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多麼平常的一碗粥原來也有那麼悠久的歷史文化!

多麼平常的一碗粥原來也有那麼悠久的歷史文化!

更新时间:2017-03-18 来源: 发布:邵隆美 浏览:

多麼平常的一碗粥原來也有那麼悠久的歷史文化!


[粥會新聞中心3月18日臺北訊]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會長陸炳文,前晚11時許甫返抵臺灣,就受到大陸各地粥友的爭相邀請,再為4月1至10日陝西和福建行作準備,此行主要目的非常明確,完全在於參加盛典開幕式並講話,此即:和諧粥文化初祖黃帝紀元5010年、西元2017年第十屆(丁酉)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海峽兩岸名家書畫展,以及粥會前身世界社從歐洲大陸回歸祖國110周年紀念活動,所環抱著的主角都是黃帝及其子孫,所環繞著的主題也全為粥及其和諧文化。

昨天3月17日夜,全球粥會在臺核心幹部會議之後,陸總會長套用他的秘書陳豪微信,於朋友圈裏轉傳一文〈陸炳文:粥會這裏並不賣粥 粥友雅集不只啜粥〉,所加注小標「平常的一碗粥,原來也有那麼悠久的歷史文化!」為題,向記者鄭重表示,別看這一小碗粥,似乎很稀鬆平常,但是悠久的歷史,點出中國人吃粥,要比吃飯來得早,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則典出《啜粥聲聞》,始自“粥(周)”王朝。

陸炳文依據證說話:粥的歷史比飯更早,因在甑出現之前的鬲(圖3,為召伯鬲)、釜型陶器,只能用來煮流質食物。流質的主要原料是穀米,那就是“粥”。因那時的主副食,即後世所謂的飯、菜尚未分開烹製,還是各種食料共煮一器的進食方式,故早期煮制的粥,很可能不是用單純的穀物原料;換言之,當時的粥極有可能是糜糊,各式各樣的菜粥、果粥、肉粥、魚粥等。

早在新石器時期的龍 山文化遺物、和半坡村遺址中,人們就發現了用於煮粥的工具---“蒂”。粥字本來寫作“鬻”,頗像龍山文化時期創制的陶器炊具“鬲”中,放米烹煮之狀。這充分說明了,我們的祖先遠在數千年以前,就已經開始懂得煮粥了,然而絕對不會只有2572年。

陸總會長特別針對日前,深圳粥友在雅集群組po文---〈中國人喝粥能否長壽?哈佛15年研究揭開秘密〉所稱:「中國人喝粥的歷史已至少有2572年,最早《周書》就有記載」。此一指證粥史時間長短,明顯是把事實給誤會了,依據清朝.鄧廷楨《雙研齋筆記》謂:「《韻會》引《說文》曰,黃帝初教民作糜;《藝文類聚》引《周書》曰,黃帝始烹穀為粥,其說相同」。由此我認為,《周書》所謂黃帝時代已有粥糜,並非粥糜產生於周朝,這也就是說,喝粥的歷史至少已有5000年。再者,我另行按照傳說,草萊生活的果腹,强烈主張黃帝的正妃---嫘祖西陵氏,才是粥的真正發明人,見諸南京學者金實秋主編《文人品粥》(上海遠東出版社2008年印行,頁34),書中拙作篇名〈美味好粥道〉,文首直言粥史至少5000年,其說亦相同。

歷來太平盛世,大家和諧“一鍋粥”,只是例行的雅集品賞,日常養生的怡情享受,但是到了戰亂、災荒非常時期,黎民百姓對粥的感受,其渴望要更加的殷切,不管天下再亂成“一鍋粥”,只要手裏捧著粥,心裏就踏實飽足。粥會掌鍋兼捏飄人陸炳文,撫今追昔難免有此感歎。

發生在我国歷史上,有一個關於粥的典故,皆知叫做《啜粥聲聞》,講的是“粥”王朝的周宣王時,某年天旱大鬧饑荒,某大臣(諒是西周師尹吉甫公)並未置身事外,在院子裏施粥賑災,使用鼎鑊熬粥供喝,全家老小加主僕幾百人,一起啜粥充饑,唏哩嘩啦的聲音很大,幾里外都能隱約聽到。

末了陸總會長指出:凡是遭遇到如此重大災荒,天子會下令煮粥賑濟災民,用一碗熱粥來安定民心,力保王朝江山於不墜,這確實是最務實、經濟、有效的辦法之一,啜粥聲響,此之謂也!兵荒馬亂之世,能大家“一鍋粥”,能有一碗粥吃,已是莫大幸福,別不當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