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从台北“头北厝”谈到黄氏宗祠『种德堂』

从台北“头北厝”谈到黄氏宗祠『种德堂』

更新时间:2015-01-30 来源: 发布:邵隆美 浏览:

台北市万华区近淡水河地段,在龙山国小旁至梧州街之间,原是福建省兴化县头北人聚落,长久以来遂被称作“头北厝”。对面的广州街253巷27号,有一间具200年历史的妈祖庙『启天宫』,为清朝嘉庆年所创建,创庙人乃当地闻人黄禄,原本是用来祈佑料馆水运顺畅,于自宅内奉祀妈祖神坛,后因顶礼膜拜者众,旋捐献出作为公庙,俗称『料馆妈祖庙』。
该庙日据时代,曾充当过仓库,储存属于专卖的樟脑,黄家则在料馆口,亦即广州街265巷3号,于道光年间起造,另行建成一幢大型宅院,而后再捐作黄氏宗祠『种德堂』,建筑坐东朝西,外观古色古香,显得十分气派,典型的中国传统四合院,尔后历经数次整建修缮,始有今日宏伟的庙貌规模,黄氏家庙立有黄氏大宗祠牌楼,却坐落在环河南路2段上。
当初兴化移民黄氏一族,藉此祭拜始迁祖及开基祖,共奉郡望堂号为江夏,至于家庙取名『种德堂』,又寓意于鼓励黄家子孙,要多种福田、修德业行善。『种德堂』在管理上,设有财团法人「台北江夏黄种德大宗祠」董事会,负责主持每年的春秋两祭,以及掌管其有关一切事务。
初时捐出私宅的黄禄夫人,地方人士昵称她为阿禄嫂,不但寡居下独自经营家业有方,而且宅心仁厚是个妇道大善人,在艋舺(万华古称)颇受人尊重;黄家一直人文荟萃,始终财丁两旺,仕途亦相当顺遂,前有黄启瑞当上台北市长,其子黄书玮也做过国大代表,两代人都在官场通达荣耀。
至今已近一个世纪,『种德堂』家庙保存堪称良好,现有部分空间利用为幼儿园。上世纪80年代,这一带仍划归料馆里,如今重划为青山里内。而所谓『料馆』者,实即锯木厂的旧称,昔日之新店溪、大汊溪等同一河系,水道上游出产的樟树,放水流至艋舺拉牵上岸,交给厂馆裁切成木料,大量供应作军需造船,及今功能早已尽失,『料馆』两字也失传久矣,徒尘封于文献之中而已。
笔者与黄书玮先生旧识且交好,30日连络上并在安排下,造访了『启天宫』、『种德堂』和『龙山寺』,3处跟万华望族相关的古迹,旧地重游并温故知新,一探古老艋舺在台北发展新轨迹,同时试图寻找“头北厝”自泉州迁徙来台旧路线,作为硕果仅存的台闽地区姓氏宗祠田野调查专家、兼充海峡两岸同名村的冠藉地名研究学者,以便向大陆这一方面的调研工作者朱定波先生交差。
缘起于昨天29日,原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传来电子邮件所示:「尊敬的陆先生好;台湾台北万华区右侧旁边的头北厝,是泉州市泉港区的闽台同宗村。如有可能,请抽空帮忙看看那里,是否还有祠堂或家庙?拜托您了。我预定3月19日抵台,到时在台北与您见面。谢谢!朱定波 敬上」。
若说当地比较着名的妈祖庙,别有古刹艋舺龙山寺,位于台北万华广州街211号,坐北朝南,庙宇宏阔,雕饰尤精,最早是泉州晋江县安海龙山寺的分身;龙山寺大殿供奉观间菩萨,后殿才配祀天上圣母妈祖。该寺庙由于信徒之众,香火之盛冠于全台,被政府列为台澎金马地区重要古迹,为中外观光旅游客人所必到之处。[作者陆炳文,现任全球粥会世界总会长、海峡两岸同名同宗村交流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