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草兩岸故事從陸炳文傳家寶榮登北京臺北雙館刊講起
標草兩岸故事從陸炳文傳家寶榮登北京臺北雙館刊講起
[粥會新聞中心9月1日臺北訊]今天9月1號,前立法委員蕭萬長嘉義服務處董君,電話通知被封為“蕭內閣內務長”、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于右任書法收藏研究院院長陸炳文博士,請在明天出席童心會每月例行雅集,粥翁回想起22載之前的1997年,今日追隨蕭萬長進入行政院服務,順便語之關於蕭老板軼事云:「8載之前2011年的這個時候,我負責策展<辛亥百年.建國百年:國民革命元老于右任紀念展>,於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行,百件于右老書法作品中,就有一件墨寶對聯,是向國立嘉義大學借展的、蕭副總統之捐贈品,句岀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時,在總督府衙題書的堂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撰句書寫相當匹配,難得一見俱稱佳作,確具發揚中華文化、啟迪同胞心靈之功。
陸博士同時表示:「該紀念展也為了追尋標準草書刊行75周年的歷史軌跡,並追加報導,擴大其影響,讓更多的人知道,此一海峽兩岸所共擁的民族文化遺產,對於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絕對具有正向的莫大幫助。而紀念展場最多人駐足參觀之展品,則是我的傳家寶《于右任行楷稀世寶:手錄“姜白石詩詞長卷”》 ,寶墨乃粥會名賢、當代草聖于右任,在歲次癸未1943年,我岀生那一年的9月7日、完成之小字手抄孤本,實為倖存人間的無上珍品,對我來講意義十分重大,誠右老有靈呵護之寶物。原本于右任的法書,久為民國時期騷壇,值得誇耀的藝術瑰寶,也是中國書法史上,承先啟後的關鍵一環。
「更重要的是,早在2006年6月,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刊行<千古一草聖:于右任書法展圖錄>中,主辦單位向我借展品十件之一,正好以《于右任行楷“姜白石詩詞長卷”》,居冠掛上頭牌;而大陸的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翌(2007)年1月出版館刊<近代中國與文物>,封面裡及內文當中,也都同等看重《于右任行楷稀世寶》,特别加以圖文大幅報導。
「而後者,中國國家博物館、簡稱國博的前身,又係國民政府前在大陸時期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簡稱史博館,迄今業已有107年的悠久館史,卻一直佇在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的位置,陸家珍藏于書墨寶,得以先後榮登北京臺北雙北館刊,何止光榮!獲得國博史博兩岸雙館共氣青睞,何其幸運!」
臺北“粥王”鏡宇君,深體陸語斯義,草聖代有傳承出,為句抒懷曰:筆行天下廣佈,是草;字走宇內絕品,是聖。千年書法有草聖,萬代筆字有傳承。粥翁頃借用來,一吐心聲為快!北京“粥寶”世華君,亦有同感,發為楹聯:兩岸三原標草,孑身臻瑰寶;天將右任滄桑,永紀法書恩。也替陆炳文,一解了心事。
再來,為紀念于右任140歲誕辰、暨其管領騷壇帶動粥會95周年,由全球粥會世界總會、于右任書法收藏研究院、江蘇紫金標準草書研究院等單位,聯合辦理之〈標準草書兩岸故事〉徵集活動,搭配〈海峽兩岸于右任杯草書大獎賽暨書法名家邀請展〉啟動,公示《關於辦理〈標準草書兩岸故事〉全球徵集圖文的簡則》,舉凡與〈標準草書兩岸故事〉相關的圖文,均受歡迎,每則故事,文長300~500字為原則,附上有關圖照若干張(多多益善)。
藉以增添本次賽展的兩岸交流元素,提升和豐富活動的精神內涵,有利於展出作品的“書、圖、文”並茂。之後很快就收到了,曾榮獲臺灣標準草書大賽冠軍的書法家,活動辦理單位全球粥會世界總會、于右任書法收藏研究院、江蘇紫金標準草書研究院、臺灣中國標準草書學會的共同朋友,黃友佳用“萊茵”(Line) 給粥會,率先響應今歲盛舉,題為《我的標準草書三岸故事》,屆時將收錄在9、10月間,於陸炳文主講的〈民國人物在台歲月〉,第三講〈國民黨元老于右任〉中,每週一次廣向全球華人放送。開篇先全文分享,披露其大作如下:
「日昨粥翁陸炳文博士,傳來“來音”(Line) ,囑撰〈標準草書兩岸故事〉一篇附驥。因筆者自少生長在越南僑居地(海防市及堤岸市),在讀南越堤岸市知用中學高三 (時在公曆1953年)某日,往訪國文老師陳友琴先生時,陳老師知道我喜歡書法,因而向我出示一冊臺灣出版的、于右任先生《標準草書正氣歌字帖》;因自小習寫的書法,不外是唐楷或魏碑,一見于右老的標準草書,乃驚為“天人”! 又因南越洛陽紙貴,不容易再購得該字帖,遂向老師借帖臨摹,個把月後歸還老師。
「自始乃得與于體標準草書結緣,筆者即使其後因越戰,拉兵而逃難香港打工、及其後輾轉回臺灣,就讀臺大電機系,及以後從事工程工作,執筆濡墨至今,已近一甲子,期間憑著標草,參加臺大和社會的書法比賽,倖屢獲首獎多次,參加兩岸國際聯展、和書藝活動,也結交了不少朋友。因此此篇拙作,不只是〈標準草書兩岸故事〉,更可稱為標準草書三岸故事。
「與于右老的標準草書結緣(只可惜我於1966年,到臺灣升學時,于右老已於1964年逝世,無緣拜見草聖),完全係受陳友琴老師影響。陳老師祖籍廣東省,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可能也是受二戰、或內戰而南遷至北越,娶越女為妻,嗣後南北越分割,被迫南遷至堤岸,任教於知用中學(由廣州南遷至越南的華文高中) 、及啟智英文中學。據知陳友琴老師伉儷,後來亦因南越易幟,隨逃亡潮移民美國,在華人生活圈文化界,藉著文學詩詞大享盛名,別號“ 劫餘生” 而不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