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陆炳文两万言申论梁启超赞孙中山拜妈祖廿字联

陆炳文两万言申论梁启超赞孙中山拜妈祖廿字联

更新时间:2015-10-06 来源: 发布:站长 浏览:
一一从孙中山首次来台参拜妈祖庙看河洛俗信文化传播
[本文作者]
陆炳文(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台湾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理事主席、台湾妈祖俗信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全球中华粥会世界总会长、世界社扶道人孫中山文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中文摘要]
从115载前的1900年9月间,孙中山首次来台参拜过台北城内的妈祖庙这件事,岀现于梁启超稍后题赞的名联,有句:「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历数朝受封典,万古流芳」,不仅镌刻在天上圣母妈祖故里福建湄洲祖庙廊柱上,而且高挂在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莆田会馆正殿上,均不难看到河洛文化的无限魅力和扩散力。最初由発源地中原大地,先后六次随着民族大迁徙路线,经河南、江西、广东、福建等地,进而传衍渡海过化台湾,本土文化很快便融合其中,成就文化内涵核心的部分,此即民间信仰与河洛文化的交汇,自然形成具有台湾特色的俗信文化。
国民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当时对海神妈祖长驻台湾同胞心中,早已受到广大信众的普遍崇拜,也不得不令粤人基督徒为之折服;为了祈求妈祖庇佑革命成功,甚至虔诚走进庙里上香拜神,固然在台直接策划惠州起义,遥控郑士良义举仍不幸失败,但是这种出发点为博爱的政治理念:和平、奋斗、救中国,恰与和平女神的大爱精神相互契合,妈祖未几终能庇护孙中山,创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并在海峡两岸分治一甲子之后,神助同道正处于两岸关系和平発展的当下,造就共信迈入常态化关键点的重要契机。
[论文本文]
1-前言:台湾与大陆一体关系的最早论述
这一篇名为《从孙中山首次来台参拜妈祖庙看河洛俗信文化传播》的文章,严格来讲,它不能算作论文,因为可供参考的数据极少,它也不用手来写,而是我以实际行动、一步一脚印来见证,那一段近代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史料文字记载,党史国史迄未见片纸只字,却只借重台湾民间一首竹枝词的流传、及大陆多处出现另一副赞颂对联的传世,长久以来竟则铭刻在人们心版上,正有待更多的有心人去挖掘,有志一同来再从其他多个面向,找到中原河洛文化于台湾发皇的无远弗届,同时亦找出河洛俗信妈祖文化传播的无限魅力。
广受瞩目与好评的河洛文化学术研讨会,不论是冠以国际抑或海峡两岸,总归自2007年第七届在河南洛阳、2009年第九届在河南平顶山、2010年第十届在广东广州、2011年第十届在台湾台北、2012年第十一届在江西赣州、2014年第十二届在福建厦门,连续成功举办以来,这六次笔者都从未缺席,并曾先后提出过六篇论文,皆被安排上台当众发表心得,其中涵盖面不可谓不广,内容专业性亦不可谓不足,回想历来写作与发表过程,均不可谓不是轻松过关,唯独这次完全轻松不起来,因为孙中山拜妈祖这一件事,已然事关大局诚非同小可,势必大胆假设来小心求证。
特别是笔者早在30多年前,就率先在总统府国史馆召开的,台湾地方史志学术研讨会上,作专题演讲时提出全新观点,与讲题同名之《台湾与大陆的一体关系》,此乃相关议题在台的最初论述与公开辩证,揭橥了主张台湾应对大陆的承担和承诺,这种担当的直接诉诸学理及史实探讨,早早为反台独找到充分且必要的证据,由于洞察在一定意义上,台独就是要切割与大陆的一体关系,不再承认对大陆有所承担和承诺。
对此先见之明与洞烛机先,笔者当初竟敢迭次为文喊出「台独渐成慢性“台毒”」的示警呼吁,相对于近年还再三宣称,中国国民党把台湾光复了,重新又回归到祖国怀抱,岂能自失立场与原则,公然愿将台独纳为选项之一,已有120载历史的革命民主政党,及今沦落至此地步,犹不自知自省自觉,考察其败象渐露,根本的原因在此,本文不厌其详考据,真正理由亦复如此。
2-孙中山首次来台拜妈祖史实的考据特性
2-1-孙中山主义信仰领导革命实践性
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迄今中华民国在台湾仍尊他为国父,大陆习惯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我粥会前身世界社则奉他为扶道人;在1907年所立《世界社缘起及简章》中,开宗明义点出「读人类进化史,而察其归依鹄的之趋势,殆不外乎欲合人类全体为一团」。这里所谓「合人类全体为一团」乙语,时代用语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拿政治现实来说为「两岸命运共同体」,换句话说,与当年我用词遣字同义,实即「台湾与大陆的一体关系」。
这种一团一体关系在115年以前,又是何等的微妙而不可言喻。1900年9月间,孙中山首次来到清廷割让掉的台湾,寻求当时尚在日治时期的台湾人,大力支持祖国大陆的国民革命运动。在这次赴台湾策划惠州起义期间,他首以基督教徒身分,破例向佛道不分的俗信妈祖上香膜拜,祈求和平女神助以神力,祈求衪庇护革命成功。
孙中山领导革命,既有主义思想,又有民间信仰,继而努力去实践革命理想,再以香港为基地,就先后策划了6次起义,最终第10次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2000年封建帝制,1912年改元中华民国,把中国带进了新的世代,才会有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诞生,也才会有1949年新中国的建政,回溯我 孙公以粥会前身、世界社的扶道人,首赴台湾参拜妈祖庙,前后间隔恰好半个世纪。
今岁2015年,适逢孙中山逝世90周年、暨150岁诞辰双纪念,我台湾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台湾妈祖俗信文化研究中心、全球中华粥会世界总会、海峡两岸和谐文化研究中心等两岸社会团体,为赓续世界社扶道人遗志,以天下为公的博爱主义,完成和平、奋斗、兴中华志业,再鉴于中山思想与妈祖精神长相契合,乃结合和平女神妈祖大爱精神,及时推出「海峡两岸妈祖信众祈福行」、与「天下为公:两岸同行中山路、万众同拜妈祖庙、一心同圆中国梦」系列活动,来号召两岸同胞一致奋起,共同实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当天,我们齐赴台北国父纪念馆,在国军支援三军仪队司礼下,恭向孙公铜像,举行了活动的正式启动仪式,由各社团推派代表20余人,在我领头主祭下,先行敬献花圈,敬谨宣读了一篇祭告文。发表全文如下:「维中华民国一零四年、公元二零一五年三月十二日,适逢 国父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周年,三民主义忠实信徒陆炳文,谨肃颂文,致祭于台北国父纪念馆 孙公铜像前曰:
「溯我 孙公以中华粥会前身、世界社的扶道人,首赴台湾参拜妈祖庙,于今一百一十五年矣。其间 公所揭橥建国大纲,以天下为公、促进世界大同之博爱思想,与天上圣母、和平女神妈祖,拯溺救危之大爱精神,长相契合,指引国人与大陆同胞,以和平、奋斗、兴中华之共同目标,携手勇往迈进。不才炳文兢兢业业,谨与海内外世界社中华民国同志会、暨全球粥会同仁代表20余人,相互共勉,爰以诗联唱和,都50余首,共抒心声,予以弘扬中华文化,同播大汉天声,响应 孙公复兴中华之遗训,伏维 鉴詧。谨颂」。
以上这篇拙作《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暨首赴台湾祭拜妈祖115周年纪念祭告扶道人文》,我自己尚觉得相当满意,全篇充满了浓厚的感情,那是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无限钦佩之情,亦为对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途抱持无限乐观之情。祭告时所捧着的天上圣母金身像,这一尊由福建霞浦县松山天后圣母行宫、即妈祖娘家王氏故里赠送给我的圣像,誓言势必伴同两岸妈祖信众,计划在今年内秋祭天后大典、或孙中山诞辰纪念日之前,成功巡安海内外各指标型宫庙115座的心愿。
宣告活动拉开了序幕的同时,我还当众向现场采访记者表示:「中山先生之博爱、天下为公、和世界大同的建国理想,恰与和平女神妈祖的大爱精神,两者名实相副,而且完全契合,因此弘扬中华文化光大振兴之先声夺人,并共赴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顺天应人,敢为我先扶道人 孙公,忠诚告白兼以赞颂者也」。
我又深切体认到,举凡一种思想的宣扬、精神的弘扬,如同妈祖俗信文化的传播一样,均需要人多势众来推广,始有达成实践的可能性;因此妈祖崇奉在台湾流传很普及,数以千计的妈祖庙遍布全岛,岛内近1500万的台湾人信奉妈祖,每年的两组妈祖绕境活动,衪皆会吸引上百万人次参加,在台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正好提供了极佳的优势地位,共促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实践。
2-2-梁启超传世赞颂诗联得证真实性
孙中山首赴台湾祭拜妈祖的史事,有饮冰室主人梁启超联作为证:「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历数朝受封典,万古留芳」。另有《饮冰室全集》书中,收录“台湾竹枝词”诗作,其言及和平女神句云:「郎捶大鼓妾打锣,稽首天西妈祖婆。今生够受相思苦,乞取他生无折磨」。
后者,关于梁任公赞颂诗,我在初中求学时代,必读《饮冰室全集》,当然早留深刻印象。而前者,原先完全没有听说过,直至近年从事于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工作,稍后并成立中华妈祖俗信文化研究中心全心投入,才得以了解到此一赞颂联句的原委。
我最初得知此事,是在2000年4月26日的湄洲日报(海外版)上,登载署名柳滨的鸿文《湄洲妈祖庙的楹联》,文中直指:「在湄洲祖庙,还移刻梁启超先生,1900年为台湾妈祖庙题撰的一副楹联: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历数朝受封典,万古留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孙中山先生在台湾策划“惠州起义”,有一天,他与梁启超去拜谒天后宫妈祖,梁先生当场撰写了这副名联。此联气魄宏大,自然流畅,不愧为大手笔」。
同年5月13日的湄洲日报上,我又拜读了吴春永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灵溯湄洲妈祖在台湾》,内容略以:「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起事,正值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之后,孙中山在台湾策划“惠州起义”,与梁启超相遇,同拜天后宫。此时,这两位广东老乡,一个为“国民革命”而奔走,一个为“戍戌变法”而逋逃,立场不同,处境亦不同,但爱国爱乡之心则一。尤其在香火鼎盛、妈祖信仰热潮冲击之下,异地相逢,倍感亲切。梁氏欣然挥毫,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护海之神”——妈祖,题一联语云:“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历数朝受封典,万古留芳”。写得恰到好处,不歌而歌,对妈祖信仰在台湾传播的史迹,又添一佳话」。
直觉观察柳、吴二文中,所列举的事证俱在,惟对孙、梁二氏「相遇,同拜」乙语存疑,旋经设法多方查证,果然发觉时地与事实颇有出入,其中至少有3点必须加以澄清。
其一、孙中山确曾来过台湾,前后25年间共4次:首次莅台是1900年,来策划惠州起义,可惜功败垂成;第二次是1913 年,讨袁之役失利后;第三次则是 1918 年,广东革命失败。以上这3次停留的天数都不等,只有那1924年,最后一次赴台,船是进到了基隆港,人却因故未能上岸。当然4次中以首次最为重要,当年9月25日,中山先生化名“吴仲”乘“台南丸” ,独自从日本前来台湾,在日本友人山田良政建议下,争取到驻台总督儿玉源太郎的协助,抵台时在10月8日,即驱车赴台北住处,坐镇指挥惠州起义。
这次义举虽然不幸失败,却也取得了活捉清将杜凤梧、缴获洋枪七百多支、子弹五万多发的胜利,冲击了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但正当此时,日本政局发生关键性变化,继任首相的伊藤博文立场迥异,不再准台湾总督与中国革命党人继续保持联系,致使孙中山在台扩展革命的计划落空;10月8日指挥郑士良领导的义举失利,孙氏始怅然于11月10日,化名 “高野长雄” 离开革命基地,径赴日本另图组织发展,首次紧凑的台湾行,前后一共待了44天。
其二、梁启超一生仅来过台湾1次,事情发生在1911年3月,根本跟孙中山失之交臂。梁氏初登日据下的台岛时,听到本地闽南人“相从而歌”《竹枝》,心里再度有所感悟,于是将歌词翻译出来,加工改编成为竹枝调诗歌,正是著名的那10首《台湾竹枝词》,中间第5首特别提到「妈祖婆」。诗末且有附注:「台人最迷信所谓天上圣母者,亦称为“妈祖婆”,谓其神来自福建,每岁三月迎赛若狂」。这一首史诗诚属饮冰室主人有感而发之作,旨在感叹当时台湾同胞,虽然身陷异国殖民统治下,犹思念中土闽粤亲人殷切之情,和信奉天上圣母妈祖虔诚之心。
其三、由此追本溯源,从时间上来说,孙中山与梁启超在台从未谋面,更不要说有什么形式的接触了;从诗联上来讲,孙、梁二氏却因妈祖缘而有交集,一位首赴台湾便朝拜了台北的妈祖庙,另一位率先写下赞颂妈祖事功的诗联,以至间接证实了此事不假。至于两人来台“同行”、或者“一道同拜”之说,谅系凭空推断,忆测之词,断无可能,当不足以采信,至此印证史事的真实性,倒有愈追愈明的情事。我客观查证认为,真正可信的说法,应为「孙中山在台湾,拜天后宫」妈祖,仅此而已,至于时间确在1900年9月,当時所拜的是那一座妈祖庙?地点又可能是在那里?答案则有待我走完宫庙再说明白。
我在屡次巡礼海内外指标型宫庙时,便发现证据确实存在大陆上8处宫庙,此即:1、福建莆田市的湄洲妈祖祖庙的廊柱上。2、中华妈祖文化研究院莆田院区懿明楼妈祖殿的柱子上。3、宁德霞浦松山天后行宫的会议室背景版中。4、漳州乌石天后宫的宫前路口大牌楼门柱联,上款落捐建者台湾彰化人林瑞国,还书记此一近代史故事的出处。5、福建连江县城关天后宫的新建宫門楹聯木刻上。6、惠安県螺城镇新霞天后宫(旧名惠安霞莲铺天后宫)的宫志有载:「公元1900年,梁启超陪同孙中山先生,朝拜台湾天后宫时所题的一副对联:“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历数朝受封典,万古流芳”。可谓精辟地概括了妈祖在海上救难的神奇力量,及其得到历代朝廷的高度赞赏」。上面这段文字记载,除了「陪同」二字不够精淮,似乎应是「认同」之误而外,其余均为根据当年事实的陈述。7、山东烟台市的天后行宫(又称福建会馆),自称楹联内容系移刻自台湾妈祖庙。8、河北秦皇岛市的山海关天后宫,宫庙更表明最近一次修缮完成于上个世纪末,相传联句移刻梁启超为台湾妈祖庙所题楹联。如果网友还知道,哪里尚留有此痕,我实在也很想去,进一步实地调研,考察其来龙去脉。
2-3-无所不在妈祖信众具广泛影响性
全球华人社会,各式各样的庙会众多,若说参与人数之众,举办祭典宫庙之多,祭祀活动频率之高,广泛性影响性之大,恐怕均非妈祖庙莫属;倘以场面之大,动辄以万人计,参加者包括最高领导人,衪巡安遶境之久,经常持续数十天,上百座接力迎驾及回銮,单就这两方面而言,又属台湾地区为最。这不是我空口说白话,屡有海内外主流媒体,指证历历而令人深信不疑。
例如2015年5月11日<中国台湾网>,有记者现场采访、及汕头市台办联合报道:「 4日,广东汕头市第三届妈祖文化节在汕头市潮阳区后溪天后宫隆重举行,本次妈祖文化节为当地历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共吸引了来自新加坡、港澳台等地的各界人士,以及信众共2000多人参加。台湾妈祖俗信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陆炳文应邀到会,致词并参加了相关活动。
「妈祖信仰在台湾传播非常广泛,2000多座妈祖庙遍布全岛,三分之二的台湾民众信仰妈祖,每年的台中大甲妈祖绕境活动,都吸引百万人次参与。“我们在台湾,70%以上的人来自福建、广东,所以我们在广东、福建、台湾,祭拜妈祖都是同一个妈祖,是同文同种、同语同信,在这样的情况下,妈祖文化是现在两岸和平发展里面,不是很多的共同的纽带,我们希望明年我们能带更多的、台湾高端文化人士和信众到汕头来”。
「陆炳文表示,两岸妈祖文化扩大交流,一定能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台湾中华妈祖文化俗信研究中心将与海内外妈祖文化机构一道,搭建一个更加广泛的人文载体,集中更多元的信仰凝聚力量,吸纳更多中华固有的传统文化,不停歇地将妈祖信俗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据了解,台湾中华妈祖文化俗信研究中心成立4年以来,积极组织参与“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信俗交流活动”、“首届两岸四地名家妈祖书画摄影作品联展”、“妈祖缘、两岸情”书画作品展等两岸交流活动」。
上述情形,並非特例,無所不在,所在多有。 “2015海峡两岸妈祖信众祈福行”,自行脚开始以来,至10月2日已180多天,我们走访过的宫庙计有97座,依序為:1.台北天后宫,2.台北启天宫,3.台北艋舺龙山寺天上圣母殿,4.台北慈佑宫,5.北京东岳庙海神殿,6.天津天后宫,7.桃园中坜仁海宫,8.桃园大溪福安宫,9.台北关渡宫,10.新北八里开台天后宫,11.新加坡天福宫,12.新加坡琼州天后宫,13.新加坡兴安天后宫,14.基隆庆安宫,15.基隆和平岛天后宫,16.彰化南瑶宫,17.新北新店灵山妈祖庙,18.新北新店湄洲台北北后宫,19.新北新店玉敕后谷宫,20.福州天后宫,21.泉州天后宫,22.厦门闽南朝天宫,23.花莲吉安圣南宫,24.花莲慈天宫,25.花莲美仑福慈宫,26.花莲港天宫,27.宜兰南方澳南天宫,28.宜兰南方澳进安宫,29.宜兰北方澳进安宫,30.金门金城西海路天后宫,31.金门南门天后宫,32.金门金湖料罗顺济宫,33.金门金湖温陵妈祖庙,34.湄洲上英宫,35.湄洲莲池宫,36.湄洲文兴宫,37.湄洲天利宫,38.湄洲麟开宫,39.湄洲麟山宫,40.湄洲青林府,41.湄洲白石宫,42.湄洲上林宫,43.湄洲妈祖祖庙,44.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45.莆田文峰宫,46.莆田东山湄洲妈祖行宫,47.中华妈祖文化研究院莆田院区懿明楼妈祖殿,48.长乐市显应宫天后殿,49.长乐壶井乡云母礁妈祖庙,50.福州马尾区福建船政天后宫,51.福建连江县城关天后宫,52.罗源凤山天后宫,53.宁德蕉城天后宫,54.宁德漳湾天后宫,55.宁德霞浦松山天后行宫,56.汕头潮阳后溪天后宫,57.广州番禺区化龙栢堂路天后宫,58.广州番禺区小谷囲岛练溪天后宫,59.广州增城区仙村一路天后宫,60.广州番禺南沙天后宫,61.台湾连江马祖境天后宫,62.嘉义县新港奉天宫,63.台南中西区全台祀典大天后宫,64.台南妈祖楼天后宫,65.台南安平区开台天后宫,66.云林北港朝天宫,67. 长乐潭头文石天妃庙,68. 长乐平潭霞屿天后宫,69. 长乐平潭内湖天后宫,70. 长乐平潭娘宫妈祖庙,71. 福清天后宫,72. 福清妈祖行宫,73. 厦门湖里南山路妈祖宫,74. 漳州漳浦舊鎮烏石天后宮,75. 泉州惠安新霞天后宫,76. 泉州惠安霞西天后宫,77. 深圳赤湾天后宫,78. 南京天妃宫,79. 台北士林慈諴宫,80. 彰化田中乾德宮,81. 彰化鹿港天后宫,82. 苍南马站坑尾妈祖庙,83. 苍南沿浦下埤头天后宫,84. 苍南东门蒲城天后宫(天妃宫),85. 苍南钱库天后宫,86. 苍南龙港鉴后村东源宫(妈祖庙),87. 台北东门圣母宫,88. 新北三芝福成宫,89. 上海松江天妃宫,90.上海三山会馆(天后宫),91. 澳门妈阁庙,92.高雄旗津天后宫,93. 湖南芷江天后宫,94. 山东烟台天后宫,95. 山东烟台蓬莱天后宫,96. 辽宁锦州天后宫,97. 河北山海关秦皇岛天后宫。这些宫庙缤纷分陈,各有地方特色,各具信俗所长,招徕信众俱见影响。
2-4-无所遁形参拜那座宫庙存可靠性
当年中山先生在台主持革命军事,入出均属秘密之基地所在,此即台北新起町,旧时称为新起街;台湾在割让给日本以前,街道附近那一带,原是艋舺(即今万华区)后起的主要市集,地处今日之长沙街,邻接现在西门町闹区。因而我在稍早曾大胆假设,孙中山首谒妈祖的宫庙,相当有可能就是这里的台北天后宫;保皇党健将梁启超虽题联作证,革命领袖孙中山在台拜谒妈祖庙确有其事,不过单从该联句记述文字来看,仍不知该宫庙究竟名称为何?
若说正是台北天后宫,仅知原名艋舺新兴宫,俗称西门町妈祖庙、西门町天后宫,位置在台北市万华区成都路51号,庙址更早为日本佛教真言宗之弘法寺,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最初由艋舺地区士绅所共同捐资,首于直兴街建造的妈祖庙;嘉庆十八年(1813年)宫庙遭到祝融,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1943年再遭日本人拆除,庙内供奉的妈祖圣像及神器被迫迁移,暂奉于隔着一条街的艋舺龙山寺后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兴宫的妈祖信士发心,在西门町成都路西门市场旁,找到新庙址作为弘法寺,1948年才将寄放于龙山寺后殿的妈祖像请回迁入,同时更名为新兴宫,后来又改名为台湾省天后宫,表示该宫庙继承旧时省城大天后宫之余绪;1967年复因台北市升格为院辖市,庙号是故正名为台北天后宫至今。
然而几经寻找旁证,最终发现另有所指,中山先生在台拜谒的妈祖庙,无所遁形地出现了曙光,孙氏参拜最具可靠性的宫庙,直指同在一公里方圆内,另一座早已拆迁的老庙,旧址位于今台北二二八纪念公园内,距离孙中山在台北旅邸梅屋敷、即今国父史迹纪念馆不远处,如果沿着中山北路走向中山南路右拐,在公园内水池畔,曾经供奉着台北府城金面妈祖圣像,此处才真正见证了台湾妈祖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个篇章。
我在8月8日前夕,走访到新北市“三芝福成宫”,这已是自 “祈福行”启动后,参访的第88座妈祖间。此行有一项意外发现,颠覆了我过去的臆测,即孙公首拜的妈祖庙,极有可能正是这座庙宇的前身“台北府城大天后宫”,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台北西门町天后宫”; “祈福行”一路走来,唯独“三芝福成宫” ,不但与孙中山早就有缘,而且和文化人士雅集粥会名贤脱不了关系。
因为自恭迎圣母神像莅乡安奉如愿以来,天助神助人助自助的结果,后殿神龛翻建庆成,又迎来湄洲祖庙惠赠白玉妈祖入座,原圣母金面神像仍镇座宫中,正殿两侧楹联就是粥贤杰作:其一、张鹤撰写「圣泽溯渊源、神通督府,母灵崇显赫、福荫芝乡」;其二、彭鸿书法「圣德溥芝乡、黎庶共戴、母灵分莆邑、香火长绵」。当中,尚有于右任题匾「大慈大悲」四字,益见其来有自,可以上溯清光绪帝敕建台北府城大天后宫。
依照地缘关系、历史沿革考据,及“三芝福成宫”耆老最新转述得知:在日治时代大正元年(1912),位于台北市北门与东门之间的“台北府城天后宫”,由于台风受损严重,庙貌萎颓而遭拆除,日本人遂利用原地,改建为台北新公园、即今二二八纪念公园,庙址则起造了总督府博物馆,台湾光复后改称省立博物馆、即今国立台湾博物馆;日人并在台北士绅强烈要求下,将早先供奉的金面妈祖神像保留住,暂置于官厅仓库内妥善保管。嗣由三芝士绅把此尊妈祖重见天日,迎回平埔族人小鸡笼庄的居地奉祀,继而经地方人士集资建庙,终在大正八年(1919)建庙庆成安奉,复因小鸡笼又称小基隆,都是三芝区原三芝乡的旧地名,庙址位在埔头老街,故先后得新庙名为“小基隆福成宫”,“三芝福成宫”,“三芝妈祖庙”,及俗称“埔头妈”至今,是为当地民间信仰中心,宠赖母仪作圣,黎庶咸安,四时香火从未间断。
“小基隆福成宫”主任委员叶腾吉向我介绍,据《三芝乡(小基隆)福成宫沿革》载:「据考,“台北府城天后宫”乃前清巡抚刘铭传,于光绪十四年(1888)所建,而妈祖神像又蒙皇帝勅封之金面妈祖,为专属达官显贵崇奉之神,并非一般庶民所膜拜之非金面神像可比,故其尊贵迥异寻常也」。
由此证实,斯时被日本总督尊为中国友人的孙中山,才有可能于主持遥控惠州起义革命军事之便中,抽空秘密在周遭一公里内的台北府城中心,唯一的官庙天后宫迎入参拜妈祖,这里与总督官邸、即今台北宾馆毗邻,跟总督府、即今总统府也近在咫尺,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入内,祈求和平女神护国佑民、神助革命终必成功的心情,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谅系孙中山在台所敬奉礼拜过,且为全台唯一的这一尊金面妈祖圣像,自从移驾原台北县三芝莅乡安奉,近年配合北台湾六县市盛大的妈祖文化节,都会依例请出尊驾到“台北府城天后宫”遗址巡安,再回銮“小基隆福成宫”举行隆重安座仪式,期间最大规模的一次,为前殿圣母重返清代旧庙址台北府城建成130周年祀典,可说盛况空前,意义尤其重大。
2-5-唱和中山拜妈祖诗力无边感染性
梁启超尝用诗联作品,赞颂孙中山拜妈祖事,一首诗句只有那27字,一幅对联更少到20字,却感动了多少人群起效法,至少已感动了我追根究底,来为我国近代史上,两位伟大的民国人物,赞叹、歌颂。职是之故,我联想到,未尝不可发挥这种无边的诗歌感染性,藉重唱和妈祖颂诗兴大发,号召海内外广为奉和,拙作赞中山颂妈祖诗,俾便收辑成为汇编,用以祭告两大伟人。
我旋即配合“祈福行” 脚程,特贡七言诗篇试作两首,广向海内外中山信徒、妈祖信众、粥友诗人索和。意想不到,很快就获得各地同道普遍的回响,得以于今年孙中山逝世90周年纪念日当天,抱持唱和赞中山颂妈祖诗联,在台北国父纪念馆孙公铜像前,代表有志一同的20余诗家,总汇50余首征诗,来抒写广大人民群众代表的心迹。以下谨依照来稿先后为序,披露这些位爱国诗人新作。
陆炳文原作两首,数易未是草如此,其一;天佑中山拜妈祖,推翻帝制共和
行。人间正道山河美,两岸同心享太平。其二;天佑中山拜妈祖,推翻帝制共和图。津门鲲岛相磨励,两岸一心德不孤。
2、盐城粥会董峰,率先唱和《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暨首次赴台祭拜妈祖115周年有吟》:佑民护国目标明,沧海桑田大道行。牵动人间忧乐事,情倾两岸共和平。别出《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祭》为和:闭关积弱成封建,风雨飘遥碎版图。代有英雄华夏梦,共和兴起道何孤!缅怀中山先生步韵又二首,其一;共和开启大光明,犹记当年曲折行。两岸三通新气象,换来今日共升平。其二;帝制推翻社稷苏,共和伟业展宏图。宣扬博爱弘民主,倡导文明路不孤。
3、香港世界汉诗协会周拥军,亦就原玉②和诗得句:最忆中山纵五湖,自由民主共和图。屠龙革命虽成事,却恨东都悬海孤。
4、台北粥会黄友佳,敬步全球粥会陆炳文总会长瑶韵:中山救国祈妈祖,革命神前表壮图。救溺拯民同一志,伟人天后道非孤。
5、高雄黄昭丰,爰步陆作原韵如下:逸仙妈祖光华夏,救溺兴邦壮令图。两岸同根欣共命,伫看一统道未孤。再奉和句两截,以颂 国父、妈祖如次,国父颂:千秋一士启宏谟,创立共和展霸图。崛起亚洲开国运,巍巍荡荡白云孤。妈祖颂:北宋湄州林氏女,代传救溺驭风图。千秋立庙尊天后,两岸一家信未孤。继而发现陆作索和,还有一截用八庚韵,再奉答二首如下,其一:三民主义播天声,天下为公大道行。携手同耕华夏梦,安和乐利庆升平。另一:拯溺救危凭慧眼,安澜镇海护航行。民安物阜咸沾泽,后德同钦乐永平。
6、常德粥会邓声斌,奉和陆会长赞国父诗:天佑逸仙妈祖魂,推翻帝制惠民生。励精图治山河美,两岸和谐乐太平。
7、古典诗社邓璧,和诗两首,以纪念孙中山林默娘,敬和陆炳文元玉:济时济世济苍生,千百年来道并行。除却中山更妈祖,庇教两岸共升平。其二、计自显名寰宇俱,亦神亦圣仰良图。而今陆海齐崇拜,志一心同两不孤。
8、古典诗社杨君潜,次韵奉和如下:国父台湾谒天后,神恩浩荡励雄图。鲁戈返日乾坤转,华夏重光党不孤。
9、台北粥会李宏健,孙中山逝世九十周年、暨首次赴台祭拜妈祖一一五周年,敬步陆会长原玉,其一:圣母佑民功显赫,三民主义亦当行。同心同德创时势,海晏河清颂太平。其二:圣母敷仁安社稷,逸仙建国创良图。应从一统开新运,莫让台湾成独孤。
10、古典诗社宁佑民,敬步陆总会长炳文春祭妈祖大典元玉:孙公妈祖道相符,济世安民展壮图。两岸同心携手进,弘扬德业孰云孤。
11、台北粥会柏蔚鹏,唱和贡句:天佑中山祈妈祖,推翻帝制济民生。人间正道山河美,两岸同心享太平。另得:天佑中山崇妈祖,推翻帝制展宏图。津门鲲岛同根脉,两岸齐心德不孤。
12、旧金山粥会陈萱,非常钦佩陆总会长,您的爱国胸怀 ,以及中华情结,两首诗已充分体现,谨和一首如下,依韵奉和:中山伟业开新纪,妈祖飞升佑众生。四地一家伤史迹,一中两岸弟兄情。
13、北社朱锋,步韵谒中山陵:华夏春来天渐明,中山陵里且徐行。请君侧耳听民意,两岸同胞盼太平。
14、北社张兆伟,步韵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博爱中山拜妈祖,海航天佑护民行。同盟正道凌云志,一统共和迎太平。
15、北社李衍茂,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步韵二首:百年风雨洗眸明,试剑孙公问道行。帝制推翻民作主,华人垂裕享升平。另一:华夏春秋历乱途,黎民挺骨护疆图。大同博爱孙公志,两岸丕承影不孤。
16、北社甘宝恩,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步韵二首:妈祖典常追远泽,中华革命忆先行。春临台海神州满,风正帆轻寄太平。另一:天佑炎黄龙脉在,百年同绘共和图。襟怀妈祖悬长愿,莫让神州一岛孤。
17、贵州余廷林,和诗纪念孙中山,其一:偶像精英燃烈火,敢于绝地作豪行。满清推倒奇功建,可叹人间路不平。其二:革命未成须努力,民生民主盼宏图。音容宛在民心里,应是先生德不孤。
18、新加坡全球汉诗总会陈延任,《路难行》——和陆炳文词长:革命成功犹在望,纷纷扰扰路难行。五权分治人真懂,历代风邪眼下平。
19、台北粥会鄞强,敬和陆总会长原玉:中山博爱壮怀明,立德培功大道行。正气坚持参妈祖,心同两岸缔和平。其二:和平奋斗纵江湖,碧血黄花展壮图。天下为公清室解,兆民欢庆德无孤。
20、台北粥会李能学,响应则作楹联两付,其一颂妈祖联:身是东方无量佛;福照南海众人星。其二颂国父联:创建共和新国运;中华富裕世称雄。
21、陆炳文主导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暨首次赴台祭拜妈祖115周年,展开“2015海峡两岸妈祖信众祈福行”活动,稍早行脚曾到大陆第一站,此即北京东岳庙海神殿,举行启动仪式后,还应景试作对联,当场并书写下来,有句:中山传国祚;妈祖佑和平。陆联之区区十字以为记,此行之庄严神圣尽在其中。
22、彰化粥会刘政党,其一:天佑台湾拜妈祖,中山主义共施行。情系两岸同宗戤,树德树人策和平。其二:天佑台湾朝圣母,共巡毓秀一鸿图。中山思想伝千古,两岸同宗道不孤。
23、彰化粥会张铁男,其一:天佑台湾拜妈祖,自由民主共励行。中山大业千秋戤,两岸诬歌颂太平其二:天佑台湾拜妈祖,同宗两岸策雄图。中山恩想人心植,鼓吹中兴志不孤。
3-妈祖俗信在河洛文化中特有的优势地位
3-1-两岸民间独特的信仰大爱无疆
我总以为,信仰自由,一如人身自由、迁徙自由、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等,都属普世价值范畴,不容置喙,也不容置疑,但是信仰自由,却显然有例外,令人不免生疑。我怀疑的无他,只是任何宗教,人民一旦信仰了某一宗教,可不能同时去信其他教派,单独仅有信奉妈祖的人,绝不排斥另行去加入其他宗教;或者说,几乎所有的妈祖宫庙,皆欢迎其他教派信徒来朝拜。所以我倾向于认同一个说法,那就是奉祀媽祖並不是宗教信仰,而純粹屬於民間信仰、或稱民俗信仰的問題,這在大陸被叫做信俗,若在台灣則習稱信俗,基本上衪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民族宗教特例。
揆度此一民宗的特例,依我之直覺觀察得知,任何正信宗教,所信仰的對象,不管稱號神、上帝、真主、聖者、至尊-----,十之八九都是傳說,唯獨媽祖林默娘最真實,有名有姓,有父有母,真有其人其事,真有生平生卒,真有故里故事,真有歷史文化。“现在的很多神,就是过去的人” 。這麼一句言簡意賅的話,习近平同志关心重视妈祖文化,道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真知灼見。這應該也是上億人,崇拜媽祖的原因之一。
另外的一個理由,還在于衪的事功,和平女神捨己為人、大愛無私的精神,才令人感動而深信不疑。這種無疆的大愛精神,當然最容易取信於人,又因与孫中山的博愛思想,不謀而合且深入人心久矣,是故革命家號召群眾奮起,來台倥傯革命軍事之暇,也不忘向和平女神求助。
<莆田网>在6月6日有一則新聞,就一併提到大愛博愛的交集:「由台湾中华妈祖俗信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福建霞浦松山天后行宫名誉董事长陆炳文带领的“2015海峡两岸妈祖信众祈福行”一行,到达台湾云林县北港朝天宫参拜天上圣母,并在现场进行了“书祭”妈祖。
「陆炳文撰写的文句是,“中山博爱,广布世道;妈祖大爱,深植人心”。在祭拜仪式结束后,陆炳文说,“书祭”就是指妈祖信士,以书法来致祭祀的意思。朝天宫在台湾地区保留传统礼仪历史悠久,“书祭”妈祖,是中国古代特色参拜方式,也是信奉妈祖的文人雅士,用“我字写我句”的书法作品进献,把俗信文化提升。在这里举行“书祭”显得别出心裁而与众不同,也令在场祭拜信众有别开生面的感觉。“书祭”句中的“中山”为双关语,既代表孙中山,也表示朝天宫地址座落北港中山路的意思。
「“祈福行”一行在6月1日还走访了嘉义县新港奉天宫、台南市中西区全台祀典大天后宫、妈祖楼天后宫及安平区开台天后宫等4座宫庙,“2015海峡两岸妈祖信众祈福行” 60多天以来已经走访了66座标志性妈祖宫庙」。
其實,在推動“祈福行”之前兩年,中华妈祖网特约通讯员李卫国,曾就中华妈祖信俗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三周年,采访我時便透露了天大玄機,大愛無疆如何首回送進了北京。2013年5月2日微博讯:「第三届妈祖(北京)庆生会之际,台灣妈祖中心陸炳文名譽主任,谨代表国民党荣誉党主席吴伯雄,向妈祖文化(北京)活动组委会赠送了墨宝《大爱济世》,众志以纪念妈祖诞辰1053周年为契机,率先将妈祖文化精髓传播到京畿地区,让首都人民喜乐接受一次妈祖精神的洗礼,从而对妈祖信俗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再借重以妈祖大爱为主题之民俗活动常态化,成为北京、福建、和台湾三地文化交流的全新桥梁和纽带」。
同一微博指出:「翌(2014)年4月22日,“北京第一届两岸妈祖巡安庆典/纪念妈祖诞辰1054周年文化活动”,首在东岳庙海神殿重新登场,又以“妈祖大爱•两岸同源”为主题。在24日东岳庙海神殿董事会筹备会成立之际,陆炳文被公推为该会名誉董事长。9月26日,本中心组织了15人的妈祖信众书画家代表团,应邀出席“第七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信俗交流活动”,参拜天津天后宫之余,在“首届两岸四地名家书画摄影作品联展”中也大放异采。在津期间,他荣获来自家乡宁德的、霞浦松山天后圣母行宫董事会,敦聘为名誉董事长,这是迄今为止所获得专门服事妈祖的第4个机构荣誉职。10月1日,陆炳文等重回北京东岳庙海神殿祭拜,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共谒妈祖,纪念和平女神羽化升天1027周年」。
凡此独特的信仰大爱无疆推广工作,我们借重妈祖的爱心和信众心力,借力使力在两岸民间默默地进行有年,咸信逐渐产生初步成效,将有助收揽两岸民心,也有益于收复国人自信心,更有利于收起人民爱国心。
3-2-大陆特定妈祖媒体群无远弗届
在大陆,有海内外华人地区所没有的,强而有力的特定妈祖媒体群,其实时新闻在线,第一手就po上网,或网络,或微博,或微信;发稿容有先后,或创稿,或跟进,或引用,都无伤大雅;乡民可以通过桌面计算机,或平版计算机,或手机,辗转传遍各地,简直无远弗届。
在时间上言,人们可立刻取得完整新闻报导;在空间上言,所有相关信息可谓鞭长皆可及。因此之故,点击率高,点阅人众,影响层面广,收到宏效大。加上两岸有关宫庙的友情链接的全面支持,全国及地方性各有关媒体的全力配合,特别是获得下列网站的全员支持,而得以很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全效。
我再次谢谢下列各友好网络:中华妈祖网,天下妈祖网,华夏经纬网,莆田新闻网,道教之音网,海洋财富网,中国侨网,中新网,你好台湾网 丹东道协网,中国海洋食品网,潮汕妈祖网,道教资讯网,莆田网,妈祖社区网 莆田日报,莆田晚报,全球粥会网等,近半年来累计超过百条,妈祖新闻的适时发布。
试以9月4日<中华妈祖网 >为例,消息指出「9月2日,由台湾中华妈祖俗信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陆炳文,偕同主任史瑛、副主任陈碧玲等一行人,祈福行至有着300年历史的旗津天后宫参拜妈祖,并向天后宫管委会礼赠妈祖俗信文化研究中心高雄令旗,此为“2015海峡两岸妈祖信众祈福行” ,自2月4日启动以来,巡礼完成的第92座宫庙。
「旗津天后宫是高雄市第一座妈祖庙,始建于清康熙12年(1673),当地民众又称为妈祖庙或妈祖宫。1997年湄洲祖庙“镇殿金尊”,千年来首次莅台,并驻跸于天后宫,安座三天,供妈祖信众顶礼膜拜。旗津天后宫由福建渔户徐阿华遇飓而开基旗后,有洪、王、蔡、李、白、潘等六姓同行,迎奉湄洲妈祖分灵抵台,草建妈祖宫奉祀天上圣母。至同治六年(1867),台湾海防南路理番分府会同安平水师协镇,颁立“汛口私抽勒银示禁碑于妈袓庙前渡口”,庙名已见诸官文书上;到了光绪十三年(1887),商人张怡记重修妈袓庙,称用天后宫,更见庙貌初具规模之一般。
「1814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位于旗后山腰的临水夫人庙及吕仙祠遭到日军拆毁,两庙神像寄奉于天后宫,嗣后宫庙座落的旗津一带,迭次受到盟军飞机空袭,唯独天后宫幸免而完好如初,谅系妈祖婆显灵庇护保佑所致。1948年,善信多人筹款重修天后宫庙貌,才有今天两殿两护室之巍峨堂皇。1983年,顺天圣母神像及“敕封顺天圣母”古匾改奉行宫,当年移出天后宫,此后另在旗津三路100号重建临水宫,罕见之一宫同奉两圣母特殊因缘终告结束。
「“祈福行”信众拜谒过旗津天后宫之后,陆炳文等一行还按照计划,即为孙中山首赴台湾参拜妈祖庙115周年纪念,举行“天下为公:两岸同行中山路、万众同拜妈祖庙、一心同圆中国梦”活动,前往中山大学,拜见了台湾文联名誉主席、中山大学原文学院长、特聘讲座教授、著名诗人余光中大师。
「余光中代表作之一的《断奶》诗前引喻说:“我的慈母生我育我,牵引我三十年才撒手,之后便由我的贤妻来接手了。没有这两位坚强的女性,怎会有今日的我?在隐喻的层次上,海峡两岸的大陆与海岛更是如此。所以在感恩的心情下我写过《断奶》一诗,而以这么三句结束:断奶的母亲依旧是母亲 断奶的孩子,我庆幸断了嫘祖,还有妈祖” 」
上面这则新闻发布后数小时,点击率就破表高达8188,乡民仍可望持续增加中,经验告诉我上看数将以万计。再如这则<天下妈祖网 >特约通讯,看的人多到也不遑多让,标题是《“妈祖信众祈福行”到访广州南沙天后宫》,责任编辑文字:「 5月11日,农历三月廿三,适逢天上圣母诞辰1055周年,由台湾地区妈祖俗信文化研究中心、福建霞浦松山天后行宫董事会等单位,合办的“2015海峡两岸妈祖信众祈福行” ,走访了广州番禺区南沙天后宫、番禺区化龙栢堂路天后宫、番禺区小谷囲岛练溪天后宫、和增城区仙村一路天后宫。目前,“祈福行”累计巡礼海内外标志型妈祖庙间数,已达60座之多。
「台湾地区妈祖俗信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陆炳文,在番禺南沙天后宫发表题为“孙中山拜妈祖是今日两岸关系之基石”的祭文,用流畅短文纪录他个人走访60座妈祖宫庙,一路走来感悟最深刻的几点:其一、孙中山和妈祖,是台闽粤三地民众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其二、孙中山理念和妈祖精神、核心价值分别为博爱和大爱,二者理念相契合。
「陆炳文表示,在广州市周边地区走访特色天后宫过程中,见到不少人去拜妈祖。尤其是妈祖圣诞当天,广州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在南沙天后宫,举行团拜场面如此的盛大,更加彰显了台闽粤人民信奉和平女神的范围之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经大道,愈益会变得平坦无碍,两岸和平统一民族大业,也愈益会受到台湾同胞广泛支持。
「应广州南沙天后文化学会的请求,陆炳文现场挥毫题词,墨宝内容很有历史与时代意义,取材自115年前梁启超所撰名联,赞颂孙中山在台湾拜过妈祖的对子,上下联共20字有云:“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历数朝受封典,万古流芳。”并为珠三角地区规模最大妈祖庙南沙天后宫,撰作并书写了七绝有句:“天佑逸仙祈妈祖,推翻帝制共和行;南沙大角山河美,两岸同心享太平。”」
3-3-台湾河洛郎特色人文无与伦比
在台湾,闽南语发音的“福佬人”,其实就是指“河洛人” ,俗称“河洛郎” 的,亦即从河洛文化发源地,东渡来台的中原人士,历经千山万水的一再洗礼,再受一衣带水的黑水沟考验,先民能够存活下来很不容易,后人能够在此生息更不简单,因而沿袭中华文化传统的精萃,累积创建了新的移民文化,实即具有台湾人文特色的,河洛郎本土化的在地文化,有人视之为混血文化;台湾河洛郎特色人文思想,正因为经过混化,所以特具优胜劣败的特质。
由此思想所衍生出的,不论是人民个别行为、抑或为群众集体行动,其间包容、融合、和谐成为核心价值,发展出来以台湾优先为主调,和平、和睦、太平为诉求的渴望,就明显看出有两大症候:行为表现特别强烈,行动力量尤其强大。这样产生的台湾人性格,才能久经荷兰、明郑、前清、日本统治而愈益锤炼,光复之后国民政府回来治理,赋予自由、民主、开放的政策,愈益造就出生生不息的多元文化。
近代台湾特殊的多元文化,呈现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上,文学有如百花齐放,艺术形同百家争鸣,民间信仰正像百鸟来朝,风俗习惯恰似百川汇集。就以妈祖俗信文化而言,容或别的地方,朝拜天上圣母,只会墨守成规,上香、下跪、抽签、筊杯、许愿、还愿,多半周而复始,一再重现而已,老套重演罢了,信俗逐渐式微,以致乏人问津。
唯独宝岛台湾敬拜妈祖婆,早已跳脱千年老旧窠臼,改以活泼生动祀典取代,而注入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表现。我妈祖中心继3年前,把书画笔会交流活动,率先引进福建湄洲妈祖祖庙以来,又先后推广到天津天后宫、北京东岳庙海神殿、浙江苍南一带妈祖宫庙,吸引到更多信众,当中尤多年轻人,显见收效良好,几乎有口皆碑。
年来启动的“祈福行” ,我中心再进一步推出多元祀典示范活动,广泛使用了“诗祭”、“书祭” 、及“画祭”等,多样貌祭祀的新生型态,业已为各界所一致推崇,特别引起两岸媒体高度关注。6月29日的<天下妈祖网>消息说:「祈福一行参拜台北市士林慈諴宫,参拜时由唐健风沐手恭绘妈祖圣像,首次在神龛前“画祭”天上圣母,这是继传统的金身圣像奉祭,别开生面的“诗祭”、“书祭”之后,对神明另一型态的祭拜仪式,令在场善男信女们大开眼界。
「当天代表妈祖宫庙的陪祭者、士林慈諴宫主任委员吴旻哲表示,这是该宫创建200多年以来,第一次采用“画祭”天上圣母,感谢祈福行一行的到来,更感谢唐副主任赠予宫庙的妈祖圣像,在今年妈祖羽化升天的九月初九,可望达成祈福行满九十九间宫庙时,答应配合该宫后殿新建筑竣事,绘像回銮留置长悬士林妈祖地,祝愿如题画名“庇国佑民护中华”。
「陆炳文还说明,今年为纪念孙中山首赴台湾拜谒妈祖庙115周年,启动式后一路巡礼两岸指标型宫庙迄今,到了士林慈諴宫已达79间,其中,在天津天后宫朝拜妈祖时,首先以霞浦松山圣母行宫提供的金身奉祭,行至东台湾花莲则已采“诗祭”,进入中台彰化又用“书祭”方式 ,今后“祈福行”将沿用“画祭”妈祖,一直到两岸祈福活动圆满结束」。
由此可见,无与伦比的妈祖文化,乃台湾河洛郎人文特色,而特定媒体独钟的河洛优秀文化,又数台湾的俗信妈祖文化最丰富多元。如此一来,我们祭出妈祖婆才会更灵验,我们打出妈祖牌也才会更有效;固虽如此,我妈祖中心多年来付出的努力,特别是别开生面的整体文化营销、与别出心裁的整合传播手法,祈福行动思路既新颖又清晰,皆有其不可磨灭的一定程度之贡献。
4-今后河洛俗信特殊文化传播的全新思路
4-1-陪侍妈祖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有以待之
无可否认,台湾妈祖俗信乃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分子;无庸掩饰,妈祖俗信文化传播又系极其特殊的成功实例。它的重要表现在妈祖和平进京,它的成功则出现在大爱泽被中华。
可见,我们做文化传播,我们搞文明宣传,耳聪目明要千里眼及顺风耳,与时俱进要学台湾妈祖中心,注重创新发微,不必墨守成规,文宣方向的设定,活动主题的订定,在在需要托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福,每每必须天上圣母的庇护和保佑。
回顾2013年10月24日,我们按照计划把距今20年前,原先不知名台湾妈祖信士,暂时安奉在湄洲岛妈祖庙的和平女神金身,启动“恭迎湄洲妈祖移驾北京东岳庙民俗活动方案”,三度登偕同大陆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国良,北京民俗博物馆曹彦生,北京朝阳区政府原副区长关三多等出席湄洲祖庙妈祖分灵北京东岳庙海神殿典礼。
当我致词时强调:感恩于保佑这又一次妈祖信俗文化的扩大弘扬,也感谢祖庙妈祖董事会董事长林金榜的玉成美事。26日清晨妈祖圣驾低调抵京,顺利安座于东岳庙海神殿内,上午吉时在殿前圆满办理“妈祖大爱•美丽中华”、恭迎湄洲妈祖北京东岳庙海神殿分灵安座仪式,我又代表前副总统萧万长,向组委会颁发题词《保民安境》宝墨,还提笔写下一句“海神俗信千秋绪,国泰民安两岸和”以志其盛。
一般咸信:此次妈祖进京,分灵至东岳庙,与紧接着迎来随侍天后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诚为恢复传统行业习俗信仰的第一步,对于加强职业道德,树立行业文化,推动各业协会组织的发展,均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是在北京民俗信仰发展史、两岸妈祖文化交流进程、及京都建设世界文化之城市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新突破。特别是整个过程的空前顺畅和平安,有以待之未来办理活动文宣参考。
4-2-搭上海峡论坛同名村交流活动的便车
文化传播仰赖的是平台和媒介,如果有现成且完备的尤需仰仗,每年逾万人投入厦门的海峡论坛,就很值得借鉴学习,该论坛中的分论坛,亦即同名村交流活动,三年来异军突起,正是河洛文化传播的便车,第十二届河洛文化研讨会,一度纳编为分论坛之一,倘若能接续前缘,搭上论坛的便车,相信足收事半而功倍之效。
何况是近两年来,我所擅长的议题宣传,在论坛中屡获充分发挥,再多一项传播河洛文化,轻而易取的举手之劳而已,大家皆大欢喜而何乐不为呢?!如下附论坛组委会数据库档案,和厦门市集美区委统战部内部文件,突显便中倡导之功,十足证明此言不虚。
经查5月28日的行文中指出:「去( 2014)年第六届海峡论坛期间,集美板桥联谊会秘书长张文总、与台湾新北板桥宗亲会创会会长张进锋,曾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入口长廊,同名村文化交流展示图版前,通过台湾同名同宗村交流中心主任陆炳文的推介,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接见」。
实际上我有搭便车的想法,始自第十二届河洛文化研讨会,提交论文题目已见端倪,《台闽两地同名村 连通两岸河洛情》文中首段言明:「中国人跟外国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有种根深蒂固的“阿同”观念,就是同宗同乡族人间,同样会尊前敬祖、怀乡寻根、重土报本,不管人走到那里,都不会忘记根本;我们这种传统观念,最容易表现在“同名村”上;从前中国大陆移民渡海赴台,早在“唐山过台湾”之初,同姓同籍的人,就习惯聚居在一起,互相照应,相互扶持,时间一久,自成聚落,并自取地名,且相沿把该地冠上故乡名称、或本族姓氏,于是成为极具乡土味的什么厝、什么村、什么里,同名村由此产生」。
末段结语,更直接宣扬,如此「结合闽客族人,一同祖地寻根,两岸香火共传,熔铸亲缘纽带,延绵河洛情怀,扎根草根乡野,连动地方情愫,成功拉近了两地各族群,在感情上的距离,势必连带缩短了,两岸和平统一上的时程,不仅是民间研究河洛文化取得成果的一桩好事,而且系河洛情谊助成国族和谐的头等大事」。实际上,这种“阿同”观念,不仅仅在同名、同宗、同乡、同学、同僚中生成,同信仰、同文同种、同根同源等条件,乃不可或缺之形成共同体的凝聚元素,亦为议题主导宣传之搭便车的必备要件。
有如今年6月14日,中央电视台、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及中国网络电视台,不约而同均有视频,播出旁白说:「在去年的海峡论坛上,台湾代表陆炳文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送来了一袋台湾大米,寓意两岸同胞的亲情像煮成一锅粥的米一样不能分离。今年的海峡论坛,陆炳文又来了,还带来了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精心准备的礼物。这份礼物跟去年有什么不一样?又有什么更加深远的意义呢?
「昨天(13日)下午,在海沧区青礁村院前社举办的两岸同名村心连心交流活动上,这份礼物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陆炳文谨以这个你侬我侬的泥巴,代表两岸同名同宗村的情谊。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这让俞正声很感慨。他说,同名村也是同根村、同心村,它饱含着同胞们的爱乡爱土之情,也是在告诉后人,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最后陆炳文补上一句:正好这九个地方的泥代表性很足,本来就是大家不分彼此,合成一个像习总书记讲的命运共同体、和谐共同体,两岸一家亲慢慢走向两岸一家人」。
4-3-配合一带一路海丝战略行动的同船渡
俗话说:「百世修来同船渡」,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要让人懂得知福、惜福及造福,把握难能可贵的机会,求得福泽及福报;一路一带正是今生修来的战略构想,打开“筑梦空间” 而大有可为,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目前,全世界各地有妈祖庙近5000座,信奉者已近2亿人且多华人。今后势必有新的故事传出,留待我们去重写盛世辉煌。
最近的7月17日<海洋财富网>也针对这一点,指出传播河洛俗信特殊文化,难得的机遇就在于,配合一带一路海丝战略行动,改写大时代的伟业史诗。该网以《陆炳文为两岸祈福到达浙江苍南拜妈祖》为题,PO文说:
「陆炳文带领“2015海峡两岸妈祖信众祈福行”信众,参拜了浙江温州市苍南县的3座特色妈祖宫庙,其中有一座即将竣工的苍南妈祖庙天后圣殿,预计在今年8月25日举行第四届浙台妈祖文化节时,可以初见庙貌宏规。该殿周边并已规划为坑尾妈祖文化园,纳入浙江温州苍南台湾农民创业园,未来不但将成为独一无二的浙台妈祖文化交流的基地,更可以配合我国“一带一路”世界大战略的崛起」。
众所皆知,“一带一路” 的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当年下西洋很有关连性,跟郑和船队在南京造船也大有关系。因此<湄洲日报>上,6月27日便不约而同据以报导:「陆炳文带领两岸妈祖信众祈福一行,来到阅江楼风景区南京天妃宫,参拜海上和平女神妈祖;南京天妃宫,又名南京市鼓楼区天妃宫,始建于明永乐五年(1407),史称龙江天妃宫,乃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国后,以海上平安为天妃神灵感应所致,奏请朝廷赐建,自此以后的郑和六次下西洋,举凡出航前和归航后,均曾专程来此祭祀妈祖」。
笔者同月23日亲历南京天妃宫拜谒时,听阅江楼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书记程宗清介绍说,此一皇家敕建妈祖宫庙,清咸丰三年至十一年太平天国运动,直至抗日战争期间,史上屡遭多次毁坏;10年前经地方政府重建开放,恢复明代官式建筑的型制和风格旧观,还是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近代中国百年兴衰史中,民国初年孙中山亦到此登上过阅江楼,南京天妃宫也见证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翌日24号,<中华妈祖网>引用了我的回应,为文证称:「陆炳文说,在对的地点、对的时间点,做对的事情,更具历史与时代的双重意义。今年是明朝三保太监郑和从南京出航下西洋610周年;郑和奏请朝廷赐建南京天妃宫608周年;孙中山首次赴台湾,策动惠州起义期间,参拜妈祖庙115周年;孙中山在南京总统府(现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就任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104周年,对日抗战胜利在南京正式受降70周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破冰之旅,首谒南京中山陵后来此拜谒妈祖10周年等多重纪念的一年。
同网另段申论同船渡概念,「陆炳文表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先生提出的世界性大战略思想体系,也就是以“一带一路”建设大行动,完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计方针,真知卓见,实在令人敬佩,立杆见影,值得两岸同胞、沿线友好国家地区、乃至世界各地人民,秉持同舟共济、同舟一命的观念,一起来响应而能剑及履及,共促实现天下太平愿景」。在此我必须再作补充,千载一时,一时千载,我们真的需要大加珍惜、并且抓住这个大好机缘,沿着新的海丝一带一路,同船渡向民族复兴之路。
5-结语:体现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最佳途径
命运共同体,或者生命共同体,乃至共同市场的理想观念中,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合而为之即存异求同,近来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聚同化异”,我以为都很有道理;总而言之,都看的出来其中有“异”,共同体本身共同的问题就在,同体之内的每一个体和平共存,仍然包容许多个体彼此的不同,这种“同”的可贵之处在“异”字,否则,完全的“同”、复制的“同”,根本办不到,亦绝对做不成。
再者,既然叫做同体,就有同体大悲、同舟共济、同舟一命的基本概念在内;既有共同观点,就有生死与共、荣辱与共、休戚与共的共同想法存在;既存与共的期待,就有制度、价值、理念等方面,诸个体仍各有其差异的现实,此乃不争的现存事实。
换言之,既已提出尊异促同,就是指望正视诸多差异性,尊重彼此之间的存“异”,缩小相互之间的差距,其间尤需拉近心理认知距离,促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有可能性,两岸命运共同体同样要如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能行稳致远,共促实现终极一统的和谐中国梦,进而再异床同梦,把妈祖文化输出,打造成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枢纽,协进完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梦成真。
今年6月6日,我主持世界和平联合总会妈祖俗信文化工作委员会执委会议讲话时,就以《大爱、国粹皆一根,和谐、命运共同体》为题,与在座同道相互勉励,共期化成为21世纪海丝之路,搭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自许,重申「预定在今岁乙未年九月初九、阳历10月21日妈祖羽化升天日,完成走遍99间宫庙祈福的愿望,为长长久久的两岸关系和平一统发展前途,亦即“大爱、国粹皆一根,和谐、命运共同体”远景,业已打下坚实的良好路基」。
末了,我诚恳呼吁有识之士明白体认:经过了一个甲子的分治,两岸之间存在若干差异,在所难免,也无可厚非;但均属同文同种、同根同源的两岸,终归是要走向一统,别无他法,更无从选择。作为中山忠实信徒、妈祖忠诚信士的我,始终深信不疑:和平、奋斗、兴中华的中山路,乃“存异求同”走向“聚同化异”的唯一大道;和平女神大爱、行善的妈祖俗信,又是聚合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唯一血脉。尤其是妈祖俗信,诚系华夏文明、河洛文化当中,一个强烈的一统文化符号;对俗信妈祖的深化研究,我們更是须臾都离不开,这个唯一的一根文化命脉。
[关 键 词]妈祖 孙中山 梁启超 陆炳文 河洛俗信文化
[论文发表]2015/10/13台北 第13届河洛文化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