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粥贤溥心畬艺术特展「遗民之怀」吸睛

粥贤溥心畬艺术特展「遗民之怀」吸睛

更新时间:2015-02-27 来源: 发布:邵隆美 浏览:

(粥会新聞中心訊)据來自台湾地区文化部的消息指出,1949年后台島中國傳統绘画发展,渡海来台的一批书画家,多数是文化人士雅集粥会名贤,带来不同于以往闽浙的气象,这群书画家中,台灣師範大學前教授溥心畬先生独具面目,他的作品及国画教学,影响后世甚大且远。溥先生逝世至今逾半世纪,国立历史博物馆特别精选馆内典藏、及征集海内外藏品二百六十件,汇集先生所作诗、文、书、画作品,以「遗民之怀」为题,办理溥心畬艺术特展,回顾其艺术成果。
溥儒,字心畬。1896年出生于北平,1963年逝世于台北。这位著名的书画家、诗人、文人,诞生于恭王府,曾祖父为清宣宗道光皇帝,祖父是恭亲王奕欣的旧王孙,堂兄为宣统皇帝溥仪。自幼在皇宫中勤读诗书,奠定其深厚文学修养基础,笔下所挥洒、体会的世界,足堪玩味。在清王朝风雨飘摇时期,不待王孙梦醒,恭王家族特权便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一去不复返。从其一方常用印,印文曰:「旧王孙」,幽默中杂以辛酸,自豪中带点自嘲,足以想见其人生经历的波澜起伏。
所幸先生不在意家道破落,潜心学习诗文、书法、文学艺术,隐居于北京西山戒檀寺,读书习画,寄情于山水之间。期间又以诗文、书法为功底,悠闲平静地临摹了不少宫廷和王府珍藏的收藏,诗、文、书、画等四艺均能有所发展。由于对历代名家都能学习与尊重;对技法的深研与继承;对文化核心价值的融会与升华,先生各种画科都能兼备发展。山水、花卉、人物、草虫、仕女、鞍马、走兽、神怪、菩萨、翎毛,无不精擅,亦足为当世之宗主。这样的创作,不是以批判传统、断裂过往为代价,乃是在熟稔传统后,汇集个人的理解加上生活的滋养,逐渐演化、蜕变成的个人面貌。来台之后,先生并未担任官方职务,而是应当时师大美术系系主任黄君璧的聘请,讲授国画课程,开始设帐授徒及售画维生。他古文学造诣极深,有诗集与四书经义集体,毛诗经等十余种学术专著行世,其中《寒玉堂书画论》正是他研究绘画的感悟。
此次特展以吸睛「遗民之怀」四字为题,取自先生在台时期写给友朋的信笺诗稿,不难想象此四字应该有着特殊的意义。「遗民」二字,起源甚早,周代,武王克殷之后,有伯夷、叔齐,因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宋朝养士最厚,南宋灭亡后,许多读书人不仕,以侍奉蒙古人为耻。明代知识分子阶层亦是以重气节为人格标准,许多明代学者亦以侍奉满清为奇耻大辱。对古之后裔、亡国之民,原乡与他乡之间,究竟「何处是故乡」?既是前朝的皇家子民,又是离开故土的飘荡之身,对先生而言,或许传授经学书画,延续此精致文化,不以世俗之利为求,才是安身立命之道!
本展览自即日起至2月底止,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二楼展出,粥友蔡耀庆精心策展的目的,在于藉由溥心畬诠释的一笔一画,通过旧王孙之眼手笔心情代表作,带领观众细细品味中国书画的诗情妙意与精致优雅,也要带同大家走进粥贤悠游自在的雅集生活与艺术生命。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