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畫家粥友首赴澳門中山采風寫生集體創作成果豐碩
高屏畫家粥友首赴澳門中山采風寫生集體創作成果豐碩
[粥會新聞中心1月30日澳門訊]今天30號一早,高雄中華粥會會長陳銀河,分以電話與LINE向粥翁陸炳文匯報,集體創作的澳門及中山采風寫生畫作36件,近日再經潤色完稿付裱後,即可寄到“華合辦”交卷而圓滿,陸炳文誇獎成果豐碩,勉勵再接再厲。高雄屏東一帶八位粥友中的陳炎良,也轉達畫家們的謝意說:謝謝陸總會長精心安排兩岸和諧之旅,並由丁上將一起帶領很順利完成走中山、拜媽祖采風之旅;亦感謝吳董事長和胡董事們,盛情接待及專人陪伴參觀;祝福大家平安健康!期待再相會,珍重再見!洪文良粥友則表示:中山革命創民國,媽祖護民康太平,引粥賢于右任題識「中原萬裡悲笳,南來淚灑黃花。開國人豪禮罷,采香盈把,高呼萬歲中華」,作畫《澳門中山采風之旅有感》。
再者,日前電子媒體諸如華人頭條網、中華文化,全球粥會微信公眾號,粥會總會微信公眾號,媽祖俗信微信公眾號等即時新聞,連日分別以〈粥翁:過去粥廠施粥賑災扶貧,今日粥會舍粥輸困解難〉、〈馬英九首度登太平島兩周年已說明和平倡議推動的要義〉、〈兩岸同行三年參拜了第302座(次)澳門路環村天后廟〉為標題,披露了粥會的活動資訊後,北京粥友寶世華率先回應:“隨時片刻,肝膽相照。古井深奧,,惠汲同胞。良苦耘田,日月躬勞。不渝不移,拓路迢迢。鐘鳴粥鼎,吾輩齊熬”。東方鶴讚嘆稱:“美好遠景,步步為營,愛與希望,一路同行”。弘農楊氏亦謂:“端粥會青瓷碗,喝中華大鍋粥!追隨粥翁,效力一中!”
「今天元月28號,想起兩年前的今天,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首度登上太平島至今兩周年,當時他發表了“南海和平倡議”路線圖,且說明了大力推動太平島和平用途的要義,我卻主張臺灣必須用比以往更大的力度、更加具體的措施來與中國大陸合作開發南海諸島,首先就強力要求如今島內執政當局,立即恢復承認早已存在兩岸的“九二共識”事實,認同中華文化一中的現實意涵」。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中華共促海峽兩岸社會融合團體聯合辦公室負責人陸炳文博士,接著說。
「我們粥會這個民間文化人士雅集,粥友原本只關心國事,94年來並不太關注政事,有如弱冠之年的粥賢于右任,過去擔任陜西三原粥廠廠長,施粥只負責賑災扶貧,而今時代不同了,環境也非同小可,所以我們言舍粥做善事,需要順應時事改弦更張,為臺灣同胞設法輸困、替臺灣當局設局解難,而後者換句話說,要奉勸民進黨回頭是岸,唯有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徹底解決執政的困境與難題!」
日前粥翁在澳門和廣東中山市,偕兩岸三地31位有志一同者,完成了“同拜媽祖廟、同行中山路”大行動,又對記者說:「這一趟和諧之旅169澳門中山行,雖為今年兩岸和諧文化交流使者、及和諧文化交流小天使的第一梯次活動,卻是兩岸粥友同行三年多以來,參拜天后宮的第300、301、302座(次)媽祖宮廟,依序為中山集益廟群中的崖口村天后宮,澳門的氹仔天后宮、和路環村天后廟,分向主祀的海上和平女神,祈求保庇國家和平統一、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此乃充滿希望的四大特色之一」。
陸博士還指出:此行特色之二:「連續3天以來,我們同行中山路,有兩處新發現即兩大驚喜,除了到中山市的孫中山紀念館,用“華合辦”與粥會前身世界社扶道人孫中山文化研究中心名義,向孫中山銅像獻花致敬,參觀翠亨村故居,在中山市停車場後方山坡上,同行者意外找到了一口水井,系中山先生七八歲開始,先和姐姐孫妙茜兩人抬水回家,十歲時已能自己挑水回去,供熬粥、煮飯、茶水之用;據地方文史志載,這水井是國父童年每天必到的地方。另在參訪于右任題匾的澳門國父紀念館之後,再赴對街緊鄰的盧廉若公園參觀,頭一回找到文獻中出現的一張舊圖照,注記為孫大總統蒞澳駐節家園的留紀,民國元(1912)年5月20日盧氏怡若志於娛園」。
至於特色之三,陸炳文興奮地謂:「最近經過100天的規劃、設計、製作成功的,“粥碗瓢盤”一套,三件用來啜粥的青瓷大碗公、捏瓢、磁片組成,由“華合辦”敬贈、“全粥總”監製,德化萬旗粥會榮譽出品,第一套就請我們的大家長丁之發上將,代表大家送給活動合辦單位居首功之澳門會展中心吳福董事長,受贈儀式上吳董事長強調:用大碗來喝粥,有如歡喜彌勒佛,大肚能容大量,手持瓢羹湯匙,配上盤中小菜,快樂似(賽)神仙,這也表示大家一鍋粥,共鍋和諧粥文化,魅力無法擋,和平統一大趨勢,同樣無法擋」。
講到特色之四,根據記者向陸博士瞭解,此次兩岸三地參與者,成員不分男女老少,性別上男性16人、女性15人,年齡從老年人5位、中生代18位、青年人3位、到青少年5位;地域不分東南西北,有來自臺灣的最多共18人、澳門8人、廣東5人,彼此專長專業不盡相同,有擅于繪畫或書法的知名書畫家,更有長於各種才藝的小朋友,大家彙集目的也不完全一樣,有的專程來澳粵兩地采風寫生,更多的人是為深化文化藝術交流,共促彼此心靈契合、兩岸社會融合而來。
臘八後四日的今天,粥翁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一句話概括:「我們共同的出發點還在於,擴大影響臺灣同胞一致追求,青花瓷的粥碗由粥友自己造,國人的前途亦當自己打造,通過兩岸關係向前不斷發展,都能突破政治困境,共識心靈得以契合,同時社會得以融合,向上提升到輸困解難,非但不必害怕一國兩制,尤應期待早日和平一統,人們過上更穩定的生活,有更加美好的未來,歷史機遇所帶來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有絕佳的大願景」。
日前,寶世華已得知陸炳文心事,感賦《七律 丁酉臘八乘熱啜粥》,句雲:「粥拜炎黃亙古饈,蒸蒸熱海遍洋洲。青瓷煮米成風氣,細碗精熬敬眾酬。駟馬一言銘九鼎,唯圖兩制統千秋。今泓慶喜龍多助,高舉旌旗斬浪頭」。昨天,無巧不成書,陸博士攜眾同道重邀中山市,親歷中山先生童年取水井,又在崖口村即與翠亨村為鄰的,孫母楊氏故里南朗鎮保留田,獲贈南朗生態紅米及香米各一包,正好可以在明天帶回臺灣,米水交融熬成一鍋太平粥,權充掌鍋兼捏瓢人,把粥盛入青花瓷碗,敬酬全球四大洲172個文人雅集粥友,當中包含籌備中最新的廣州中華粥會,鄭重委託番禺友人負起組建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