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炳文:每逢元宵佳节 必三感 倍伤感
(粥会新闻中心讯)人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可是每逢元宵佳节,自必油然而生三感,今年尤其倍加伤感。有了美食,丢了粥食;为了元宵,拆了像肖;做了公仆,忘了民苦。我全球粥会总会长、于右任书法收藏研究院院长、中华将军教授书画院院长陆炳文,今天6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有所感触而抒发心境。
陆炳文先说第一感:有了美食,丢了粥食。每年到了元宵节当天,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应该应景吃碗汤圆,所以汤圆也就叫做元宵,汤圆几成了独宠,元宵节惟一美食,有了如此可口美味,就把本该吃粥的习俗,大家完全给丢了免了。孰不知,一开始有元宵节,吃的并不是元宵,亦非现在所说的汤圆,却是不折不扣的粥品。
根据民俗文献记载,南北朝时期,家户仍多食粥,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主要是用来祭祀、逐鼠,及祈求老鼠不吃蚕宝宝,以常保农事顺利,还称不上是节庆食品。一直到了宋代元宵节,才刚开始发明了油锤和乳糖圆子,习惯吃的乳糖圆子,则与今日汤圆无二。元宵成为元宵节的必备食品,谅系从有宋一代开始的。
相传元宵在宋代,可是很珍贵食品,姜白石有诗为记:「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在此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或汤圆,但若因此而认定,节庆必吃汤圆,另说似有以偏概全之嫌。
时到如今,浙江台州人过元宵,还是不煮汤圆吃的,而是吃家常的糟羹,一种山粉糊,亦称咸酸粥。除了台州,江南的一些地方,也会在元宵节这天,食用咸酸粥或者烊粉粥之类的粥羹,这种作羹粥的食材,都以素食蔬菜为主,而且通常是一大锅一起煮,大家一锅,团团圆圆,这与上元节起源,也许还有一些关系。
陆炳文次说第二感:为了元宵,拆了像肖。2000多年前,就有了元宵节,俗称小过年,亦谓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灯节,因此提花灯、猜灯谜、放天灯、办灯会等,张灯结采活动的历久常新,乃天经地义之事。但万万没有想到,这么一个良善的风俗,竟然在20多年前, 陈水扁首任市长时,藉元宵节灯会布置之便,刻意去破坏于右任铜像基座,使得原本立于台北市仁爱路、与敦化南路交叉处圆环内的,像肖后来被迫迁移至国父纪念馆,及今思之,感慨系之。文后附上,铁证照片:[元宵灯架恶意破坏铜像基座图],别无所指,谨供参考。
陆炳文再说第三感:做了公仆,忘了民苦。「第一唱来官员听,你把百姓莫看轻。民国官员是公仆,百姓雇你做长工」。这首诗歌《元宵节十唱(存一)》,是粥会名贤于右任的传世作品,早岁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时,专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语句,替普通人写的演唱歌词。这些通俗的简单语句,就如同挂在老百姓嘴边、唱在田间地头的,那些秦腔眉户的剧词,琅琅上口,浅显易懂,一听就能够深入群众,深刻打动人心。
由此可见,虽然于右任身为军政首长,始终不失布衣的本色,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亲民爱民,苦民所苦;毕生未改书生的本质,坚持初心,坚守主张,改革诗歌,解放思想,曾经自述强调:「诗是大众言志的工具,而不是一部分人的怡情玩具」。「诗的体裁必须解放。伟大的天才,伟大的思想,决非格律所能限制的」。陆炳文反观时下官员,锦衣玉食又饱食终日,斗大的好字写不出几个,更别说创作诗词歌赋,正经的好事干不出几件,更别说人在公门好修行;今天任何人只要一想到这些,就免不了为明天感伤而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