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京劇琴師宋士芳生活吉光片羽 * 郭貞

京劇琴師宋士芳生活吉光片羽 * 郭貞

更新时间:2022-10-26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京劇琴師宋士芳生活吉光片羽 * 郭貞




「南尤北燕關外宋,琴弦一奏天地動」,是酷愛京胡藝術的朱鎔基先生,對3位國內當代京胡名家的讚譽。其中的「關外宋」宋士芳是中國大陸國家一級琴師,他除了能掌握不同行當、與流派的伴奏技法外,更擅長創作唱腔與音樂和獨奏。宋士芳曾在北京、天津與哈爾濱等地與台北,多次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展演他所創作的京胡協奏曲,以及他卓越的流派伴奏功力。2011年宋士芳,獲頒中國戲曲表演學會之「藝術家終身成就獎」,肯定他在京胡藝術上的成就。自2007年起他定居台灣,受聘為國光劇團客席琴師,也曾在台灣戲曲學院京劇系擔任兼任副教授。2013年他榮獲臺灣教育部頒發之、技職教育最高榮譽的《資深技藝師傅獎》,表揚他對台灣戲曲教育的貢獻。
宋士芳與寶島台灣緣份深厚,他與台灣的京劇名票郭貞教授二人,因戲結緣,於2007年喜結秦晉之好,平日夫拉婦唱,其樂融融。郭教授是留美博士,在大學的廣告系任教,擅長籌畫製作演出、以及活動宣傳。2011年宋士芳在北京與天津,舉辦了兩場非常成功的個人京胡獨奏音樂,郭教授即為音樂會的總籌畫及資金贊助人。
定居台灣之後,宋士芳除了擔任國光客席琴師外,也曾受邀參加其他專業京劇團的演出,並且給好幾齣新編京劇編創唱腔及音樂。專業劇團請他給年輕演員,說經典流派唱腔,也給年輕琴師教授伴奏技法。平日裡宋士芳與台北市票社往來密切,很多票友都喜愛唱宋老師的胡琴,在台上演出時希望由宋老師伴奏,更喜歡有機會時請他指點唱腔。為致力京劇藝術傳承,宋士芳自費出版了兩套,流派經典唱腔伴奏光盤,並錄製流派京胡伴奏講解演示影片,上傳到他個人的微信公眾號,分享給喜愛京胡藝術的朋友。
宋士芳經常在暑假期間,返回哈爾濱探親,此時他在內地的數十位弟子會相約齊聚一堂,舉辦小型的演出,向師父匯報學習成果,並且聆聽師傅的點評。宋士芳在台灣曾經舉辦兩期「張派唱腔研習菁英班」,招收資深票友,參加小班制的課程。上課的內容經由網絡,同步開放給內地學唱張派的弟子們旁聽。內地學琴的弟子參加大獎賽,或者有重要晚會表演之前,也會通過網絡請師傅幫忙指點琴藝。這些弟子們都覺得作為宋門弟子,實在太幸福了。
為了不讓自己太累,宋士芳目前每週,只保留3個固定的票社,票社成員粉墨登台時,當然由他伴奏,今年11月25日,即將有一場演出,目前開始緊鑼密鼓排戲中。(郭貞之全文完)
[編按]大陸網友昨有緣,留言回應讀美文、〈誰開啓宋士芳在台北票房別有一段精彩的琴師生涯〉,在中文網.中文百科, 臺灣新生報上刊出,增長見識有收穫!原來配專屬琴師,早有成例長知識,昔日大會堂留影,尤見張大師風釆,至盼諸珍貴史料,保留住人物難忘,感謝融媒體分享。
按說去(2021)年的今天10月25日,APP上曾高清視頻播放,1958年錄音之“張派創始人”張君秋,唱段選集《一定要解放臺灣》,解放澎湖與臺灣【西皮原板】,演出時長3:13,臺灣看過的戲迷們,心中難免五味雜陳。今年又到了這一天,人稱程派伴奏司琴,我說京劇琴師未明,心情隨之起伏不定。
甫定下心來言及京劇琴師,根據80老編陸炳文博士瞭解,具有98年悠久史實的文化人士雅集、全球粥會戲曲推廣委員會考證,按說粥會名賢齊如山世伯為幕後推手,成就了另一粥賢梅蘭芳大師,在中國菊壇歷史定位,而梅氏入室弟子、張君秋大師門下受業,亦即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助理教授朱茗玥(明月)老師,相沿成習均有專屬或專職琴師。
另悉朱茗玥老師在台,繼復興劇校擔任客座教練兼主要演員,擔綱演出13年之後,又被國光京劇團禮聘為特約主要演員,首場於2014年5月10日,演出張派名劇《三堂會審》,國光藝術總監王安祈老師,徵得朱老師同意,才第一次找宋士芳老師合作,為這齣戲操琴,當天演完博得如潮好評,之後朱茗玥又有幾場特約公演,京胡也都找宋老師來搭配,始開啓宋氏在台北各票房,別有一段精彩的琴師生涯。
回想我國近代京劇的發展史上,幾乎每一位戲劇藝術工作者,以及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都聘有自己的專職琴師,來為扮演角色司琴伴奏,他們是階段性藝術夥伴,也有長期成為親朋世交。上世纪80、90年代之交,陸博士在國營事業任行政管理副總經理,玩票性質就養了個百世票房,於金山南路中工招待所,專供票友陳宗文、黃文鎔等前後任董事長票戲,深諳票社操琴行規、及票房不可測奧妙!
1984年3月4日晚上7時半,台北國父紀念館大會堂一場國劇晚會,演出《天官賜福》、《玉鐲良緣》、《勾踐復國》3齣大戲,專門招待第一屆國大第7次會議的出席代表、與大會工作人員全體滿座,就是由陸炳文全權負責策劃,委請國防部總政戰部辦理,動員了復興、國光、大鵬3大劇團成功公演。戲曲推廣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前陸光藝工大隊長,轄下有陸光國劇團,前國光藝校校長的張乃東將軍,近日重持38載之前老節目單,猶不免讚賞當年,聯演時名角如雲,卡司陣容堅強,覺得戲有韻味,陸老師主其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爆場轟動,空前絕後,迄今回味無窮。
今天10月25日,紀念台灣光復77周年,全粥總會長陸炳文博士,重新翻箱倒櫃從篋中,復出這一張老舊照片,乃全粥總副總會長李衛國38歲時,在召開《北方鼓曲名家音配像發佈會》後,跟張君秋大師合影於北京人民大會堂;有感於粥會、粥賢、粥友,與梨園關係匪淺,又由來已久!遠在大陸時期暫且不說,就以來台這最近70多年而言,緬懷捧紅過梅蘭芳大師的教育部前中國歌劇改良研究委員會主任委員齊如山,成立復興劇校時董事會首任董事長錢大鈞上將,我在臺灣師大求學時的恩師即教育部前文化局王洪鈞局長,國劇臉譜繪家王藍和王農諸粥賢,皆有功於台灣振興國粹,值得銘記於心銘刻在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