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粥友為弘揚陀螺精神合以攝影美術文創作品銓釋
更新时间:2018-03-15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台灣粥友為弘揚陀螺精神合以攝影美術文創作品銓釋
陸博士還指出:文化人士雅集粥會史事上,這一天記載著6段文字,都是關於臺北粥會倡複人、第一任會長狄膺的軼事」。根據陸博士編印的《明天的粥會:粥集在台五十周年紀念專輯》(粥文叢刊065,2005年10月出版),其中單元<細說前塵:粥會大事述略>,事關重大的粥史條載如下:
1、1959年3月15日,狄膺具名,首次在新店碧廬雅集,當代書聖于右任為 “碧廬”題匾;2、1964年3月15日,狄膺逝世,享年70,安葬於新竹青草湖畔;3、1967年3月15日,狄膺逝世三周年,臺北粥會與中國書法學會合辦,“狄膺遺墨展覽會”,以茲紀念;4、1978年3月15日,粥集放映狄膺恩師、粥會精神導師吳稚暉紀錄片,“山高水長”電影;5、2002年3月15日,臺北粥友第518次約集,粥賢狄膺逝世紀念粥會;6、2004年3月15日,粥會與傳記文學雜誌社合辦,狄膺逝世40周年紀念座談會,“得如此便過得去”,陸炳文發起並主持。
“得如此便過得去”。陸博士補充說:這一句話乃狄膺座右銘,意味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再想回頭去觀望和回想,全都無濟於事,只會蹉跎歲月,只有昂首前行,設定正確方向,才有未來可言。像個陀螺一樣,歪斜了需直立,打趴了需站起,公轉可能暫停,自轉堅持不止;假使陀螺一直轉動永不停止,那說明主人翁是在睡夢中,如果它會暫時停下來,則表示仍然清醒于現實中。旋即我得自況詩,作《詠陀螺》造句:「旋轉之中迸激情,雙重力量找平衡。地心吸引依然在,朝著未來昂首行」。
事情就有這麼湊巧,日前粥友唐健風邀往桃園大溪,參加春郊遊景到了中正公園,大型銅雕陀螺地標近在咫尺,陸炳文見狀示意同行者留影存念。眾所皆知,大溪素有陀螺的故鄉之稱,為昔日木藝匠師子女們的童玩之地,如今這一個中國特色場景:陀螺廣場,顯而易見依舊存在,“童趣打陀螺”畫面,如同粥友陳銀河近作,充滿了盎然古趣歷史感。
據瞭解,大溪保有一項特殊的民俗體育,就是抽打陀螺,當地人幾乎從小到大都抽陀螺,福仁宮一代陀螺王所展示的陀螺,大的可重達120台斤,打陀螺用的麻繩,比大拇指還要粗;在這裡打陀螺,自興起至今歲,有300多年光景了,近年配合旅遊重鎮的發展與觀光,特地舉辦華人世界猶少見的大溪陀螺節,每屆節日慶典活動,必有抽陀螺項目,比賽場面盛大,而且熱鬧非凡,榮獲第一名者被封“陀螺王”。
“閒話家常.笑談古今”,誠為吳稚暉立下的粥會旨趣,因此談古之後,仍待說今日事。自喻成了陀螺的陸博士,明天開始又要為目標,“心靈契合.文化融合”,勤走兩岸各地交流交融,依時間序排定如次:3月16日飛去長樂,20日轉往深圳,23改飛上海,26日返回臺北,27日出席新北粥會的文人雅集,29日參加阿金文創的午茶沙龍,30日再去澳門,31日進廣東中山,4月2日飛到西安,6日才會回台。粥翁的行程滿檔,僕僕風塵,戀戀不捨,這樣的忙碌投入,無怪乎今會坦承:「我正慢慢覺得,真的好像一個陀螺;人不就像個陀螺,擦肩過的人越多、經歷過的事越多,自己轉得越灑脫,甚至越起勁,而越轉越快,久已不能自己了」。
有人就像陀螺一樣,每天忙碌著直打轉,所有日常事務皆親力親為,搞得暈頭轉向,就怕習慣性養成後,無法控制旋轉的慣性,反而錯過了自身調養生息,以致喪失了寶貴的生財工具,殊不知,這種陀螺與另類迴旋 有著異趣同工之趣,既要適應天旋地轉,又要暫停自得其樂,經常周而復始,永保自強不息。
粥友王嫚對於陀螺的認知,就此與眾不同地表現在,一件金工創意作品上,用一個平板線條,透過適度錘打敲擊,迴旋出美麗的曲線,將直來直往直線概念,應用到回轉空間盤旋,有利於打結的脫困,隠喻空轉與無裡頭旋轉,根本無濟於事,簡直於事無補,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倒是預留迴旋空間,其間的妙用不可言傳,操作重點在立足,要平衡方能運轉,巧妙之道得輕重有別,使力之人亦要不偏不倚。陸炳文說是幫王嫚銓釋,實際上也在替自己解嘲。
末了陸博士舉王嫚為例,迴旋即螺旋系列另有一隻,同為金工中開發的創意,與基礎訓練及多媒材運用發展,在地文化融入作品的研究成果,此一文創物件竟成了類陀螺品目,突出台灣粥友為弘揚陀螺精神,合力以攝影美術文創成品銓釋理念,起到了觸類旁通的良好成效與實証,在此必須面向全球172處的粥友,特別加以表揚並致上謝意和敬意。
[粥會新聞中心3月15日臺北訊]今天3月15日,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對記者說:全球粥友人才濟濟多士,各種專長的藝術家輩出,昨日一時之間找不到相關圖片,搭配文字發布粥會新聞,便分別用電話與萊茵(LINE),跟三位粥友藝術家連絡,包括臺北的唐健風、高雄的陳銀河、新北的王嫚等,結果是要什麼有什麼,個人除了表示感謝之外,也再次突顯具有94年歷史,在臺復會也超過60年的粥集文會,談笑皆鴻儒,往來無白丁。
陸博士還指出:文化人士雅集粥會史事上,這一天記載著6段文字,都是關於臺北粥會倡複人、第一任會長狄膺的軼事」。根據陸博士編印的《明天的粥會:粥集在台五十周年紀念專輯》(粥文叢刊065,2005年10月出版),其中單元<細說前塵:粥會大事述略>,事關重大的粥史條載如下:
1、1959年3月15日,狄膺具名,首次在新店碧廬雅集,當代書聖于右任為 “碧廬”題匾;2、1964年3月15日,狄膺逝世,享年70,安葬於新竹青草湖畔;3、1967年3月15日,狄膺逝世三周年,臺北粥會與中國書法學會合辦,“狄膺遺墨展覽會”,以茲紀念;4、1978年3月15日,粥集放映狄膺恩師、粥會精神導師吳稚暉紀錄片,“山高水長”電影;5、2002年3月15日,臺北粥友第518次約集,粥賢狄膺逝世紀念粥會;6、2004年3月15日,粥會與傳記文學雜誌社合辦,狄膺逝世40周年紀念座談會,“得如此便過得去”,陸炳文發起並主持。
“得如此便過得去”。陸博士補充說:這一句話乃狄膺座右銘,意味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再想回頭去觀望和回想,全都無濟於事,只會蹉跎歲月,只有昂首前行,設定正確方向,才有未來可言。像個陀螺一樣,歪斜了需直立,打趴了需站起,公轉可能暫停,自轉堅持不止;假使陀螺一直轉動永不停止,那說明主人翁是在睡夢中,如果它會暫時停下來,則表示仍然清醒于現實中。旋即我得自況詩,作《詠陀螺》造句:「旋轉之中迸激情,雙重力量找平衡。地心吸引依然在,朝著未來昂首行」。
事情就有這麼湊巧,日前粥友唐健風邀往桃園大溪,參加春郊遊景到了中正公園,大型銅雕陀螺地標近在咫尺,陸炳文見狀示意同行者留影存念。眾所皆知,大溪素有陀螺的故鄉之稱,為昔日木藝匠師子女們的童玩之地,如今這一個中國特色場景:陀螺廣場,顯而易見依舊存在,“童趣打陀螺”畫面,如同粥友陳銀河近作,充滿了盎然古趣歷史感。
據瞭解,大溪保有一項特殊的民俗體育,就是抽打陀螺,當地人幾乎從小到大都抽陀螺,福仁宮一代陀螺王所展示的陀螺,大的可重達120台斤,打陀螺用的麻繩,比大拇指還要粗;在這裡打陀螺,自興起至今歲,有300多年光景了,近年配合旅遊重鎮的發展與觀光,特地舉辦華人世界猶少見的大溪陀螺節,每屆節日慶典活動,必有抽陀螺項目,比賽場面盛大,而且熱鬧非凡,榮獲第一名者被封“陀螺王”。
“閒話家常.笑談古今”,誠為吳稚暉立下的粥會旨趣,因此談古之後,仍待說今日事。自喻成了陀螺的陸博士,明天開始又要為目標,“心靈契合.文化融合”,勤走兩岸各地交流交融,依時間序排定如次:3月16日飛去長樂,20日轉往深圳,23改飛上海,26日返回臺北,27日出席新北粥會的文人雅集,29日參加阿金文創的午茶沙龍,30日再去澳門,31日進廣東中山,4月2日飛到西安,6日才會回台。粥翁的行程滿檔,僕僕風塵,戀戀不捨,這樣的忙碌投入,無怪乎今會坦承:「我正慢慢覺得,真的好像一個陀螺;人不就像個陀螺,擦肩過的人越多、經歷過的事越多,自己轉得越灑脫,甚至越起勁,而越轉越快,久已不能自己了」。
有人就像陀螺一樣,每天忙碌著直打轉,所有日常事務皆親力親為,搞得暈頭轉向,就怕習慣性養成後,無法控制旋轉的慣性,反而錯過了自身調養生息,以致喪失了寶貴的生財工具,殊不知,這種陀螺與另類迴旋 有著異趣同工之趣,既要適應天旋地轉,又要暫停自得其樂,經常周而復始,永保自強不息。
粥友王嫚對於陀螺的認知,就此與眾不同地表現在,一件金工創意作品上,用一個平板線條,透過適度錘打敲擊,迴旋出美麗的曲線,將直來直往直線概念,應用到回轉空間盤旋,有利於打結的脫困,隠喻空轉與無裡頭旋轉,根本無濟於事,簡直於事無補,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倒是預留迴旋空間,其間的妙用不可言傳,操作重點在立足,要平衡方能運轉,巧妙之道得輕重有別,使力之人亦要不偏不倚。陸炳文說是幫王嫚銓釋,實際上也在替自己解嘲。
末了陸博士舉王嫚為例,迴旋即螺旋系列另有一隻,同為金工中開發的創意,與基礎訓練及多媒材運用發展,在地文化融入作品的研究成果,此一文創物件竟成了類陀螺品目,突出台灣粥友為弘揚陀螺精神,合力以攝影美術文創成品銓釋理念,起到了觸類旁通的良好成效與實証,在此必須面向全球172處的粥友,特別加以表揚並致上謝意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