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從北京故宮博物院五字招牌談到臺北故宮招牌五展

從北京故宮博物院五字招牌談到臺北故宮招牌五展

更新时间:2019-12-27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從北京故宮博物院五字招牌談到臺北故宮招牌五展

[粥會新聞中心12月27日臺北訊]北京故宮博物院今年95歲,和我文化人士雅集同庚,故宮前身在1924年,叫做《清室善後委員會》,委聘李石曾(煜瀛)為委員長,委員中有吳稚暉等知名人士;翌年改組成立<故宮博物院>時,就在紫禁城掛牌,這五個字大牌匾,也是由李石曾親題,一氣呵成寫的時候,還用的是半跪姿態,抓起大毛筆當眾揮毫即成招牌,寫下顏(真卿)體擘窠大字,擇吉掛上城門之後,人們交耳大為稱讚。李石曾嗣後抵台,擔過過臺北粥會第2任會長,粥集文會與故宮的遠緣在此。

粥會與故宮的近緣,起始於1950年台中的北溝,來自北京故宮和南京中央博物院的、大批國寶檔案文獻文物存藏斯地,臨時組成聯合管理處負責點收、整理、保管、接待參觀及維護安全,交聯管處主任委員孔德成全權處理;由於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孔子第77代孫孔德成,也是1958復會的臺北粥會成員,所以彼此關係相當密切,直至1965年北遷到今之臺北士林,臺北故宮博物院尤其成了雅集重地,臺灣首次組織曲水流觴活動,在院內新建築旁水道舉行時,臺北粥友參加吟詩作對小酌者眾。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保守估計目前已近70萬件,其中源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及過去大陸文博單位的,約佔了總數的百分之八十弱,其餘均為後來在台添置或受贈者;前者,可提供現有場地作常設展出,按計劃每3個月換展一次,每次固定也只能容納,不到2000件文物,分門別樣為5大類,亦即商周青銅器、漢至五代陶器、宋元明清瓷器、近世書畫名家作品、與中國歷代玉器等,知情人士皆習稱之為招牌五展,最受識者歡迎和期待陳展,因為這些文物,如果換展一次,展品都不重樣,大概可供展100年。

今天12月27號,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在與文化人士結伴同行,參觀臺北故宮招牌展時,作了以上的關連性介紹,之前尚且到鄰近處用餐,陽明山半山腰的林語堂故居,也有人把這裡稱作<有不為齋>,借用故居餐廳牆上掛著,林語堂手書的<有不為齋>四個字。臺北市政府於1985年,為紀念林語堂的文學成就,並得到林夫人廖翠鳳捐贈先生藏書、著作、手稿及遺物,首將此地作為<林語堂先生紀念圖書館>對外開放,2002年起才更為今名繼續經營。

至於,臺北故宮和林氏故居近在咫尺,卻只有一物維繫著美妙關係,那就是當作煙灰缸的小青銅鼎複製品,乃臺北故宮贈送的禮物,給嗜好抽雪茄煙的林語堂用。現在的<有不為齋>外觀看去,藍色的琉璃瓦、和白色的粉牆,上面嵌著深紫色的圓角窗櫺,結合了中國四合院架構、和西班牙式風格的故居,最初興建於1966年,由林語堂親自設計起造,是他人生最後10年裡,與廖翠鳳大部分時間,共處民居所在用以安養天年。

這位學貫中西的文學大師,「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1976年在香港病逝後,移靈臺北入土為安,林語堂享年82歲,正是長眠於此後園中,這片綠竹、楓香、藤蘿等,植物所構成的蒼翠,宛若福建漳州老家。故居別名<有不為齋>,代表了他不隨流俗的處世哲學,亦為林氏幽默人生觀的自然投射。作為平凡人居住的地方,很容易從格局、陳設裡看到,屋主如何用生活的藝術,度過他人生數度的低潮。

此一故居主臥室牆面,張掛唯一的書法作品,為粥會名賢王孟瀟遺作,句岀林語堂名著《生活的藝術》,當粥翁小學6年級,就已背誦過的段落:「這世界中,再沒有比一個壯健、而智慧的老翁,更加美麗;他有著紅的面頰,雪白的頭髮,以通曉世故的態度,用和藹的口氣、談著做人的道理」。書寫者王孟瀟款識前,註腳指出此話「恰好用為大師寫照祝壽」,其實也正是如今陸炳文寫照,每日早晚必交一文自詡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