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粥會支援央視在西安于右任故居博物館取景
明光粥會支援央視在西安于右任故居博物館取景
[粥會新聞中心3月30日臺北訊]今天3月30日,據來自西安明光粥會的消息指出:由該會稍早時候,支援央視在西安于右任故居博物館,完成取景錄影的《記住鄉愁》紀錄片第60集,亦即第五季收官之作,<西安三學街區—繼絕學 開太平>,同時作為本季最末六集中殿後、且内容最精彩的一個單元,將於兩天後的4月1號(下週一)、晚上八點黄金時段,在CCTV-4公開播出;正值粥會名賢于右任140歲誕辰紀念日、4月11日之前10天,製播的時代與歷史意義自然不言而喻,相信其所產生的啟示作用也不同凡響。
眾所皆知,陝西著名的西安“三學街”區,與中國最完整的西安老城牆相鄰,遠近馳名的于右任故居博物館,就座落在這裡的核心地帶之中心點上。明朝成化年間,西安府學、咸寧縣學、和長安縣學相繼落成,圍繞文廟形成了“一廟三學”的官學中心,“三學街”因此得名。宋朝張載一心求實,辭官隱居於此,整日講學讀書,研究天文曆算,並帶領學生下田勞動,從而提出“民胞物與”的仁愛思想,被後世譽為我國最深沉博大的思想家。
1609年,馮從吾相中了“三學街”,建造起了一座關中書院,在張載的思想基礎上,力倡躬行實踐、崇尚氣節風氣,在明末文人務虛空談之風盛行時,獨樹一幟,別有見地,開創了實學先河,為後世培育出一大批“明體適用”“敦實行”的儒生,而關中書院也由此時起,位列我國“四大書院”之一。從古至今,一代代受到老街文風,浸潤薰陶過的學子,懷揣強烈的家國情懷,初心不滅地砥礪前行,在各自領域中出人頭地,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西安人說起“三學街”,都豪氣干雲,這底氣來自老街上的碑林。書法對於中國人而言,宛如性命,生死相隨。歷代文人通過書法抒懷明志、修齊治平。碑林裡,收藏著自漢以來,歷朝歷代的碑石4000多件,見證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書法演變過程。其中很多名貴的碑刻,還是于右任個人所捐贈。
1949年,因為近代史上的原因,于右任隻身到了臺灣,其結髮妻子高仲林、和女兒于芝秀,卻都留在老街上,守望東南,等君歸來。偏居台島的于右任,仍無時無刻不思念著大陸,思念著西安,思念著住在老街上的家人。甚至在病危之際,把刻骨銘心的思念,凝結成一段動魄的字句,句句驚心,字字感人:「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另悉,未來在這一帶,加以保留的名勝,將僅見3處古跡,其中之一即西安碑林博物館,該館庋藏一塊特別的碑石,刀奏之作名為《西銘》,碑文的作者正是張載,渠亦被稱作“橫渠先生”,所著專門學說,稱之為“關學”,晚年還把一生所悟,濃縮成擲地有聲的4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後來這4句話,被天下學子奉為圭臬,傳誦千年,也成為“三學街”始終堅守的人文精神。于右任就喜歡寫來送人,尤其是第4句〈為萬世開太平〉,書作超過2000件,1948年參選中華民國副總統時,當年的國大代表幾乎人手一件。
而《記住鄉愁》的片名,則源於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本節目於是圍繞著“忠孝勤儉廉,仁義禮智信”等中心課目,中華優秀傳統文明精神,通過生動的故事化表達,解碼了中華固有文化,展現了歷史文化街區,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底蘊深厚的思想精神、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世代傳承中華優秀美德。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文物局聯合發起,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組織拍攝的此一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五季)正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熱播,至於後天4月1日晚八點播放的、<西安三學街區—繼絕學 開太平>單元,敬請各地粥友網友們期待收視,可千萬不要錯過播出時間觀看。
為期盼此一大片《記住鄉愁》,<開太平>單元未播已先轟動,臺北“粥王”王鏡宇,頃刻下了個註脚曰:「以記住熬粥,熬盡滾滾紅塵,粥了思未了;以鄉愁伴粥,伴盡悲歡離合,粥了情未了。路了人了,終歸記住裡;魂了魄了,終歸鄉愁裡:千里斜陽照,不忘來時路」。對於該片,傳播正能量,能量滿滿;鄉愁不愁,開太平萬世,萬世連連,北京粥友寶世華感賦,詩題《五絕 標草鑒鄉愁》句云:「鄉愁何了了,野草漫遲遲。台海蓮燈放,賢人痛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