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南方週末記者電話臺灣姓氏學者譜牒專家陸炳文訪談實錄

南方週末記者電話臺灣姓氏學者譜牒專家陸炳文訪談實錄

更新时间:2017-12-15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南方週末記者電話臺灣姓氏學者譜牒專家陸炳文訪談實錄

2017年12月15日,大陸<南方週末>記者譚暢,用電話與微信語音同臺灣姓氏學者、譜牒專家、臺灣閩台同名同村交流中心主任、台澎金馬地區大陸各省市旅台宗親鄉親聯誼總會、海峽兩岸陸氏宗親聯誼會名譽會長、中華共促海峽兩岸社會融合團體臺北聯合辦公室(華合辦)負責人、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細聊,針對兩岸族譜對接的一些經驗及看法,隔海成功進行訪談約一小時,主要是想報導一下,從事編修族譜中的有趣故事,以下是陸總受訪談話實錄紀要---

1問、記者譚暢:先瞭解一下,您第一次來大陸尋根探源,是什麼時候?走了哪些地方?
1答、受訪者陸炳文:是我61歲的時候,2002年4月3日,即中國傳統的清明節、民族掃墓節前夕,首次踏上大陸故土,距離我6歲離開老家福建,整整55個年頭了,當時懷著近鄉情怯之心,從桃園坐飛機,經香港轉往上海,改搭中巴去江蘇無錫,再搭機飛福建福州,換車直奔泉州,然後飛到北京,親歷5個地方,全程共12天,始返回臺北,是為尋根探源、返籍尋譜之旅,旨在追尋民族祖根、探索陸氏姓源行腳,迄至今歲12月7日,最近一次和諧之旅歸來,前後來回已經超過200次,回想大陸上這15年間,各方面的變化挺大、挺有長足的進步,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2問、譚:從您第一次來大陸到現在,大陸對於兩岸共修族譜的態度、認識發生了哪些變化?

2答、陸: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演講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認為中華民族復興的目標,乃將我國固有的文化,從根本恢復起來,其方法歸納有二:是「能知」與「合群」;「能知」是要知道民族的危險,我們必須承認,過去大搞文革,誣指中華文化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文化」,誣賴「族譜為封建產物,修譜為反動勢力」,似乎是有偏差、很危險的認知,然而現在卻完全改觀了,雖說官方仍未公開鼓勵家家有譜,但已不反對民間各姓人家自行修譜,近年也默許兩岸同胞合作,一起來協修同宗的族譜,這種態度上的大轉變,實在就是我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具體表現,亦即中山先生所主張「合群」,希望「擴大家族之愛,為國族之愛」的團結實現。

3問、譚:您協修過100多家各姓族譜,能否分享其中最複雜、最難忘的一次經歷?
3答、陸:關於各姓族譜在臺灣的情形,起起落落的過去較之大陸,老實說也好不到那裡,全台的姓氏譜牒流離失所,自日據時代大量流落到國外,超過一百年來的淪喪,到了這一代的臺灣人,幾乎都不以為意,多數人莫不關心,很少有人會想辦法去彌補,有鑑於此的危險,我在痛心之餘、大聲疾呼之外,便在三、四十年前,主持的華視源遠流長電視節目、中廣中國姓氏源流廣播節目中,發起尋根探源、返籍尋譜運動,可惜當時兩岸壁壘分明,尚且處在互不往來階段,因而成效不大,成果並不彰顯。幸運的是兩岸開始交流這三十年來,尤其是我可以登陸的這15年間,有了轉機更有了若干成績。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基隆大岞村的張家。那是2014年6月15日,我以臺灣閩台同名同村交流中心主任名義,在第六屆海峽論壇大會開幕前,在福建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先生,單獨作15分鐘的工作彙報,還指著身旁的大岞村村長張細山、及展版中的新修張氏族譜簡單介紹:
「1950年前後,泉州崇武的大岞村民,有10戶壯丁到臺灣當兵,投靠反共救國軍王盛傳部,陸續又有84戶遷徙入台,聚居在今基隆市中正區中船裡,舊名窟子底音不雅,自成村落不忘祖地,便叫做大岞村,村民1000多也全姓張。
歷史原因造成兩岸阻隔,六十多年前近百回不了福建的張姓人家、出海捕漁的大岞漁民,乍來初到基隆窟子底,建立了兩岸同宗同名的大岞村,如今在台已繁衍至第四代,張細山仍然時刻心系原籍,上世紀80年代初期,才得以返籍尋譜對接說:『家譜令我們同宗同鄉對接,家鄉讓我們愈看愈上勁頭,鄉親使我們越走越感親切』」。

4問、譚:兩岸族譜對接、共修族譜時,有哪些學問?有哪些問題要尤為注意?
4答、陸:族譜就是記述宗親譜系的專書,換句話說,紀錄由血緣所結合之人際關係的書,既有專業性又有專屬性,所以對接、共修族譜時,就必須本族本姓的人、跟姓氏學者、譜牒專家充分合作,始克完成符合實際者,並沒有什麼大學問,卻也不能偏聽偏信,總得把握住七個原則:一、確認列祖列宗,二、加深血緣觀念,三、關愛垂諸萬世,四、榮光揚名立萬,五、確立族親體制,六、貫徹族人教化,七、促進宗族團結。
至於對接、共修族譜大工程,進行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至少有下列數端尤須留意,包括:序文及後跋、凡例即體例、目錄即目次、世系與世表、昭穆與輩序、源流與宗支、誥敕與像贊、別傳與墓誌、祠堂與祠記、家規與宗約、家訓與家風、義田與義莊、墓紀與墓圖、藝文與著作、宗親交流聯歡活動圖文等。
族譜編修的最大的意義在於:讓後代子孫尋根溯源,慎終追遠的宗法依據,是有利於直觀兩岸譜牒發展史、及宗親文化交流活動沿革,有助於「擴大宗族團結、而為國族團結」(孫中山語),有益於加強民族認同、促進和平統一的定海神針。

5問、譚:就您瞭解,是不是所有對接族譜的願望,都能進行下去,有沒有對接工作中斷的情況發生?
5答、陸:說到兩岸對接族譜、共修族譜的願望,我始終堅持一個信念,宗法全是古代遺留下來的,誠為宗親共同修撰的核心,在眾多族規家訓、家法禮教中,普遍存在具有正能量的條規,例如弘農《楊氏族譜》以清白家風,作為楊家規距足為典範,可是也有些他姓的譜離經叛道,不合時宜之處仍所在多有,實不足取而必須修掉,辯證取捨、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劣思想,承繼積極正能量,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才符合時代及社會的雙重需要。
若是言及合作編修的期望,我提出一個經驗交流法則,編纂修訂各姓族譜,是千秋事業、萬代足式,不容太過主觀而生偏差。由於各方累積資料來源不一,如同其他史籍一樣有其局限性,比方:假託始祖、牽強附會,對先人粉飾美化,言過其實,而於劣跡罪行,明加掩避隱諱等等,當然另在少數譜中,也發現古人曾予以尖銳揭露,其間取捨拿捏之間,全是一門學問和專業,全靠客觀認定和入譜,何況譜寫內容包羅萬象,不完全是一家一姓的事,而是共策共行的大功德,必要以本家本族耆老為主體,再結合專家學者協助下完成,力求翔實,當屬確論。
正是由於我們有此一堅持、及其他一些客觀因素存在,諸如據以按圖索驥的重要線索,從血緣上尋根探源的第二條線索:堂號與郡望,由於今日地名的一改再改,所產生今古地名對照,經常失去准據的結果,情況嚴重到難以想像,造成對接工作中斷,在所難免,早已無法挽回補救,殊感遺憾。

6問、譚:臺灣陸氏在今年9月間組團,首次與大陸第50大的陸姓,展開海峽兩岸大規模宗親文化交流,這次活動是如何促成的?
6答、陸:“唐山過臺灣”,這是臺灣老一輩的人,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訴說自己祖先來台開基的史實,留給我的印象很深,影響我的志趣很大。因此這幾十年以來,我從最早的姓氏尋根家族組建,為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充當後盾,抑或中期主政旅台宗親鄉親聯誼組織,效勞大陸各省市在台同宗同鄉,到晚近設置閩台同名同村交流中心,替兩岸各地各姓人家服務,我常在夜深人靜時,捫心自問,又對本姓陸家做出過什麼貢獻?
說真的實在很少很慚愧,這是促使海內外陸姓宗親,首回在吉林白城市通榆縣陸家村召開懇親大會、同時成立海峽兩岸陸氏宗親聯誼會的造因,而近因則是我受聘為吉林建築大學書法學院顧問、客座教授,跟我同行開展和諧粥文化交流,20多位來自各地的書法藝術同道,其中有三分之一竟然姓陸或適陸(嫁給陸先生的女士),所以自然而然形成的組合,另類心靈契合的永恆結晶。

7問、譚:再過半個月,我們就要送走2017年,迎來新的2018年,在這歲末年初之際,您可有什麼想法?又有什麼要對<南方週末>讀者說的嗎?
7答、陸:我還記得,2015年6月15日,第七屆海峽論壇同名村分論壇,在福建廈門院前社舉行同名村心連心座談會,由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先生躬親主持,我被安排最後發言作小結指出:「俞主席,您去年剴切告訴我們,“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成團”,這話延續著中華兒女,割捨不斷的血脈親情、和對故土永恆的眷戀之情。俗話說,親不親,故鄉土,土親人更親。今年我就如此帶來了,收集兩岸九地的泥土,這九坨泥巴合在一塊,代表兩岸一家親,祝願兩岸一家人,共同抒寫美好的未來,也充滿了無限的希望」。今天,我願意把這句話寫下來,提前向<南方週末>讀者,辭舊歲,賀新年,順祝大家稱心如意!闔家平安喜樂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