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炳文:台闽两地同名村 连通两岸河洛情
更新时间:2015-06-07 来源: 发布:邵隆美 浏览:
中国人跟外国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有种根深蒂固的“阿同”观念,就是同宗同乡族人间,同样会尊前敬祖、怀乡寻根、重土报本,不管人走到那里,都不会忘记根本;我们这种传统观念,最容易表现在“同名村”上;从前中国大陆移民渡海赴台,早在“唐山过台湾”之初,同姓同籍的人,就习惯聚居在一起,互相照应,相互扶持,时间一久,自成聚落,并自取地名,且相沿把该地冠上故乡名称、或本族姓氏,于是成为极具乡土味的什么厝、什么村、什么里,同名村由此产生。
相对于大陆其他各个地方,台闽两地这种情形尤其明显。而台闽同名村的型式,又有两个典型类别,亦即“冠籍地名”和“冠姓地名”之分。“冠籍地名”或“冠姓地名”,尚且均可追溯到明清时期,大多移居台湾的福建先民,在垦荒地形成了以同地域、同家族、同宗姓相连结的血缘聚落,或聚居村落之后,其自然群聚地名,多以福建祖籍地的原乡名称、或故里风俗习惯来冠名,久而久之与祖地之间,有了很好的感情连缘,不忘本之情油然而生。
在台闽两地流行一句俗谚,叫做“陈林满天下”或“陈林半天下”,形容或许有些夸大,但是陈姓林姓人多确是不争的事实,几乎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姓陈或姓林,因此岛内最常见的“冠姓地名”,毫无疑问地是陈厝、林寮等,如李厝、许家村等也不少,宋屋虽少只在桃园县有一处,马家村也仅苗栗县才存在,却是个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例。这些“冠姓地名”乃血缘结合的典型产物,富有强调宗族团结一致的用意,像这样的地方,全台不计其数,如同闽粤两省,早已司空见惯。
再则,“冠籍地名”更富怀乡、思念大陆故土的意义。例如在台泉州人多的聚落,便叫泉州厝,陕西人多的村落,则称陕西村;后者坐落于彰化县秀水乡,表示陕西村最初的一批移民,绝大多数来自大陆西北的陕西省。在台湾旧地名当中,以往冠籍者总数可是上百,其中福建地名最多达51个,其次有30个属于广东地名,其余为其他省市自治区。“冠籍地名”即台湾一些村里所冠以祖籍的地名,与大陆祖地系出同根同源同名,重视根源毫无二致,取名雷同就不足为奇了。
整个台湾地名冠以姓氏者,跟大陆上的冠姓地名完全相同;此外,岛内地名冠以原籍者,又多由内地闽粤两省地名的移植而来。由于台闽两地同名村,体现连通海峡两岸河洛情,加以两相对照,我们就会发现,台湾与大陆的确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若从同名村的角度来看两岸,甚至可以说存有密不可分的一体关系。
过去数百年以来,台湾与大陆的两岸关系,单就同名村的形成与型式、发展与演化来观察,无形之中已经产生三方面的良好效应,实即:亲情加深、乡情加重和风情加浓;特别是在最近这5至8年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到现在,借助于政府跟人民的携手努力,民间交流的加强与逐渐深化,和官方沟通的开展与逐步流畅,让亲情在两岸同胞间涌动,让乡情在“阿同意识”中交融,让风情在共同家园中重温,这些都证明两件千秋万代大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时不远,中华国族的完整统一指日可待。
同名村的概念,套用简单说法,即为两个名字相同的村庄,闽人入台后难忘自己家乡,聚居地自然而然沿用家乡名。我们以近一年来发生的两件事证,说明台闽同名村民,如何两地一家亲,实足加深亲情、加重乡情、并加浓风情,以至于连通两岸,接续河洛文化情。
第一件事证,发生在今年(2014年)2月13日,场景分处闽台两地同名村,就是福建泉州市惠安县山霞镇“青山”村,数百名乡亲通过卫星联机的方式,与海峡对岸的台北市万华区“青山”里的同胞,“隔海喊话”,互贺新年,共庆元宵佳节,纪念共同祖先;随后,两岸同名村内,又共同举行了祭祖仪式,衣着传统特色服饰的惠安女表演腰鼓,来与台湾艋舺青山会战鼓团,“隔空同台”演出地方杂技。
“台湾的青山里就是从青山村移民过去的,我们是同根同源的族人,他们的祖庙跟我们也一直有联系”。77岁的青山村民、主祭者李春火用闽南语,亦即台湾话、河洛话说。“这次利用高科技共度佳节,我们联系更直接更密切了”。李春火接着写诗助兴,道出心声:“泉州湾畔众妖娆,夜奏琵琶海上飘;隔岸台澎闻雅韵,也弹南曲《闹元宵》”。这项活动除了以LED视频互动,两岸乡亲还开通“同名一家亲”微信群、两岸村长里长互发拜年视频、进行无线电网络通联等,连通两岸河洛情之活动,大家都希望以后再有机会,台湾跟大陆两边经常联系。
台北万华青山里李姓里长也指出:“通过电波传播我们两岸的心连心,永远团结在一起,牵起我们的血脉亲缘”。更值得称道的是,两岸的祖庙青山宫,同时举行祭祖典礼,艋舺青山里的里民击鼓,惠安青山村的村民敲锣,此一从未有过的场景,看似不可能的想法,两岸青山民众通过两地同名村实现了。我们后来也一再发觉,明清两季就有不少泉州移民,像李氏这般络绎到台湾开垦,惠安先民曾将生活、文化、俗习和风土民情,带到台北万华一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且把该地取名与故乡青山同名的青山里。如此同名村在台湾还有1000多个。
台闽同根同源同名村,两地青山村里乡亲,围桌团聚,比邻而坐,拥抱同名的宗谊,使用同样的乡音,诉说着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寄情于“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气氛温馨,场面感人。这种相亲相聚相见欢的心情,岂是任何语言文字所能表达出来的,只能从众人心神表情里,约略领会了:亲情在两岸同胞间涌动,乡情在“阿同意识”中交融,风情在共同家园中重温,此言不虚。
第二件事证,则发生在去(2013年)年6月16~21日,为期一周的“第五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厦门召开期间,首办“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和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替台湾乡亲提供了一次祖地寻根、再叙乡情的机会,邀请岛内13个县市,28个乡、镇、村、里长,村民代表及青少年等,前来参加系列根亲文化交流活动,并与闽南漳州、泉州、厦门对应的同名村乡亲,展开闽台同名村对口,恳亲交流,接续乡情,寻根谒祖。
该次活动最为生动之处,表现在空前未有的盛举,也就是6月17日,福建泉州南安市崇武镇大岞村,举行的“闽台同名村恳亲交流会”,迎来了台湾新大岞乡亲会会长、79岁的张细山,带着基隆大岞村村民一行25人,回来老家恳亲、祭祖。基隆大岞村总干事张金山,一到祖地就激动地说,“台湾大岞村就是由张细山这一辈,20世纪50年代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基隆当地信妈祖的人,在那边想念故乡盖一个庙,叫做大岞妈祖庙,让这些过台的人,在那边聚在一起,大岞村就是这样成型的,村民已由原先的80多人,如今已成长到1000多人”。据了解,泉州大岞村的村民,也由最初的5000多人,发展到今天13,000多人。
在恳亲交流会结束后,泉州惠安大岞村清河张氏宗亲,与台湾基隆大岞村张细山一行,共同参加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一幕感人至深,触动了福建一些同名村的在场代表,有感而发,希望也能与海峡对岸的同名村对接上;福建漳州南靖县默林镇双溪村主任詹天福,更是有备而来。詹天福兴奋地说:“这次我是带族谱来参加这个会,我的祖家在双溪村,台湾有四个双溪村,到底跟我这个双溪村,有无渊源关系?我就准备用族谱来对接,只要找到它是南靖,我就可跟着接上头”。
如同这样的对接、交流、恳亲、祭祖,闽台两地乡亲们,共聚一堂话乡愁,共祭祖宗寻根源。在闽台同名村联谊活动周内,我们还发现了好几起,已知福建泉州、漳州、厦门3地,与台湾新北、台南、彰化、嘉义、基隆、高雄、花莲、新竹、及南投等13个县市,其中28个乡、镇、村、里同名村聚落之间,至少有19对同名村里,友善进行了对接,而泉台“结对子”的,就有13对同名村,可见从泉州府迁徙来台开基,人数最多的确属实。当天同名村签约仪式上,双方签署了友好交流合作意向,彼此将定期或不定期互访,传承同名村落的河洛文化,进而加深同胞情感,相互提供便利服务,促进两地交往合作,造就两岸正向发展。
据悉,自从明清以降,移居台湾的福建先民,主要是源出泉州府,其次为漳州府及汀州府,台湾汉民族的祖先,闽南地区实为大宗。我们调研中,重新检视两岸相关谱牒文献记载和闽粤台族谱文献研究报告表明,闽粤先民移居台湾、开发台湾,在垦荒地蔚为同名村风气,波及岛内首善之区台北市,甚至于衍生出若干同名街道,有如泉州街、漳州街与汀州路,此间所建构具有丰富人文特色的血缘、地缘、文缘、史缘、商缘、谱缘的台闽六缘关系,是在别处过去所没有见到的,又以史迹源流来证明“闽台六缘”,俱起到缘结两岸之三大作用:有助亲情在两地同胞间涌动,有益乡情在“阿同意识”中交融,有利风情在共同家园中重温。
该项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作为海峡论坛的创新品牌是首次推出,深化同名村落的文化传承,进一步深化同名村民间之情感、友谊和共识,已属难能可贵,再加以根据论坛主题、和“聚焦亲情‧共圆梦想”的大会主议题,首度配合办理“世界闽南文化节”,续办“海峡客家风情节”,结合闽客族人,一同祖地寻根,两岸香火共传,熔铸亲缘纽带,延绵河洛情怀,扎根草根乡野,连动地方情愫,成功拉近了两地闽客族群在感情上的距离,势必连带缩短了两岸和平统一上的时程,不仅是民间研究河洛文化取得成果的一桩好事,而且系河洛情谊助成国族和谐的头等大事。(来源: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 2014-09-18)
相对于大陆其他各个地方,台闽两地这种情形尤其明显。而台闽同名村的型式,又有两个典型类别,亦即“冠籍地名”和“冠姓地名”之分。“冠籍地名”或“冠姓地名”,尚且均可追溯到明清时期,大多移居台湾的福建先民,在垦荒地形成了以同地域、同家族、同宗姓相连结的血缘聚落,或聚居村落之后,其自然群聚地名,多以福建祖籍地的原乡名称、或故里风俗习惯来冠名,久而久之与祖地之间,有了很好的感情连缘,不忘本之情油然而生。
在台闽两地流行一句俗谚,叫做“陈林满天下”或“陈林半天下”,形容或许有些夸大,但是陈姓林姓人多确是不争的事实,几乎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姓陈或姓林,因此岛内最常见的“冠姓地名”,毫无疑问地是陈厝、林寮等,如李厝、许家村等也不少,宋屋虽少只在桃园县有一处,马家村也仅苗栗县才存在,却是个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例。这些“冠姓地名”乃血缘结合的典型产物,富有强调宗族团结一致的用意,像这样的地方,全台不计其数,如同闽粤两省,早已司空见惯。
再则,“冠籍地名”更富怀乡、思念大陆故土的意义。例如在台泉州人多的聚落,便叫泉州厝,陕西人多的村落,则称陕西村;后者坐落于彰化县秀水乡,表示陕西村最初的一批移民,绝大多数来自大陆西北的陕西省。在台湾旧地名当中,以往冠籍者总数可是上百,其中福建地名最多达51个,其次有30个属于广东地名,其余为其他省市自治区。“冠籍地名”即台湾一些村里所冠以祖籍的地名,与大陆祖地系出同根同源同名,重视根源毫无二致,取名雷同就不足为奇了。
整个台湾地名冠以姓氏者,跟大陆上的冠姓地名完全相同;此外,岛内地名冠以原籍者,又多由内地闽粤两省地名的移植而来。由于台闽两地同名村,体现连通海峡两岸河洛情,加以两相对照,我们就会发现,台湾与大陆的确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若从同名村的角度来看两岸,甚至可以说存有密不可分的一体关系。
过去数百年以来,台湾与大陆的两岸关系,单就同名村的形成与型式、发展与演化来观察,无形之中已经产生三方面的良好效应,实即:亲情加深、乡情加重和风情加浓;特别是在最近这5至8年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到现在,借助于政府跟人民的携手努力,民间交流的加强与逐渐深化,和官方沟通的开展与逐步流畅,让亲情在两岸同胞间涌动,让乡情在“阿同意识”中交融,让风情在共同家园中重温,这些都证明两件千秋万代大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时不远,中华国族的完整统一指日可待。
同名村的概念,套用简单说法,即为两个名字相同的村庄,闽人入台后难忘自己家乡,聚居地自然而然沿用家乡名。我们以近一年来发生的两件事证,说明台闽同名村民,如何两地一家亲,实足加深亲情、加重乡情、并加浓风情,以至于连通两岸,接续河洛文化情。
第一件事证,发生在今年(2014年)2月13日,场景分处闽台两地同名村,就是福建泉州市惠安县山霞镇“青山”村,数百名乡亲通过卫星联机的方式,与海峡对岸的台北市万华区“青山”里的同胞,“隔海喊话”,互贺新年,共庆元宵佳节,纪念共同祖先;随后,两岸同名村内,又共同举行了祭祖仪式,衣着传统特色服饰的惠安女表演腰鼓,来与台湾艋舺青山会战鼓团,“隔空同台”演出地方杂技。
“台湾的青山里就是从青山村移民过去的,我们是同根同源的族人,他们的祖庙跟我们也一直有联系”。77岁的青山村民、主祭者李春火用闽南语,亦即台湾话、河洛话说。“这次利用高科技共度佳节,我们联系更直接更密切了”。李春火接着写诗助兴,道出心声:“泉州湾畔众妖娆,夜奏琵琶海上飘;隔岸台澎闻雅韵,也弹南曲《闹元宵》”。这项活动除了以LED视频互动,两岸乡亲还开通“同名一家亲”微信群、两岸村长里长互发拜年视频、进行无线电网络通联等,连通两岸河洛情之活动,大家都希望以后再有机会,台湾跟大陆两边经常联系。
台北万华青山里李姓里长也指出:“通过电波传播我们两岸的心连心,永远团结在一起,牵起我们的血脉亲缘”。更值得称道的是,两岸的祖庙青山宫,同时举行祭祖典礼,艋舺青山里的里民击鼓,惠安青山村的村民敲锣,此一从未有过的场景,看似不可能的想法,两岸青山民众通过两地同名村实现了。我们后来也一再发觉,明清两季就有不少泉州移民,像李氏这般络绎到台湾开垦,惠安先民曾将生活、文化、俗习和风土民情,带到台北万华一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且把该地取名与故乡青山同名的青山里。如此同名村在台湾还有1000多个。
台闽同根同源同名村,两地青山村里乡亲,围桌团聚,比邻而坐,拥抱同名的宗谊,使用同样的乡音,诉说着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寄情于“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气氛温馨,场面感人。这种相亲相聚相见欢的心情,岂是任何语言文字所能表达出来的,只能从众人心神表情里,约略领会了:亲情在两岸同胞间涌动,乡情在“阿同意识”中交融,风情在共同家园中重温,此言不虚。
第二件事证,则发生在去(2013年)年6月16~21日,为期一周的“第五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厦门召开期间,首办“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和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替台湾乡亲提供了一次祖地寻根、再叙乡情的机会,邀请岛内13个县市,28个乡、镇、村、里长,村民代表及青少年等,前来参加系列根亲文化交流活动,并与闽南漳州、泉州、厦门对应的同名村乡亲,展开闽台同名村对口,恳亲交流,接续乡情,寻根谒祖。
该次活动最为生动之处,表现在空前未有的盛举,也就是6月17日,福建泉州南安市崇武镇大岞村,举行的“闽台同名村恳亲交流会”,迎来了台湾新大岞乡亲会会长、79岁的张细山,带着基隆大岞村村民一行25人,回来老家恳亲、祭祖。基隆大岞村总干事张金山,一到祖地就激动地说,“台湾大岞村就是由张细山这一辈,20世纪50年代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基隆当地信妈祖的人,在那边想念故乡盖一个庙,叫做大岞妈祖庙,让这些过台的人,在那边聚在一起,大岞村就是这样成型的,村民已由原先的80多人,如今已成长到1000多人”。据了解,泉州大岞村的村民,也由最初的5000多人,发展到今天13,000多人。
在恳亲交流会结束后,泉州惠安大岞村清河张氏宗亲,与台湾基隆大岞村张细山一行,共同参加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一幕感人至深,触动了福建一些同名村的在场代表,有感而发,希望也能与海峡对岸的同名村对接上;福建漳州南靖县默林镇双溪村主任詹天福,更是有备而来。詹天福兴奋地说:“这次我是带族谱来参加这个会,我的祖家在双溪村,台湾有四个双溪村,到底跟我这个双溪村,有无渊源关系?我就准备用族谱来对接,只要找到它是南靖,我就可跟着接上头”。
如同这样的对接、交流、恳亲、祭祖,闽台两地乡亲们,共聚一堂话乡愁,共祭祖宗寻根源。在闽台同名村联谊活动周内,我们还发现了好几起,已知福建泉州、漳州、厦门3地,与台湾新北、台南、彰化、嘉义、基隆、高雄、花莲、新竹、及南投等13个县市,其中28个乡、镇、村、里同名村聚落之间,至少有19对同名村里,友善进行了对接,而泉台“结对子”的,就有13对同名村,可见从泉州府迁徙来台开基,人数最多的确属实。当天同名村签约仪式上,双方签署了友好交流合作意向,彼此将定期或不定期互访,传承同名村落的河洛文化,进而加深同胞情感,相互提供便利服务,促进两地交往合作,造就两岸正向发展。
据悉,自从明清以降,移居台湾的福建先民,主要是源出泉州府,其次为漳州府及汀州府,台湾汉民族的祖先,闽南地区实为大宗。我们调研中,重新检视两岸相关谱牒文献记载和闽粤台族谱文献研究报告表明,闽粤先民移居台湾、开发台湾,在垦荒地蔚为同名村风气,波及岛内首善之区台北市,甚至于衍生出若干同名街道,有如泉州街、漳州街与汀州路,此间所建构具有丰富人文特色的血缘、地缘、文缘、史缘、商缘、谱缘的台闽六缘关系,是在别处过去所没有见到的,又以史迹源流来证明“闽台六缘”,俱起到缘结两岸之三大作用:有助亲情在两地同胞间涌动,有益乡情在“阿同意识”中交融,有利风情在共同家园中重温。
该项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作为海峡论坛的创新品牌是首次推出,深化同名村落的文化传承,进一步深化同名村民间之情感、友谊和共识,已属难能可贵,再加以根据论坛主题、和“聚焦亲情‧共圆梦想”的大会主议题,首度配合办理“世界闽南文化节”,续办“海峡客家风情节”,结合闽客族人,一同祖地寻根,两岸香火共传,熔铸亲缘纽带,延绵河洛情怀,扎根草根乡野,连动地方情愫,成功拉近了两地闽客族群在感情上的距离,势必连带缩短了两岸和平统一上的时程,不仅是民间研究河洛文化取得成果的一桩好事,而且系河洛情谊助成国族和谐的头等大事。(来源: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 201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