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台灣單靠一個蔣經國不夠 現在就連個小蔣都還沒出生
救台灣單靠一個蔣經國不夠 現在就連個小蔣都還沒出生
[粥會新聞中心6月2日臺北訊]今天6月2號在花蓮,全球中華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針對當前島内時局,掀起鍋蓋說段白話:「若想臺灣還有救,得要抱持著希望,但依我看很渺茫,因為光鍋已見底,這絕非危言聳聽;戰勝一場瘟疫入侵,是小戰鬥局部戰爭,有效控管尚屬簡易,後疫情振興經濟戰,發錢紓困都搞不定,才是自救圖存發端。
「想要救今日台灣,僅賴撒錢不可能,單靠一個蔣經國,也絕對不管用的;當年完全主政時,且用不少小蔣們,現在找遍了全台,就連一個都沒生!所謂蔣經國學校,只是個虛設行號;自詡小蔣秘書者,離經叛國跑第一;多少的徒子徒孫,左一句經國先生、右一句偉大英明,環顧左右全失蹤,能人皆各奔西東」。
中興以人才為本,復國以光大為先!如何再光復臺灣?進而再興大中華?迄今猶沒有答案,卻有溫故知新歎!月初重上小館子、碧海山莊吃晚飯,號稱「經國美食.將軍小吃」,之前算是蔣經國時期,拿來做私人招待所用,如今早已對外開放了,唯仍保留小蔣時菜色,透過點菜選餐的方式,完整呈現給市井小民。
這對粥翁來說不重要,重點但見第一塊看板,上書小蔣與小鄧過往,亦即在中山大學同窗、共寢莫斯科生活期間,砥礪志節和磨形煉性,終至幾乎在同一階段,分於兩岸擔負起重任,各有堅持也各有金言,鄧小平的黑貓白貓論,經國的明天會後悔說,同樣成為治理經典句!可惜的是兩位想不到,兔死留皮人亡卻政息,如今兩地竟漸行漸遠!
臺北三軍軍官俱樂部,小蔣致詞並共進晚餐,此粥翁生平首啖該鍋。後來又各有兩次大會,中山樓國大及全代會,我們工作人員10人桌,天天兩頓飯必共鍋,而今齒頰留香逾40載。如圖所示“經國復興鍋”,到底鍋熱菜香的原因,奧秘又暗藏細微何處?且聽陸炳文細說分明。
國軍勤儉建軍初始時,見於伙食也相當簡單,每個連隊用餐約十人,圍起中間置一盆熱菜,其實多克難兩用臉盆,內為大魚大肉大雜燴,外加幾碟小菜配乾飯,就是逢年過節加菜了,難得一頓打牙祭大餐,平日兩頓尚且更節儉,相同特色處在蹲著吃,之後才端坐小板凳上。
至於最初未講究保温,冷菜冷飯有吃就不錯,慢慢地由食材升级起,一隻雞和蹄膀不滿足,直追福州佛跳牆水準,內鍋也升格加襯美化,不鏽鋼鍋一舉從地面,更跳升到大圓餐桌上,取名則直接升段“復興”,跟蔣經國脫不了關係,媒體才報導創復興鍋,集美味料理在一鍋,樂與戍守外島將士們共嘗甘苦,喜歡和前線官兵蹲地吃大鍋飯。
箇中3大理由,都顯得很健康:其1是、國軍政治作戰基地在北投復興崗。其2是、臺灣是中華固有文化復興根據地。其3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緊繫兩岸。這個有三軍標誌的復興鍋,設計改造製作實在不簡單,在那個沒有電磁爐的年代,鍋的保溫時間長達兩小時,秘訣在內外層熱氣不流失,常保一定溫度相當費腦筋。
由此可見保溫“復興鍋”,既保住兩岸關係常溫,養生美味又生津可口,單靠一雞一蹄膀還不夠,提味的東西可真不少,金華火腿,金門白菜、馬祖魚麵、淡水魚丸、南投冬筍、桃園炸蛋等,現在連起碼食材皆缺,遑論料理事前準備工,先過熱水燙熟或過油,再把備料用細火慢燉,起碼4到6個小時後,佐以凍豆腐粉絲上桌,得以日日吃鍋開洋葷。
此一“經國復興鍋”前世今生,溯自30載之前的1990年春間,國民大會8次會在陽明山中山樓召開,國防部總務局局長郭天佑中將督軍之、膳食中心負責千餘國代及工作人員,2個多月每日3餐伙食,其中兩頓飯桌上必有復興鍋,粥翁作為服務中心總幹事,掌管總招待之重責,必須充分瞭解並配合用膳細節,因此深知新置復興鍋約200隻,每隻造價逾萬,貴重且份量重。
大會圓滿結束之後,各單位人員都歸建,物件亦撤走各歸其主,復興鍋當然在國防部支配下,分發到部本部餐廳、三軍軍官俱樂部、國軍英雄館、陸軍聯誼廳(孫立人將軍官邸)、空軍官兵活動中心(空軍新生社)、及海軍軍官俱樂部(碧海山荘)等單位;如數承接下來,繼續使用至今,事隔這麼多年,部分汰新難免。而今陳列在碧海山荘一樓入口處的一隻,則為蔣故總統生前蒞臨,多次被端上桌享用過者,始享有〈蔣經國專用〉之美名,此一冠名得來非易事,傳此佳話不止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