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中华优秀文化礼节的传承与弘扬 * 陆炳文

中华优秀文化礼节的传承与弘扬 * 陆炳文

更新时间:2015-07-23 来源: 发布:站长 浏览:
我们中国人常自诩,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此说始之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代的管仲曾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后来到了近代民国的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介石,才把原意稍加修改,改的更为积极正向, 更加切合实际状况,而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既张,国乃复兴」。由此可见,四维之中,为首的“礼”,又居首要地位。
关于“礼”的起源及其字义,可以从文字学经典之作,《说文解字》当中去了解。许慎着《说文》有云:「礼也,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丰。---示,神事也。---丰,行礼之器也」。荀子最早有“礼”的思想观念,则系来自春秋末期的礼学思潮、和战国诸子之礼观。荀子的“礼”学,所牵涉面向很广,范围已涉及到祭典观、天道观、知行观、社会观、法律观、人性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多范畴多领域。
荀子就“礼”学言“礼”,还包括三个层次:1、有关礼自身的证明,2、关于礼和乐,3、礼与法的说明,这也就让荀子,要从两个面向,来深入研究“礼”,此即:礼与人的关系、礼与社会的关系,找到“礼”之为用 。对于“礼”的作用或谓功用,荀子意存用以清理门户,有鉴于那个时代礼崩乐坏,社会人文价值亦崩溃,荀子乃下定决心,从最坏的时代,探索礼的价值,再由礼的价值,内观人之本质本性、人与人交往之基本准则,进而用“礼”的观点,订定「性本恶」之人的本质、以及规范人类言行之原则。
所以,这二千多年来,荀子的“隆礼”思想,一直被误认是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其实不然,荀子的“隆礼”思想基础,乃所谓的“性恶论”,出发点正是「性本恶」。在荀子看来,人的本性当中,并没有 “ 礼节” 、“ 礼教”、“ 礼让” 、“ 礼貌”、 “ 礼敬”、 “ 礼数”、 “礼义”、“ 礼仪”等道德本能;简单地说,荀子看尽人生百态,根本没有“礼”这回事,“隆礼” 就必须教之始为有用,更必要治之使得有制,此乃荀子祭典观念的延伸。
中国古代祭典行“礼”中,最早出现典“礼”仪式。《祭统》有句:「治人之道,莫重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可谓“礼”之来源;上古政教合一,重大的祭典常由统治者主持,这是个事实。后来“礼”的涵义,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地扩充使用,“礼”才慢慢被转变成为一种秩序,用来厘定上下贵贱尊卑的依据。
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把“礼”字讲的最透澈者,莫如《左传》上面的三句话:其一、昭公十五年叔向所云:「礼,主之大经也」。其二、襄公三十年子皮亦曰:「礼,国之干也」。其三、昭公五年女叔齐更谓:「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由以上这三段文字,亦可证知“礼”始之于祭典,原本是祀神祈福的仪式。
之所以会如此形成“礼”,肇因于古代神事与人事不分,而且人事包括在神事里,凡社稷国家重大事件、或人民家庭重要事情,都需要向神明请示,因此祭神规则的“礼”,也成为指导国事、家事即人事的原则,亦是神人关系交流的唯一准则,进而演变为人与人关系之模式,乃是当时一切祭祀神明之“礼”式。
到如今几千年过去了,凡谈到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抑或从人与神之间的神人关系,去探讨“礼”的本意,只要论述其核心价值观,几乎都不能不引用《礼记》,尤其是《礼记‧礼运篇》中,那一句「天礼之初,始诸侯饮食」。这言简意赅9个字,已把“礼”的本意本质,明白解释作如同生活起居般,如此简单地易知且易行。而所谓" 礼运大同篇",特别被历来中国文人雅士,视之为奉行“礼”的圭臬。
然而在此仍需加以澄清,这107个字的" 礼运大同篇",全文如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实质内容应毫无疑问,对其称呼却值得商榷。
正确说法似乎应该是:《礼记》,书籍名称,五经之一,所收文章全是孔子的学生、及战国时期儒学家的作品,全书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也饶具文学价值;其中[礼运篇],篇名,共有49篇,称为《小戴礼记》,此篇则为第九篇;至于"大同章",纯属一个章节,一般就简称之为" 礼运大同篇",乃[礼运]首个章节,整段文字是孔子与子游的对话,又称为《礼运•大同》篇,"大同"二字常用作理想境界的代名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即世界大同正是此义,我国有不少地名亦取用此二字"大同"。
令人好奇的是,"礼运大同篇"的篇名以“礼”开头,通篇却未见一个“礼”字,竟能将“礼”的大道理,讲的如此清楚,如此条理分明,实在有其道理。关于这一点的奇妙之处,朱熹所撰《朱子家礼》提出过妙喻,书中认为「《礼记》只是解《仪礼》」。阮元进一步在《书东莞陈氏〈学蔀通辩〉后》说:「朱子中年讲理,固已精实,晚年讲“礼”,尤耐繁难,诚有见乎理必出于礼也。古今所以治天下者,礼也,五伦皆礼」。
儒家又有三纲、五常、四维、五伦、八德诸说,凡此均与“礼”脱不了关系。 三纲、五常都是中国儒家所尊崇,所重视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守礼重礼;五常, 实即仁、义、礼、智、信,以“礼”为中心,“礼”字居中,核心价值在此。四维,即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复兴所寄,礼字挂帅。五伦, 也就是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彼此以礼相待,皆不可以失礼,可不希望礼失求诸野。八德, 乃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虽不见“礼”字,但此八字寓意中,皆贵在行为有礼有节,形成道德有理有守。
“礼”的理念理想固虽十分重要,不过最最要紧的尚在理解之后,立即展开行动,剑及履及实践。今天召开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礼仪发展论坛,针对主题探讨的目的在此,本文写作与发表的动机亦复如此。至于礼节的传承与弘扬课题,则愿意以「礼节为治事之本」,来跟在座诸君分享我的心得。
《国民党党员守则》后来又名《青年守则》,1935年11月18日原由作者蒋介石,提经中国国民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共有12条,第六条就是「礼节为治事之本」。回顾本党的兴起,原因在于党员普遍守礼重节;反观历次的衰败,也在于党员渐不注重礼节。孰不知古往今来,圣贤豪杰功成名就者,都是最注重礼节的人;历史上由于守礼不守礼,影响到整个的事业成功与失败,这种事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待人不敬处事不恭的人,而能成功立业者少之又少。
众所皆知汉高祖刘邦,是个卑微亭长出身,在未取得陈留以前,有谋士郦食其去求见,刘邦初时态度傲慢,一边接见一边洗脚,郦食其见状,坚持长揖不拜,更严正地说:「要诛伐无道,成功创业,怎么能这样待客不敬」。高祖立刻觉得是待慢了,赶忙整肃衣冠坦承过错,尊郦食其为座上宾,来客才允助以臂力,终于取得了陈留,平定天下成就刘氏帝业。
春秋战国时代,有两位残疾者当上外交使臣,去见齐候的母亲萧同宣子,齐后看见这对使者手足不全,形态又滑稽便笑个不停,自然令人既羞又恨,回国以后本着私见,认定齐国为唯一敌国,才联合邻邦进兵,齐国几乎灭亡。上述这两个历史故事,是很值得大家警惕的,一个是因能守礼而兴邦,另一由于无礼而沦亡。
我们无论为学做事修身养性,均须以“礼”为优先考虑,一切努力的着手之处,就在这一个“礼”字,于此也可以证明,「礼节为治事之本」,治事之于礼节是何等的重要。蒋介石把“礼节”一词,有过解释作:「礼是规规矩矩的态度,严严整整的纪律。亦即持躬律已,待人接物,一切合理的规律。节就是节度。礼节亦是法则的意思。所谓礼必有节,没有节便不成礼。无节的礼,等于无理」。
蒋介石之后再补充说:「我们无论为学做事、修身养兵、以至拯救人民、复兴民族,必须以“礼”字,为一切努力的着手之处。”由此可以知道,宇宙间万象纷纭,无论如何复杂变化,只要你能够“治之以礼”,则“不变应变”、“驭击于简”,便没有什么难事了」。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只要是个善于问“礼”的人,治理万事万物都一样简单,那就是全靠一个“礼”字。所以说「礼节为治事之本」,这不是学问上理论的偶然,而是经验上统计的必然。
最后我重复那句老话,凡是古圣先贤英雄豪杰,成功立业名垂不朽的人,都是最注重礼节的。如今在海峡两岸很多地方,每每还能看到许多老前辈,是社会上有地位的人,他们的身分地位越高,名望声誉越大,素养造诣越深厚,事业成就越显着,而其待人接物,却越加谦恭有礼,越懂得礼貌分寸,越守住礼节为治事之本份,这是因为他们皆属与生俱来的,天生有此治事之学问的关系?
在我看来,也未必尽然,真正的生成理由,犹在后天的养成,包括透过家庭教养、学校教育、社会教化等,这三方面的齐头并进,始克培养并育成一位,文明好礼中国人,兼具学问与道德,有礼节治事本能,且有助于合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全人格之现代世界公民;而重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近两年来在各个不同场合,已经一再重申了62次之多,语重心长,深体斯义,无非就是希望我们:从礼教做起,做到礼仪礼节治事,由修身齐家着手,着力成就治国平天下,亦即和睦共进“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作者陆炳文,台湾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理事主席、海峡两岸和谐文化交流协进会会长、全球中华粥会世界总会长、世界和平联合总会执行总会长,2015年7月8日,在江西省南昌香格里拉大酒店香格里拉厅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礼仪发展论坛上之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