这其中的付出无法用金钱衡量,是一种心力。”内心深处的一股力量一直推动朱奕龙去做好收藏,“那是对于右老一腔民族情义的敬仰和推崇”。
于右任对国家、民族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在1906年追随孙中山入同盟会,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立下功勋。在他的文章、诗、书法作品中,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如今,朱奕龙已珍藏先生墨宝400余件;书法碑刻原拓拓片近百种、300余件;编辑出版
生于忧患的于右任,1949年远去台湾,晚年时期非常渴望叶落归根,但终未能如愿,1964年病逝于台北。离世前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争取祖国早日统一,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夙愿,也是一代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朱奕龙说。这样的梦想激发了他的一个想法——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于右任书法展。
自去年8月策展至今一年有余,百件于右任墨宝终于将在
想象着人们徜徉在于右任“独步当代、笔笔皆活”的墨宝中,与大师跨时空交流的画面,朱奕龙不由回想起8年前在台湾的情景。
那是2003年,首次赴台交流的朱奕龙顾不得欣赏宝岛风情,第一时间来到位于台北市青田街的于右任故居,感受于右老悲怆深沉的爱国情;在海拔
“纵使‘故乡不可见’,伟大的作品和民族情感可见。”朱奕龙说,于右老墨宝是两岸同胞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如今能让更多同胞感受于右任书法的和谐之美和创作内涵,感受于右老雄奇豪放的书法艺术和深深的爱国情怀,是一件美事。
他为此付出的努力,正是一位归侨对内心饱含的民族情感的承诺和践行。
作为一名归国华侨,朱奕龙和广大华人华侨一样,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响应召唤,并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最贫瘠的西部土地。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环境下,他将一个小作坊工厂引领发展为横跨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矿产资源、、国际贸易、文化传媒、高科技产业等领域的银帝集团。
而他本人也在国家发展的洪流中实现了个人价值。如今的朱奕龙,是中国侨联副主席、于右任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也是银帝集团董事局主席。
国家发展的脉动,给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创造了机遇。回溯到100年前,海外华侨是国家变革的重要推动力。他们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和大后方”,是革命思想的启蒙者、传播者,革命组织的重要支柱、革命经费的基本来源、武装起义的核心骨干。
如今,和朱奕龙一样的新时期海外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继承着辛亥革命中升华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的强盛、中华民族的复兴、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不同的贡献。
“没有先进文化的民族,是衰落的民族;没有先进文化的企业,是没有活力的企业。”朱奕龙说,行走在中国大地,他探寻辛亥革命文化遗产的努力还会继续。(來源:银帝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