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粥会回归成为两岸一家亲的风向球
更新时间:2015-03-28 来源: 发布:邵隆美 浏览:
4月4日,我以全球粥会世界总会长身分,出席乙未年2015清明在西安举行的,“第八届公祭轩辕黄帝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应邀在活动开幕典礼上,代表台湾文化艺术界致词,讲话内容特别重申,日前发表《全球粥友代表首谒黄山公祭粥祖黄帝文》,致祭于黄山轩辕峰下圣像之灵前,当众所指出文首的那一句话:
「溯我元祖,始烹谷为粥,初教民作糜,-----时值清明时节,霏雨山润如酥,遥想五千多年前,先祖或曾驻跸于此,初创和谐社会雏型」;以及最后的一句总结:「愿与我海内外粥友代表,相互黾勉,弘扬和谐文化,促进和平统一,共创辉煌时代,奠定中华民族之龙骧」。
上述前后的这两段话语,我在6年前的2009年,参加过陕西“第三届公祭轩辕黄帝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并率团为《粥祖黄帝纪元五千年丁亥清明节 全球粥会代表公谒黄陵公祭始祖》,旋即转来福建泉州,在4月14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上,公开宣布两件大事的核心价值所在:
其一、中华粥会回归大陆,探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自然风向。1924年在上海,一群文人雅士聚集在一起,成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雅集;抗日战争军兴,粥会被迫内迁,立足陪都重庆。再过了几年,国府渡海来台,中华粥会也被带到台湾,在大陆遂由沉寂,而逐渐没落消失。就在2008年8月间,我抛出了第一个风向球,在纪念辜汪会谈15周年之际,第一届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在上海召开时,率先提出「包容、融合、和谐为两岸和平统一的三部曲」之后,有志一同者当场矢志,尽快将粥会带回大陆,就是代表两岸一家亲,先要取粥文化所隐含的和谐之意,来凸显和谐文化乃和谐两岸的张本。
其二、粥会总馆设在大陆,引领两岸共进和平统一的必然风潮。第二届两岸和谐文化节如预期,2009年4月中旬在泉州华光学院举行,面对着中国四大古桥中最接近台湾的洛阳桥,我正式宣称,粥会不但已经回归祖国,而且将从洛阳桥这一头搭建,全球粥会世界总会馆平台,由海西延伸海东的沟通桥梁。当2012年的第四届和谐文化节,重回海上丝路起点成功集约的当头,粥会总会馆“ 承运阁”便告落户泉州台商投资区内,和谐文化桥头堡也就随着长驻闽南,来引领两岸统一的人文思想蔚为风潮。2014年第六届和谐文化节前夕,我在第六届海峡论坛开幕前一刻,特别当面递交一份台湾蓬莱米,送给全国政协俞正声主席笑纳,正是希望通过此举,藉由象征一锅米和水,变成大家一锅粥,冀盼原本的闽台一家亲、或者进一步说是两岸一家亲,也自然而然变成两岸一家人。
其实,熬粥并没有什么大学问,粥食也没有什么大道理,但是我们的雅集,奉天承运,黄帝诏曰,长期以来,始终如一,独钟一味,吃粥可以吃出一个粥会来,粥会和谐文化又能搞出这么多个名堂来,岂只不容易,更是不简单,但见“ 承运阁”一楼左右两个空间,粥会文物文献陈列室光彩夺目,粥贤粥友作品展示厅琳琅满目,这些轶趣还真是令人大开眼界,猜想就连粥文化初祖都始料未及。
(本文作者为台湾知名人士陆炳文,发表在2015年5月号闽声杂志)
「溯我元祖,始烹谷为粥,初教民作糜,-----时值清明时节,霏雨山润如酥,遥想五千多年前,先祖或曾驻跸于此,初创和谐社会雏型」;以及最后的一句总结:「愿与我海内外粥友代表,相互黾勉,弘扬和谐文化,促进和平统一,共创辉煌时代,奠定中华民族之龙骧」。
上述前后的这两段话语,我在6年前的2009年,参加过陕西“第三届公祭轩辕黄帝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并率团为《粥祖黄帝纪元五千年丁亥清明节 全球粥会代表公谒黄陵公祭始祖》,旋即转来福建泉州,在4月14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上,公开宣布两件大事的核心价值所在:
其一、中华粥会回归大陆,探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自然风向。1924年在上海,一群文人雅士聚集在一起,成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雅集;抗日战争军兴,粥会被迫内迁,立足陪都重庆。再过了几年,国府渡海来台,中华粥会也被带到台湾,在大陆遂由沉寂,而逐渐没落消失。就在2008年8月间,我抛出了第一个风向球,在纪念辜汪会谈15周年之际,第一届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在上海召开时,率先提出「包容、融合、和谐为两岸和平统一的三部曲」之后,有志一同者当场矢志,尽快将粥会带回大陆,就是代表两岸一家亲,先要取粥文化所隐含的和谐之意,来凸显和谐文化乃和谐两岸的张本。
其二、粥会总馆设在大陆,引领两岸共进和平统一的必然风潮。第二届两岸和谐文化节如预期,2009年4月中旬在泉州华光学院举行,面对着中国四大古桥中最接近台湾的洛阳桥,我正式宣称,粥会不但已经回归祖国,而且将从洛阳桥这一头搭建,全球粥会世界总会馆平台,由海西延伸海东的沟通桥梁。当2012年的第四届和谐文化节,重回海上丝路起点成功集约的当头,粥会总会馆“ 承运阁”便告落户泉州台商投资区内,和谐文化桥头堡也就随着长驻闽南,来引领两岸统一的人文思想蔚为风潮。2014年第六届和谐文化节前夕,我在第六届海峡论坛开幕前一刻,特别当面递交一份台湾蓬莱米,送给全国政协俞正声主席笑纳,正是希望通过此举,藉由象征一锅米和水,变成大家一锅粥,冀盼原本的闽台一家亲、或者进一步说是两岸一家亲,也自然而然变成两岸一家人。
其实,熬粥并没有什么大学问,粥食也没有什么大道理,但是我们的雅集,奉天承运,黄帝诏曰,长期以来,始终如一,独钟一味,吃粥可以吃出一个粥会来,粥会和谐文化又能搞出这么多个名堂来,岂只不容易,更是不简单,但见“ 承运阁”一楼左右两个空间,粥会文物文献陈列室光彩夺目,粥贤粥友作品展示厅琳琅满目,这些轶趣还真是令人大开眼界,猜想就连粥文化初祖都始料未及。
(本文作者为台湾知名人士陆炳文,发表在2015年5月号闽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