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偈語:只要統一什麼都沒關係誰叫他是我兄弟
星雲偈語:只要統一什麼都沒關係誰叫他是我兄弟
[粥會新聞中心10月3日臺北訊]歷史上的今天,1990年10月3日,兩德終究合併了,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於翌日,記下當時的心情:「東、西德在昨天統一了,東德很窮,要一兆美金,才能助其復興,雖如此,西德的人也很喜歡,說道“只要統一,窮,沒有關係,誰叫他們是我們的兄弟呢!”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句話。在座各位那個好不好,都不要緊,誰叫他是我的兄弟呢!如果能這樣想,那世間就好可愛了。反之,這也不高興,那也不喜歡,到處都是冤家仇敵,日子如何過?我常喻,爛瘡在我身體上,還要用心去治療、包劄,不能嫌棄,因它是我身上的一部分」。
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臺灣閩台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主任陸炳文博士,今日在臺北該中心主持青年商緣小組工作會議時,特別借用星雲偈語,引述夫妻相處妙方,海峽兩岸相處之道,也繫之於法緣指出:「有了緣,還必須惜緣,此緣才會綿長;只知結緣而不懂惜緣,緣在沒有陽光、水分的滋潤下,就很容易斷緣」。所謂緣生緣起,經由結緣惜緣,直到斷緣滅緣,就是一個輪迴、一場因緣際會。閩台同名村中心青年商緣小組執行秘書陸志豪等在場聆聽。
今天亦為陸炳文著:1、《你是應變高手》──個人危機管理36心法;2、《溝通勝手》──公關危機破解100招;3、《如意雙手》──公關與危機處理7講,以上合稱〈公關危機溝通三書〉出齊,並發行20周年的好日子,貫穿這3本既暢銷又常銷書的中心思想,也就是陸博士根據人生體驗、工作經驗融会贯通,獨創之三元哲學:源、緣、圓。以往在島內由於頂著“台灣公關教父”、“危機管理大師”、“和諧文化使者”諸名號,讀過他專書的人眾、聽過他演講的人尤多,所以幾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立論,大陸上則遲緩了10載,直至2009年12月25日,應邀在北京中央電視台〈雙周論壇〉演說,才逐漸廣為人知而流傳迄今,公關學術與實務界奉為圭臬。
陸會長當年初試鋒芒登陸開講,首先點明中華5000年道統文化,傳衍影響台灣的三大元素(自然力)為︰“源”頭-根深柢固之民族性,“緣”分-經緯萬端之包容性,及“圓”滿-歷久彌新之延續性。自1949年以後變遷史分析,漸次演進狀況的特點是︰走向融合之本土化(優先),逃過一劫之興中化(國族),和歷經洗禮之多元化(民主)。進而幾經衝擊之後,今日島內樣貌六態,變成這般之媒體生態、社會百態、當局窘態、民眾表態、青年失態、與文團老態。
最近十幾廿年以來,台灣因此不進反退,清流被迫走向振衰起蔽,所形成的三大自求多福對策︰“源”於不求人之如意生活-自成樂於生活的樂活人。“緣”起不排他之新三高族群-文人自視甚高,作品水準稍高,平均年歲偏高。“圓”求不得已之另圖發展-普遍西進大陸及南向東南亞圖存。台灣人文社團也深明大義,早巳在我粥會帶領下,投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業上,率先做出挪移乾坤大三元的舉措︰尋根探“源”,廣結善“緣”,閤家團“圓”,期待從兩岸一家親,漸次成兩岸一家人。
2010年2月28日,首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節重要活動之一,閩南文化論壇在閩台緣博物館揭幕,這是專門展示大陸與臺灣、歷史關係的國家級博物館。陸炳文代表臺灣團在開幕式上,受到中國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委託,向大會贈送了〈閩台五緣〉“牌匾。五緣分開來,各為閩台文化之固有特色,寓意閩南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再聯結起來,又係沿襲閩台緣,甚至構成了閩台文化,融入兩岸關係之綜合體,也象徵閩台兩地共擁閩南文化,在閩台五緣上的必然匯合成功,實有助於及早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回想那回開幕上致辭,陸炳文深情地表示:全台有7成以上閩南人,臺灣今日各方面的建設成就,包括在傳統文化蛻變的過程中,特別是人文建設有目共睹,閩南人自當居功厥偉,居半數的泉州和漳州兩府大批移民,及其後代的經之營之,把閩南文化融入臺灣,著實功不可沒。若抽調了閩南人,抽離了閩南文化,臺灣或許就不成為寶島,可能也不會這麼美麗。他鄭重其辭強調:閩台兩地的閩南文化都一個樣,雖說閩南話入台習慣已叫做臺灣話,曲藝南音普遍被叫南管,然而根深蒂固的鄉音,均從來未曾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