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正逢其時百年中國看上海 因緣際會第一個粥會誕生

正逢其時百年中國看上海 因緣際會第一個粥會誕生

更新时间:2020-10-08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正逢其時百年中國看上海 因緣際會第一個粥會誕生

[粥會新聞中心10月8日臺北訊]近年坊間傳出,這麼一句比方,中國的歷史:甲子看臺灣,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看山西!陸炳文博士,今舊話重提。


前兩者有一說,指的是1924年,上海誕生第一個粥會,繼陪都重慶之後,臺北也岀現第3號粥會,時在62載前的1958年。加以〈南非將設185號文化人士雅集〉,此一大快人心的粥集文會最新消息,一經全球粥會大家長陸炳文總長,日前公布在各個大群組朋友圈,引起世界5大洲網友粥友大範圍關注,

除了大表歡迎之外,最多被垂詢大問題,乃全球第一個粥會,為何會在上海誕生?這提問提的正中下懷,且已切入正題,頗令粥翁樂開懷,更樂於詳細作答。


第一個粥會誕生上海,粥翁所持的理由有四。從臺北75周年紀念雅集舊照,到粥會將圓滿於南非開普敦,懷想第一個為何在上海誕生!陸炳文按圖索驥找歷來史料,據實回答4大中心理由在於:1、上海是中國圖書事業的流通中心;2、上海是中國出版事業的主要中心;3、上海是中國新聞事業的傳播中心;4、上海是中國人文事業的薈萃中心。

加入臺北粥會將近40年,投入掌鍋捏瓢超過20載,活口中唯一說的出粥史,因產出而建立4大志業,陸博士娓娓道來其理由,十里洋場行又行在哪裡?其1、上海是中國圖書事業的流通中心:圖書是精神文明的結晶,代表人物為丁福保,他就是中華精神文明的總纂修;總統府國史館纂修之《中華民國史事紀要》,民國13年(1924)1月13日條載:「丁福保等,在上海成立“粥會”,自此成為文化人士雅集」。


史載近代中國粥事,指的正是滬上、梅白格路“”丁家喫粥,並助成丁福保編印《說文解字詁林》,他既為圖書編印家,更捐書貸書成性者,詁林精舍更成了讀書會,我國近代史上最早,傳衍最久文人雅集、上海粥會的發源地。岀身臺灣師大工教系,陸炳文克紹箕裘編書,迄今累至兩百種以上,其中粥文叢刊居半數,2009年始轉換成粥網,上傳文字16000餘篇,近1180萬餘人次閱讀,堪稱圖書事業佼佼者,流通廣影響大志業穩。 

其2、上海是中國出版事業的主要中心:出版是傳承思潮的載體,代表人物為李石曾,他為首發起組織了,粥會前身的“世界社”,主張創辦4大志業中,首重出版與留學;1906年,和張靜江、吳稚暉等人在巴黎,組成世界社,宣揚世紀新思潮,後經張靜江介紹,加入同盟會巴黎分會,大力資助孫中山,並從事革命宣傳。


嗣於1912年,李石曾和吳稚暉等人,又在國內創立留法儉學會;1913年初,首批由儉學會資助下,30名青年學生赴法留學。1915年6月,進而組織勤工儉學會,號召中國留學生,勤於工作、儉以求學,此即旅歐勤工儉學運動由來。他帶領出版、與帶動留學,培育了國家建設人才,左右了新中國的建政,影響了陸炳文現代觀,均將有助於民族復興。

其3、上海是中國新聞事業的傳播中心:新聞是傳播人智的門窗,代表人物為于右任,他自認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事,並非寫字與做官,而係辦報與辦學。我在13載之前,為于右任辦報百年,主持紀念粥會強調:前後辦過4份報紙,在清末眾多報紙中,具率先吹起號角特色,及啟迪民智大開功能。他所創辦第一份報,是1907年的《神州日報》,志在「倡復神州.昌富神州」。其次《民呼日報》,旨在「為民請命,大聲疾呼為宗旨,故曰民呼」。


于右任再而三,辦《民吁日報》,呼字改為吁,少了這兩點,寓意為政者把人民的兩眼挖掉了,「民不敢呼,唯有籲耳」。最後為《民立報》,〈發刊詞〉中總結,辦報目的4端:「1、使吾國民之義聲,馳於列國;2、使吾民之愁聲,達於政府;3、使吾國民之親愛聲,相接相近於散漫之同胞;4、使吾國民之嘆息聲,日消日滅於恐慌之市面,而實業日昌」。以上4報社址和主要發行地,皆選「中外觀瞻之所繫」上海,對外發行考量到擴散效果,果然推開門窗擴大了視野,傳播人智深植入同胞內心,有利於推翻專制政體,有益於建立民國共和。

其4、上海是中國人文事業的薈萃中心:人文是東方沙龍的沿襲,代表人物為吳稚暉,與上海粥會最初成員,十之八九均江蘇無錫、常州旅滬聞人,他本人又屬聯合國“世界百年文化學術偉人”榮譽稱號;中文百科如此介紹:「1924年,吳稚暉等人在上海創辦“中華粥會”,至今仍在人文薈萃的臺灣運作,秉持著定期集會吃粥,以紀念吳稚暉」。


陸炳文在20年前,便推崇吳稚暉為粥會精神導師,與世界社扶道人孫中山、我社發起人李石曾,併稱志同道合革命仁人仨,欲齊心協力把歐陸巴黎午後沙龍,與沿襲5000年黃帝和諧粥文化,結合成上海具東方特色文人雅集,此即第一個粥會誕生滬上之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