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讀江南少校《龍城粥會的始煲初煮》鴻文有感心靈契合

讀江南少校《龍城粥會的始煲初煮》鴻文有感心靈契合

更新时间:2018-09-05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讀江南少校《龍城粥會的始煲初煮》鴻文有感心靈契合


[粥會新聞中心9月5日臺北訊]「我特別安排了察吳祠藻井、掬雅蒲古水、登文成老橋、覽雪堰老街、吃油渣餛飩等,極富人情味的活動,讓陸炳文先生特別的興奮和開心。詼諧風趣達觀又有才氣的陸先生,邊吃還邊開玩笑說:“是不是吳稚老在吃過粥之後,也來此店吃上一碗油渣餛飩呢!”」今天9月5號,中華將軍教授書畫院院長、于右任書法收藏研究院院長、吳稚暉學術研究中心主任、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從江蘇省常州市龍城粥會牽頭人兼催生者周曉東、筆名江南少校2016年6月14日的舊文:《龍城粥會的始煲初煮》裡,得到前段答案,及這樣的回答:「那個店沒有我們去的時候好吃了」,由於昨天博士曾向少校提問“武進雪堰橋旁那間小店,還有得油渣餛飩可以吃?”。

爰因陸炳文昨日9月4號、也就是抗戰勝利73周年紀念日第二天,獨自赴會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大夏館之約,共商合作推動<吳稚暉數字典藏計畫>時,自承來貴校的心情,一如1945年抗戰勝利,粥會精神導師吳稚暉,當門而坐,歡慶勝利,時年已屆81耄耄之年,如同赤子,別出心裁,從南京偷偷溜到無錫常州間,即武進雪堰橋旁小店吃餛飩,自己心裡有數,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長期抗戰獲得的只是慘勝,高興一天就好,因為兵疲馬乏、民生凋敝之故,如果不減災應急,必然會出大事情,果然不出老人所料,未幾中國大陸易手。

陸博士當時撫今追昔,特向與會者補充說明:1931年9月18號國難日,日本軍國主義者襲擊瀋陽,炮製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外敵侵門踏戶,國家危在旦夕,吳稚暉和粥會名賢于右任、戴季陶、丁惟汾等文化人士,當即主張停止內戰,全面展開對日聖戰,如今事隔87載,正走進歷史深處;你我追憶戰爭苦難,短暫太平來之不易,探索抗戰文化的形成,從民族大義出發,不分立場,尊重史實,客觀公正地研究、和評述抗戰始末,是對所有催生抗戰文化,奉獻出愛國熱忱、智慧、知識、力量,乃至於獻犧了寶貴生命的國人,才是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紀念。我現在就把粥文叢刊20種,其中多半跟吳稚老相關,送給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作為共同研究抗戰文化參考之用。

其實,吳稚暉不只對抗戰文化,做出過極大的貢獻,他如在110多年前,與李石曾一起推動了旅歐"勤工儉學"等,一連串新興教育文化運動,因而榮獲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授予“世紀文化偉人”榮譽稱號,此為獲得榮銜的首位和唯一的中國人,早已引起海峽兩岸一致的關注,臺北粥會就在2004年3月25日,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國家圖書館合辦,紀念吳稚暉140歲誕辰學術研討會,粥翁不但為發起人、主導者,更是親自主持了研討會,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秦孝儀、文化大學董事長張鏡湖、國史館副館長朱重聖等,應邀發表3場主題演講。事隔8載之後,于吳稚老的家鄉常州,首度出現同樣大型的學術會議。

《龍城粥會的始煲初煮》的文首,江南少校開門見山描述開會情況:「與粥會的關聯始于緣識陸炳文先生。2012年10月22日,中共常州市委統戰部,在武進竺山湖舉辦吳稚暉學術研討會,紀念吳稚暉授于“世紀文化偉人”稱號五十周年。時任省政協副主席范燕青、市委統戰部長張躍等領導參加了會議。臺灣原“行政院”參事兼第七組組長、臺灣文聯理事主席、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會長、全球中華粥會會長陸炳文先生參加了會議,並脫稿做了一個多小時的精彩主旨發言。據說,因為前日晚餐會上,陸先生提出要參觀吳稚暉故居,我的分管領導方國強副市長,便電話指示我去陪同參觀,由此讓我有緣結識了陸炳文先生,由此也讓我粗解了粥會的宗義」。

雪堰橋的吳稚暉故居,乃粥會名賢陳淩海、及眾粥友集資在原地重新修建的,陸炳文多次率團拜謁過,或實地拍攝紀錄片、或舉行會展活動,對此地情有獨鍾,自然都不在話下。江南少校日記裡才言及:「他(陸先生)回台不久(11月12日),便寫E郵給我,提出不日有丁之發等老將軍,要來常州尋訪吳稚暉故居。我想他在常州認識的領導、與朋友應該不在少數,而獨獨寫信於我,這是對我莫大的信任和褒獎。我不敢有半點怠慢,立即通告聯繫了統戰部的章衛忠部長、李梅香處長、台辦的淩潔主任、人大老領導薛煥炳、畫家季全保老師等。11月24日陸先生、和丁將軍等一行來常州時,我們就請他們循著上次的路線與格式,參觀了吳稚老的故居和相關街坊。

「午餐席間,又談到龍城粥會事,陸炳文先生異常興奮,叮嚀我等在場的幾位元,要集合相關人士,適時成立常州龍城粥會。這是第三次談及,也是最為正式談及,始煲初煮在常州事宜。我當場請求陸先生題寫龍城粥會和牌匾。陸先生欣然同意,回臺灣不久便依約郵來了“常州龍城粥會”的書法作品,秀氣的筆劃透著陸先生濃濃的書卷氣息。同時寄來的還有“黃帝始教民作粥”條幅,從渾厚而端莊的字跡中,可以讓人感到粥友的濃濃心意。涉及粥會話題的三次談話,給了自己較大的壓力和使命,經常會在腦子裡躍動。我希望有一個文化的品位團隊、實在的活力載體、優雅的恰當場所。而最終青年公益助學基金會的裴偉明先生,脫穎而出成為了我們最為中意的人選」。

對新的龍城粥會有所期待,對老朋友周曉東尤寄厚望,果然在江南少校的努力下,大家的希望終於變成了事實,少校的文章揭露了事情經過:「裴偉明不愧為長期開展公益活動的高手,在他的直接推動下,粥會的影子班子增加了周仰谷、周益文、沈向陽等富有活力的人物。進入實質階段我與裴偉民周益文等人商量,邀請張力航等人員參觀闔閭城、拈花灣。龍城粥會團隊的人選,最終有了合適的旗手。

「接下來就是粥會架構、章程和成立進程。通過幾次討論後,大家一致同意“文化、節儉、慈善、和諧”八字為宗旨。以期構建“以文悅友、以粥會友,以善待友、以和聚友”的文人交往的理想模式。應大家的要求,討論的當天張力航名譽會長還帶了“龍城粥會”匾書。周益文與先前書法作品一一裱成鏡框,掛在玉雅序的一樓書齋。汪瑞霞教授主動請纓,要求設計粥會的LOGO。各類籌備工作在裴偉民與周益文等人員的推進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歷經近四年時間,細溫慢煲的常州龍城粥會,就要揭開其神秘的面紗,很快就可以公開亮相龍城。這足可以告慰陸先生、和丁將軍的囑咐了。

「粥會原稱為粥廠,最早起源於清代,那時候的粥會有官方的,也有民間自發約集的,目的就是文人墨客聚集在一起,作公益為窮人募捐施粥賑災。粥會轉型成為文人雅集,則始於1924年,由吳稚暉等人在滬上,創立了上海粥會,成員多為文壇巨擘、及政界名宿,包括孫中山、陳立夫,以及後來的梅蘭芳等人。聚會時以喝粥來增添雅致。隨著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特別是國共兩黨關係的改善,粥會的形式又開始在大陸流行,許多城市模仿臺北的形式,成立了粥會。現在吳稚暉的家鄉,也有了自己真正的粥會,我相信,龍城粥會應該是一個適應時代、追趕文化、具備品位、心存善意的情雅團體」。

粥翁陸炳文今日晨起溫讀鴻文,江南少校兩年前寫的《龍城粥會的始煲初煮》,重新回味了龍城粥會成立當天的粥香餘韻,2017年11月1日在江蘇京東農業南湖度假養生農莊,由常州公益助學聯合會承辦的“2017海峽兩岸和諧文化協進會暨常州龍城粥會雅集”,常州市台辦主任于卓人,以一首“紫氣東來第一峰、洞天福地印心同、弦歌兩岸圖新景、血脈深深喜相逢”,七絕拉開此次雅集序幕。雅集首先由龍城粥會會長周澤清以同執一支筆,同喝一碗粥,共進兩岸和諧,增加常台文化交流致歡迎詞後,再請原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張躍,以6年前和吳稚老學術紀念結緣開始,講述了和全球粥會陸炳文之間的緣分,至剛召開的19大,習總書記說到兩岸關係,尤其是需要兩岸人民的心靈契合,才能真正的和平統一,更需要發揮民間組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