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粥勤工穩儉學 早是粥清晚時濃 革命薪火粥裡接
[粥會新聞中心3月26日臺北訊]和諧文化米粥飄香五千載,“勤工儉學”薪火承續一百年。這樣具有正能量的民族史事,如此走中山路拜媽祖廟行動,昨天以來接力傳播,通過華人頭條網-中華文化華人號、今日頭條網-中華文化融媒體、兩岸新聞-總編輯、媽祖文化傳媒、世界媽祖微信公眾號、全球粥會微信公眾號、粥文化融媒體、華夏經緯網、媽祖日報、臺灣新生報、Yahoo奇摩新聞、旅遊-HiNet生活誌等的大力支持,謝謝在海峽兩岸大放送之後,全面覆蓋下讓海內外廣大華人圈,同步得知此一重大人文活動資訊。臺北“粥王”王鏡宇有感而發,得句抒發一己實即眾人心聲稱:「有粥維艱,掌粥不易,火烈粥焦,溫欠粥生;理想粥裡追尋。續粥勤工,穩粥儉學,早是粥清,晚時粥濃;革命粥裡承接」。
海峽兩岸同行中山路代表一行人,3月25日向“壞透了的好人”吳稚暉銅像行禮致敬後,立刻轉往士林慈諴宮敬拜和平女神,再應邀在忠誠號鼎力輸誠納貢,此行同為紀念粥會前身“世界社”扶道人、中國國民黨總理、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首次來台專謁臺北府城大天后宮拜媽110年,亦兩岸同拜媽祖廟行動4年多以來,粥友朝謁祭告大爱的第370座宮廟,祝願在復興中華文化、恢復固有道德之餘,堅決反對“台獨”,堅守“九二共識”,祈禱兩岸和平統一大業早日完成。
「為什麼要向“壞透了的好人”致敬?先得定義什麼是“壞透了的好人”?是像台灣過去戯裡頭那樣,飾演大壞蛋卻為老好人的孫越!是單位裡被指派唱紅臉,其實乃面惡心善的大好人!是雙親家庭父母角色扮演,老演壞人的那親!是人民媬母波麗士大人,常被為人父母者,用來瞎唬小孩說,你要是再不聽話,就去叫來的警察伯伯!然而近代中國,被稱為“壞透了的好人”,則專指黨國元老、文化人士雅集粥會精神導師、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業師吳稚暉先生,別人還不夠資格呢!」陸炳文為大家解惑。
3月25日,適吳稚暉先生155歲誕辰紀念日,吳稚暉學術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社中華同志會總召集人、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中華媽祖俗信文化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陸炳文博士,特地偕同經國先生追隨者、稚暉先生仰慕者,戎紹鑫、唐健風、卓士旺、周台成、邱維仁、郭燕陸、古興安、郭偉業、楊彼德、高稚偉、張世界等同行中山路代表10餘人,前往臺北士林至善公園,全體肅立吳公銅像前行禮致敬,恭向大家心目中唯一一位“壞透了的好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陸博士之前也再次講解了,吳稚老之生平事略,特別是老好人特立獨行的部分,以及100年前組織“勤工儉學會”推行“勤工儉學”運動,造就了1000多旅歐年輕人學成報效國家。
陸炳文替這位“壞透了的好人”,所受到的待遇叫好又叫屈:「粥會的前身“世界社”,由吳稚暉與張靜江、李石曾、蔡元培等,1906年創建於法國巴黎,原為同盟會的次級革命團體,用四大志業賺取來的錢,傾囊接濟革命領袖、世界社扶道人孫中山先生革命的需要;1909年孫中山在倫敦,與吳稚暉父子合影留念,舊照片就已流露出,两人之間深厚的革命情感。革命成功、民國成立之後,旋於1919年,吳稚暉和李石曾等,再行組織“勤工儉學會”,想要百年樹人,培育建國人才,開始創辦了里昂中法大學,並發起“留法勤工儉學運動”。
「两天前的3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為紀念中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周年之際,大陸正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配合舉辦了<《百年豐碑》雕塑>揭幕式、<《留法百年》紀錄片>首映式、及<“勤工儉學”圖片展>開幕式,兼以可視可感可觸的形式,再現了周恩來、鄧小平、蔡和森、陳毅、聶榮臻、李立三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法負笈求學,難忘的艱辛歲月。其中,紀錄片於今(25)日晚黃金時段,在法國TV5電視臺8個頻道同時播出;圖片展則在巴文中心連續展出一個月。作為臺灣對此運動最權威的人,我第一時間得知此事亦與有榮焉。
「話又說回來,吳稚暉到了1922年,自任里昂中法大學校長,左派留學生曾因思想未盡相同,藉口學校伙食太差大鬧學潮,還差一點把吳校長趕下臺而下不了臺,實際上太怨枉了“壞透了的好人”;然而,好人不會永遠寂寞,歷史終於也給了吳稚老一個公道,迄今為止,唯一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追封“世界百年文化學術偉人”稱號的中國人,名副其實,善莫大焉。
「當年,粥會名賢號召中國有志青年,到海外以半工半讀方式留學,誠為空前一大創舉,但原來並不被看好。1919年5月,首批小學生90多人抵達法國,當地學界及僑社萬萬沒有想到,這些留學生當中,後來多半成了中共可用之材,幫助70年前新中國的建政成功;至於鄧小平時僅16歲,本來以鄧希賢原名,在粥會前身世界社支助下,遠渡重洋,先旅歐西“勤工儉學”,嗣因介入工潮學潮,被遣送回國,才有機會轉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就讀,而與蔣經國成為同學一年餘的事實,大家多為經國先生的“精忠報國”追隨者,自有必要瞭解中國近代史上劃時代的一頁」。
頃有北京粥友寶世華,喜聞走中山路成行、樂見拜媽祖廟成功,以七絕詩《步杜牧韻吟粥施禮》為題,為記句曰:「中山媽祖路迢迢,復禮通今史未凋。施粥溯源暉月夜,賢人國際教吹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