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學銜大陳人保母沈之岳命什麼時候第五次再去大陳島探親
[編按]陸炳文不忘師命,乘6月2日赴花蓮召集紀念粥會之便,特別請花蓮粥會石炳輝理事長,約集粥會之友及大陳人雅聚。就在1977年的這個時候,後學陸炳文卅歲出頭,已經追隨恩師、“大陳人保母”沈之岳先生,過調國民黨中央社會工作會任編審職。某日沈師若有其事,叫我進主仼辦公室,要我一有時間,就去台灣各地大陳新村,代表看望“大陳義胞”,在可預見的未來,如果兩岸情勢好轉,還得多找機會,去浙江大陳島上,訪視當年留下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因此至今,下走已經去過四次,其中一至三次,都承當地友人“霽之虹”安排並陪同下,每每於順利中圓滿完成,恩師所交付的此一任務。5月31日台州晚報上這篇大作,便是友人總合為報導文字,並附上圖片,值得推薦一讀,原標題為〈台州民間檔案:回憶海峽兩岸大陳鄉情臺灣有26個“大陳新村”,大多村民說台州方言〉,特予另下新標後全文轉載,以饗廣大粥友網友讀友。目睹文中附圖一的大陳老友、共軍退伍老兵代為看管國軍紮營舊址“宗南山荘”之羅小林,都已經辭世快要兩年了,仍不免有滄海桑田之嘆!
王星文/供圖(導讀)台州與臺灣的聯繫交往歷史源遠流長。據《三國志》記載,西元230年春,吳王孫權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餘“浮海求夷洲(今臺灣)”。經考證,其出發地即現在的椒江區章安古鎮,出海途徑大陳至臺灣。這是正史上有關大陸與臺灣交往的最早記載。
大陳島位於台州灣東南洋面,是台州灣獨有的海島鎮,隸屬椒江區,由29個島嶼和83個海礁組成,陸域面積14.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30平方公里,上、下大陳島是大陳列島的主要島嶼。1955年,國民黨最後撤離大陸東南沿海後,在臺灣設置了36個安置新村,俗稱“大陳新村”,其中新北、宜蘭、高雄、屏東、花蓮、台東等地的26個新村,安置從大陳島上撤離的14911名居民。目前,大陳籍後裔開枝散葉近15萬人。
生活在臺灣島內各個大陳新村的大陳籍後裔,普遍保留著原大陳島上的人文風俗和生活習慣,村民較多使用台州方言,村內建有“漁師廟”、“天后宮”等大陳島上原有的傳統民間信仰場所。他們守望相助、抱團發展,自早年成立的新北市大陳同鄉會後,高雄市大陳同鄉會、新北市椒江工商經貿交流協會、臺灣“大陳島鄉情文化促進會”、中華大陳同鄉總會等同鄉聯誼團體相繼在臺灣島內成立,也有如基隆、花蓮、屏東等地的大陳同鄉自發的團組,近十幾年來我都一一見證了。
台州與臺灣“地緣相近,血脈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兩岸往來交流一直頻繁密切。“大陳鄉情文化節”現已成為大陳島上的文化品牌,自2015年開始在大陳島啟動以來,至今已舉辦五屆,因參加人數名額限制,臺灣島內各個同鄉聯誼團體,都會為爭取到的參團機會而倍感珍惜,從最初的老一輩,到二三代,到現在為主力軍的中青年後代,不管是誰,當踏上故土的那一刻,每每聽著鄉音,感受著的家鄉的變化,激動之情溢滿在他們盈盈的淚光中,充沛在他們聲聲的感歎中,這是我每次接送機時都深切感受到的。隨著兩岸大陳人各種交流(經濟、文化、宗教、體育等)日益頻繁,像打開了的情感閘門,如水赴壑般的融合綿長。隨著一屆屆活動的成功舉辦,內容越來越完善,影響越來越大,這一文化活動,受到高度關注。2018年大陳島上的“大陳鄉情文化節”活動被央視四套《海峽兩岸》、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中國臺灣網、東南衛視等10多家媒體報導,進一步打響了文化節品牌。
如今大陳人的慶典活動,隔江過海漫延到海峽對岸,2017年“大陳鄉情文化節”首次在臺灣島內自發舉辦。勾起我親臨慶典現場的一幕幕記憶,2017年臺灣“大陳島鄉情文化促進會”成立當天,場面隆重而熱鬧,富有大陳本土特色的祭祀、舞獅、搗年糕、攤食餅、制糕點等都還那麼的地道,800余名大陳族群歡聚一堂,熟悉的面孔,入耳的鄉音,一時仿佛置身大陳島。
晚宴更是節目豐富,意義重大,馬英九、陸炳文等受邀出席,並上臺發言。整個場面讓人熱血沸騰,我突然意識到,在臺灣,大陳族群也同樣稟承著“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大陳墾荒精神啊!他們當時舉目無親,頑強地在臺灣島生根發芽開花,他們的團結奮進讓人不容小覷,是可敬可佩!是可喜可賀!
2018年8月18日,借中華大陳同鄉總會成立之際,島內又組織了近1000多名大陳族群參加慶典活動,兩岸大陳人的頻繁互動,也帶動了非大陳籍臺胞來大陳島參訪。我知道,一批批的大陳友人以實際行動,積極支持大陳人事業,如陸炳文博士一樣,在與大陳結下不解之緣後,對於類似活動的邀請是樂此不疲積極回應的。認識陸炳文先生,緣起2012年12月,陸博士作為臺灣地區文聯主席的身份來台州大陳島考察,這也開啟了他的大陳緣、衛溫情。
隨著兩岸深入的交流,大陳島上現有一江山島戰役遺址、一江山島登陸戰紀念館、蔣經國舊居、大陳臺胞文史館、孝慈堂、宗南山莊等項目得到開發建設,特別是“大陳臺胞文史館”,牌匾由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所題,館內分15個板塊,根據不同歷史時段進行勾勒布展,共展出408幅珍貴圖文資料。臺胞文史館以“大陳人精神家園”為整體定位,著重反映大陳人在臺灣的生活、生產、發展狀態,以及兩岸交流交往成效等內容,體現了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同宗同源的歷史淵源。
每年,“大陳鄉情文化節”都在此舉行一項重要的祭祖儀式。而打造中的“兩岸鄉情文化公園”則正進一步把這些元素進行整合、提煉。2018年10月,由臺灣衛溫遠航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東吳衛溫船隊遠航臺灣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台州衛溫船隊遠航臺灣研究會名譽會長陸炳文用心組織的“第五梯次海峽兩岸和和諧文化交流使者同圓中國夢台州行”來台州參訪。
一行11人參加了海峽兩岸紀念衛溫船隊遠航臺灣1788周年座談活動,兩岸有關人士聚集台州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第9次紀念活動,央視新聞頻道走進台州拍攝“尋跡衛溫”活動也記錄了此次活動。隨後,參訪團上島參觀了臺胞文史館、蔣經國舊居、思歸亭等地。團組表示,大陳的臺胞文史館是他們目前看過“資料最全、內容最為完整”的臺胞文史館。陸博士的第四次台州大陳島的文化之旅圓滿成功。(作者係椒江區政協專職常委,曾任職椒江區台辦副主任,椒江區大陳島開發建設管委會副主任、椒江區大陳鎮副鎮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