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姓氏源流汇编与百姓精神家园会聚 * 陆炳文
更新时间:2015-12-27 来源: 发布:站长 浏览:
「源•缘•圆」同音三字组合,是我早年在台湾文化部前身,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支持下,于台北汉声广播电台主持节目的名称,全年一共制播52集,带状性即52单元,旨趣寄存通过姓氏来源的汇编,了解由来已久台闽五缘的史实,重新汇集两岸同名同宗村对接的机制,希望来同圆会聚百姓精神家园华夏梦,一般咸信当时产生的成效堪称良好。
通常所谓“源”,指的就是姓氏来源、得姓始祖、始迁祖、开基祖的有关情况;而所谓“流”,则说的是家族迁徙、分支分流派衍情况。我们介绍这种姓事儿,是要使后世子孙知道,寻根溯源、世系流派,进一步知上下高低,明礼仪伦常,以承传先祖美德,做到尊前、爱祖、敬宗、睦族,此乃宗彦贤达之宿命,及姓氏学者之使命,均无可逃避与卸责。
我近日所写的“海峡同根•闽台一家”,这八亇字词正意涵着,自古闽台间血脉相连,两岸同宗史实俱在。古圣先贤有云:族同史,语同音,习同俗。所以这次我才会邀约了两岸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各姓氏的宗彦贤达,诸如来自北京的大陆权威姓氏专家袁义达博士等10几位,还请袁义达书写“请问贵姓”,这个中国人初见过面最常说的一句话。
他如郑州的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刘翔南,福州的福建省姓氏谱牒研究院院长黄可馨,泉州的福建万旗艺术中心主任谢文清,厦门海沧姓氏源流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良贤,地方文史工作者廖艺聪、聂小萍等人,2015年12月24、25日两天,分批利用平安夜和圣诞节假日,先后雅聚海沧旗发渔村、暖居客栈两处举行座谈粥会,曾共同深入研讨中华民族姓氏文化、各姓渊源、历史发展、与文化内涵,特别是突出闽台姓氏源流的追考,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找到民族认同共识,更共期同圆中国梦。
这个春秋大梦的溯源而上,又必须追忆到今(2015)年6月13日,在大陆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院前社,举行的第七届海峡论坛两岸同名村心连心交流座谈会,我以台湾首席代表名义,汇报作小结之后,敬向会议主持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先生,送上一包台闽混合泥土,彼此间混杂在一起,外观颜色很不一样,当面说明:「意味此一你侬我侬的泥巴,代表两岸同名同宗村乡亲,存有着密不可分的情谊」。
我尚且当众引喻指出:「原本这一包取土,来自闽台九个地方,现在混合成一块,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这让俞主席很感慨,当场作总结时强调:「同名村也是同根村、同心村,它饱含着同胞们的爱乡爱土之情,人亲土亲一家亲,也是在告诉后人,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会后,我就把这包泥土,洒在院前社同心果园里,希望能为园里这些果树,由同出一脉的两岸宗亲,共同种植的同心树供给营养。
当时现场有记者好奇地询问,为什么要选择从这九处取土呢?原来,两岸目前已经找到超过100对同名同宗村,其中,台湾大部分集中在中南部6个市县,有很大一部分人的祖先,原先是从厦门、漳州、泉州迁移过去的,正好这九个地方的代表性很足。我补充说:「大家本来就是不分彼此,合成一个和谐共同体,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命运共同体,两岸一家亲慢慢走向一家人」。
那么什么又是同名同宗村呢?我30多年前在台澎金马地区,公余之暇从事田野调查研究时,便发现有数以千计的“冠籍地名”、和“冠姓地名”,同名村即“冠籍地名”, 乃基于始迁祖地缘形成的聚落,同宗村就是“冠姓地名”,则系本于开基祖血缘造成的自然村,两者均已充分显示出,闽台两地同根同源同祖同亲,台湾与大陆的一体关系其来有自,两岸一家人绝非时人的政治语言,而是中华民族迁徙史中的关键一页,相传唐山过台湾史诗的重要篇章。
因此,无论开台祖宗族、抑或唐山祖氏族,历来皆十分重视其所来自,包括追寻姓氏源流,岁时祭拜祖先,期能报本返始,兼及慎终追远,各个族亲最具体的表现,端在家庙宗祠的“祭祀公业”上。过去台湾南北各地,很多这种“祭祀公业”,原为类似“轿班”之基金会、或者说庙宇的“红龟会”组织,可是到了日据时代要申报登记,被强迫归类之后,才有冠以“祭祀公业”,并简称“公业”的名称,由于各自拥有祭田,其功能如同明清两季,大陆上常见的各姓祠堂,世世俎豆馨香,代代敬天亲人。
一般言之,台湾的家庙组织与祭祖,二者均为源远而流长,影响深远的中华民族传统,无异于祖国大陆,一系相沿成习,一直历久常新。为了试图保存下来,进而传承固有文化,弘扬宗功祖德见真章,我早在大陆文革破四旧之际,便把长年投入田野调查工作所得,通过广播电视、以及报章杂志,乃至专门著作,加以切实有效执行反制。其间,有如在中国广播公司台湾各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开讲「中国姓氏源流」,汉声广播电台(即前军中电台)主持「姓、公关、危机感」文化单元,「国军莒光日电视教学:鲲岛探源」、中华电视台「源远流长」等先后主持「今天:古今姓氏趣谭」节目;尤以后者华视,久已在金门设有转播站,一衣带水之隔的对岸,厦门漳泉一带都能收视,相信大陆同胞必定有人,无意之中看过我的节目。
我在这一方面的主要论著,另有两本代表作传世,即使在台湾也算是创举,且为迄今硕果仅存的,那就是:1. 《台湾各姓祠堂巡礼》[民族文化丛书,陆炳文著,台北,台湾省政府新闻处印行,1988年初版]。2. 《金门宗祠大观》[文化资产论丛,陆炳文著,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助印,金门县政府印行,1991年初版]。相对来说,大陆类此相关著作,尚付之阙如,殊为可惜;直至日前,收到厦门廖艺聪君的新书《海沧姓氏源流》初稿,提及若干年前就拜读过《金门祖厝之旅》,那也是我的姓氏专书,并托人向下走求序。
有关海沧姓氏源流的材料,我得以先睹为快,个人心生三点感想,提出来供作者参考,亦藉此向方家请教。第一、传衍,即世系迁徙考古题;第二、链接,即两地对接老问题;第三、保留,即生存发展新课题。
第一、传衍,即世系迁徙考古题:依照书稿附录「海沧区各村社的家庙简表」,所列当地共计28个姓氏,若按姓氏人口排列序为:林、陈、李、周、邱、张、颜、黄、谢、王、叶、杨、苏、蔡、刘、吴、胡、柯、何、许、叶、庄、江、温、萧、卢、欧阳、薛。这和我编写《台湾各姓祠堂巡礼》时,据以1978年7月间统计资料,台湾区总数1,694个姓氏的前28大姓为准,依序是: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许、郑、谢、郭、洪、邱、曾、廖、赖、徐、周、叶、苏、庄、江、吕、何、罗。两者之中,十之七八相同,只是前后稍有异动而已,明显可见闽台两地,特别是厦门海沧与台湾,人口组成分子是如何接近!以上编排所采用的顺序,是台湾37年前百大姓的排序,若是采用最新2010年百大姓序列,比对结果情形竟然一模一样。
如果再拿2014年6月中旬,在第六届海峡论坛中,两岸12,000余出席人员,依姓氏多寡为序排下,名列前茅的28姓又为: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许、郑、谢、郭、洪、邱、曾、廖、赖、徐、周、叶、苏、庄、吕、江、何、萧。此与后者两相比较,更会发现一个惊人的数据,入列前28大姓当中,不但有27个一模一样,而且排序亦仅第25、26对调罢了,显而易见两岸人口集中在大姓,连横着《台湾通史》开宗明义讲:「台湾之族,闽粤之族也,中国之人矣」,久为不争的历史现实。
廖君在书的第一章第一节「海沧姓氏现况」里提到,海沧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口的大量涌入,外地姓氏的加入,极大地丰富了海沧原有的姓氏结构;据统计截止2007年底,全区常住人口106,251人,共390姓,其中千人以上,有24个姓氏,仍是海沧原住民之姓氏,其中万人以上,有林、陈两姓。由此可见,厦门海沧一地,前两姓为林和陈,与参加第六届海峡论坛,两岸人员前两姓陈、林,以及台湾地区前两大姓陈、林雷同,表示中国姓氏族群,集中于大姓现象,并非单纯属性区域,自有普遍存在事实。
我试举闽台两地、乃至于海峡两岸,彼此之间人口成分,较偏重于较大姓氏,比重亦如此相当为例,无非是为了强调现实,同文同种的中华民族组成分子,即使短暂由于政治介入原因,而隔着海峡分治了一甲子,依旧不改五千年来炎黄华胃本色,寻根问祖、尊前敬祖,同名(宗)村心连心活动,重新勾起“冠籍(姓)地名”的历史记忆,用来团结各姓宗亲、各地乡亲交心工作,就显得十分迫切需要了。
众所周知,考察台湾居民中的汉人,自始十之八九来源闽粤,渠等族谱姓源或宗祠沿革,十之六七又明白记载,祖先来自中土古光州固始;正巧就在上个月中,河南省固始县根亲书画展来台办理,我受邀到开幕式讲话,内容重点及赠送书法,皆有句云:「人亲土亲有如根亲密不可分」,基本上都是同一个意思、同样道理使然的结果。
当前两岸有识之士,急要完成的事情很多,我却始终强烈主张,舍闽台各姓宗祠其谁?好在此刻海沧引领风骚,这28姓构成140间左右的宗祠,很可以为传衍世系起到带动作用,让人们透过史上四、五次民族大迁徙,由闽南往上追溯到中原祖根,甚至华夏远祖的姓氏源流,往下则探索先祖渡过黑水沟,最近这三、五百年以来,冒险犯难远渡重洋过台湾,去屯垦海角一嵎安身立命,终于成为人间宝岛的移植路线,才是正本清源的命运共同体实践工作。
第二、链接,即两地对接老问题:以王氏家庙“世飨堂” 为例,讲出我愿助成连接的想法。这间宗祠具有几百年历史,位在闻名遐迩的白礁慈济祖宫边上,却因是台湾知名人士王金平故里在此而声名大噪。13号座谈会翌日,第七届海峡论坛闽台同名(同宗)村文化论坛,也就选在“世飨堂” 召开,我和袁义达兄(大陆知名姓氏谱牒学者、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姓氏工作委员会会长)共同主持,并由我代表不克前来的王金平学长(台湾省立师范大学53级数学系结业,高我一班,立法院现任院长),向主办单位颁发王学长题词“同根同源”墨宝一件。
此一文化论坛的用意,目的正是在引领台湾乡亲,走访同名村镇,探寻同室宗亲、拜谒共同先祖,对同名村的族谱,进行现场对接、互补、及必要的增修,以增进对福建祖籍地“同根同源”的认知。据白礁村王氏宗祠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王永欧透露:王金平稍早曾托胞兄王珠庆,带着儿子王峻邦、王峻良等,到过王氏家庙祭拜祖先,并把专程从台湾带来的王氏族谱、和亲笔所写“祖德千秋”匾额,送给白礁的宗祠高高挂起,该“世飨堂”座北朝南,始建于明朝甲午年间,历代均有大小修葺,最近一次修缮的资金,在台王氏派下已有分摊,由此推断高雄王姓家族,也是王导的后裔无疑了。
犹记得举行论坛当天,我率众约百号王氏宗亲、专家学者到达“世飨堂” 时,受到极为热烈的夹道欢呼掌声,夹杂着喧天锣鼓鞭炮声,烟雾弥漫里但见大红横幅字样,「台湾王金平院长祖籍地白礁王氏家庙」,现在有幸列为省级文物单位保护中。另悉,邻近尚且留下王氏宗祠一间,位置在海沧街道囷瑶村,则创建于更早的宋王朝。
之前的12月23日下午、及24日上午,我前往参观石塘谢氏家庙、和锦里林氏家庙等地方人文史迹单位,展开新一番之田野调查工作。调查后果然发现两桩新生事物:其一、谢氏家庙存藏一件台湾民进党前主席、行政院前院长谢长廷,亲笔写的中堂「宝树生辉亅,先前从未曝光过;其二、锦里村林姓属“唐九牧”八房林迈系。林迈任雷州刺史,由莆田迁居广东雷州,而林澹斋公安居锦里,故与天上圣母妈祖林默娘同世系,当地林姓地方父老始恍然大悟,林氏家庙附近自然形成的,妈祖俗信文化中心天后宫,其实就是另类的同名村落即同俗村,我统称之为冠俗信地名自然村。
第三、保留,即生存发展新课题:无可否认的残酷现状是,宗族国族团结表征之一的宗祠,各地实际上愈来愈少,关注或调研各姓家庙的人,各界也跟着愈来愈少,殊不知这不只是姓氏宗祠学的损失,更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而建设命运共同体产生损害。如何完备各地各姓族谱,重新充实内容,大要多具7项:1、姓氏起源,2、得姓始祖,3、迁徙分布,4、入闽播迁,5、迁台开基,6、郡望堂号,7、历史名人。也有的再附录,一些相关数据,有如世系、昭穆、图像、宗祠、宗亲联谊等,新编出版已刻不容缓。
又双管齐下,如何保留既有旧祠堂,同时注入祭祀典仪新生命,赋予祖德宗功时代新使命,已经演进为国人物质生活条件提高后,自然而然临界到精神文明层面,所演化成生存发展的新课题,何况还要为共建命运共同体设想,为共促国族完整统一筹谋。
本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关精神,开展了两岸同名(同宗)村文化交流等系列活动,经过三年的培育发展,已成为海峡论坛中的特色项目,成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的重要平台,获得海峡两岸社会人士的极大关注和支持,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去年6月在第六届海峡论坛上,俞正声主席首度明白指示“ 同名村活动要越办越好,两岸乡亲共同书写美好的未来” ;今年6月俞主席再次在第七届海峡论坛上昭示:同名同宗村里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现象,代表两岸同胞的亲情、血缘是谁都断不了,同名村必须要继续研究发展。
然而令人遗憾的事,逐渐显现出来一种偏差,目前需要合力实时导正,那就是同名村文化,绝对不能沦为某个活动办理单位的专利,也不可能是已经对接上宗亲乡亲的禁脔,更不容许由少数人或单位独占资源独享成果;文化遗产之所以持久弥坚、历久弥新,全赖民族文化大熔炉使然,就应该是全民共拥的资产,必为命运共同体共有的产业。我现在看起来,海沧区内各村社家庙简历,已初具条件站上新起跑点,只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势必会跑出领先群伦的好成绩来。
两岸知名专家学者在我的倡议下,将乐以闽台同名同宗村交流中心为平台,协助“共建海沧百姓的精神家园”为目标,针对海沧40多个原住民姓氏为研究对象,兼及渡台始迁祖如开台颜思齐,挖掘并整理各姓先辈乡贤的事迹,弘扬渠等的精神风范,为今人后世树立楷模;收集整理海沧裔孙迁徙台湾、海外各国的材料,促进海沧的侨台外联谊;收集、续编海沧各姓氏族谱,丰富海沧的祖地文化,助成重建百姓的精神文明家园。
下走作为姓氏谱牒祖厝研修的少数先行者,唯一遍访两岸及海内外的宗祠采风者,因而对此种家庙家园深感有所期待,矢志提供闽台同名同宗村交流中心当作平台,协助各地有志一同的文史工作者,整理并运用各个姓氏宗祠资料,协力推动两岸民间交往,和各领域信息交换合作,迈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开展,下接闽台“阿同”,中继粤赣移民,上溯中原根亲,终极炎黄二帝,强化亲同交谊,混化人文交融,浄化乡土交心,相期有益于成功同名(宗)村可持续発展,亦将有助于成就两岸统一和平大业。[2015年12月2日脱稿于台大书香园,27日修正完稿后正式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