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遗墨淋漓长在壁,美髯倜傥犹当风
(粥会新闻中心讯)纪念于右任一百三十冥诞时,本会会长陆炳文向
于右任和余光中,这两位久居台湾的知名人士,至少兼具两个共同点:1者、同为素有粥缘之人,2者、同系当代爱国诗人。
前者,于右任乃在台粥贤代表性人物,曾管领骚坛而带动过粥会,1961年更替雅集留下镇会之宝「粥会三年」;余光中近年定居南台,但仍赏临过两次粥集文会,2003年也为粥会八十周年会庆题赠贺诗「粥颂」。后者,当今吟界先后有于、余二大家,经典诗作均无数,爱国篇章亦不少,但各有1篇最为脍炙人口,此即《望大陆》、《乡愁》二章名作。
于右任早于1962年写在案历上的两张纸条。一张落款元月12日的记着:“我百年之后,愿葬在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另张署期元月24日写的,便是身后才被发现的诗作《望大陆》,感情真挚沉郁,催人泪下;及今温读所谓遗命诗,犹能想见,一个“悲情”老人,在生前无限向往,哪怕是去世后,也要站在宝岛的高山顶上,西望大陆,遥望故乡。
余光中在《乡愁》诗中写道:“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相比之下,于右任这首诗所传达的“思乡情”,远比余光中的“乡愁”更加浓烈。然而,
于、余二氏大不同之处有二:首在后半生际遇上。余光中届此古稀之龄,尚能经常回故乡一探,而不用像于右任临终抱憾的那样:「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在旁人看来是颇为幸福的。但余光中自己明白,其实那浓浓的乡愁,并不是回几趟故乡就能淡化,也不是搭起沟通桥梁就能完全轻解的。
还有一点,是大陆对于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