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炳文:社会和谐,两岸和睦,才有机会和平统一
更新时间:2014-11-16 来源: 发布:邵隆美 浏览:
敬爱的全球粥会世界总会名誉总会长丁之发上将,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韦忠慈副会长,诸位女士、先生,媒体朋友、粥友们:大家早安、早上好!
今天,我们齐聚在对台工作的最前沿,亦即海西的闽南重镇福建泉州、全球粥会世界总会馆承运阁,一起来参加第六届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活动,实在具有五层重大意义:第一、庆祝新中国建政65周年;第二、庆祝文化人士雅集粥会在上海创立90周年、暨粥会回归大陆五周年;第三、纪念粥会精神导师吴稚晖150岁诞辰;第四、纪念粥会名贤于右任辞世50周年;第五、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粥会前身世界社的扶道人孙中山149岁诞辰。
稍早12号的国父诞辰纪念日,我才在台北“国父纪念馆”,敬向孙中山座像献花致祭,当时祭告革命先行者说:先生口授遗嘱上,曾开宗明义指点:「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又昭示:「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三民主义》,继续努力,以求贯彻」。由此可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早有明训,而且是国父临终前17天,即1925年2月24日,在场见证者粥贤吴敬恒(稚晖)、哲嗣孙科等党国元老签字后生效。
因此一般同志同仁会认为,国父孙中山所指的国民革命,亦即中共所谓中国民主革命,尚未成功而需促其实现之目的,先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再来求国家之富强康乐,实在就是要追求中国梦,圆满追寻国家完全统一的千秋大梦。我却有话要补充说,自从1949年中国大陆易手以来,我们大陆与台湾之简,在地理上隔着一条台湾海峡而分离,在政治上也隔着一条制度鸿沟而分治,但是从未改变两岸同胞文化同根、血脉同源的历史事实,也从未加大海峡中线宽度、海西海东的地理距离,更从未撕裂两岸人民一家亲、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
所以我始终坚决主张,过去一甲子的短暂现象,两岸只是处在一时分手的政治现实中,绝对不属于狭隘国家的分裂状态下,应该就无所谓统一不统一的问题,如今问题只在于中华民族文化之回归、与夫华夏壮美山河之一统达成,何时可以圆梦?问题只在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圆中国美梦、与夫五大精神支撑之一举建成,何时可以实现?问题只在于充分了解支撑一圆中国梦、实现完全统一的五大精神,也就是说两岸之间的和谐共生,和睦共处,和平共存,和泰共兴,和顺共进,应该如何循序渐进,逐步达到最终目的。
简单地说,社会和谐,两岸和睦,和平统一才有机会;而这个千载一时的机会,也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它必须两岸中国人一起创造条件,至于必要条件应该如何去创造?先行者国父早有先见之明,要再来一次成功的“宁靜革命”,归之于两方面齐头并进:其一、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这就要依靠宣传,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人民群众,大家一起奋斗下去;其二、必须继续努力,以求贯彻,这就要仰赖接力,革命同志们一棒接一棒地,努力不懈去完成它。这一次的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我们一共要颁发若干奖励个人项目,其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奖项,其一的“杰出表现奖”,其二的“终生成就奖”,正是有计划作针对性的巧妙安排。
先说此一“杰出粥友奖”,我们打算颁奖给我会的同仁李卫国,他是中华妈祖网特约通讯员、天下妈祖网通讯员、中华妈祖俗信文化研究中心媒体总监、全球粥会世界总会新闻部长,平日十分专注于宣传工作,为妈祖大爱、两岸和平统一、世界大同而宣传,表现都很杰出,影响尤其深远,顷经文化节组委会公开推荐,再通过甄选委员会审查而决定嘉奖之。次说另一“终生成就奖”,我们考虑授予已故的陈元麟同志,生前原为大陆海协会已故会长汪道涵的秘书,也是沪上大中华粥文化促进会创会人,全粥副总会长,还与我同系纪念辜汪会谈15周年、首届上海和谐文化节的创办人,去岁才英年辞世的他,平生以中山忠实信徒自居,以统一大业为终身职志,而奉献出宝贵的时间与生命,如今事后才补行追赠仪式,迟到的荣衔恰好实至名归。
9日在北京亚太经合会召开期间,会见了台湾领袖代表、前“副总统”萧万长时,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并持续增进互信,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和良好势头的关键。由于两岸间存在一些差异等原因,两岸关系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在所难免。越是这样,越需要加强交流、增进互信,保持良性互动、相向而行;要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萧万长则当场响应表示,两岸共同开创的台海和平稳定发展,大局得之不易,应该共同珍惜;坚持巩固“九二共识”,加强两岸制度化经济合作,深化文化艺术各方面交流,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深体两岸两位英明领导人会谈斯义,自始至终反对“台独”比国民党还国民党,贯彻坚守“九二共识”比共产党还共产党的我们,在座的全体同志同仁们,今天更要坚此百忍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领导人对话的实质精神,领会彼此“尊重”的丰富内涵,全面展开内部教育、及外部宣传并重的行动,来号召广大群众,来扩大其影响力,发挥两岸人民协同一致的整体优势,继续弘扬并传承中华固有的优秀文化,如愿共圆中国梦而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4年11月24日在第六届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开幕典礼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齐聚在对台工作的最前沿,亦即海西的闽南重镇福建泉州、全球粥会世界总会馆承运阁,一起来参加第六届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活动,实在具有五层重大意义:第一、庆祝新中国建政65周年;第二、庆祝文化人士雅集粥会在上海创立90周年、暨粥会回归大陆五周年;第三、纪念粥会精神导师吴稚晖150岁诞辰;第四、纪念粥会名贤于右任辞世50周年;第五、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粥会前身世界社的扶道人孙中山149岁诞辰。
稍早12号的国父诞辰纪念日,我才在台北“国父纪念馆”,敬向孙中山座像献花致祭,当时祭告革命先行者说:先生口授遗嘱上,曾开宗明义指点:「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又昭示:「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三民主义》,继续努力,以求贯彻」。由此可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早有明训,而且是国父临终前17天,即1925年2月24日,在场见证者粥贤吴敬恒(稚晖)、哲嗣孙科等党国元老签字后生效。
因此一般同志同仁会认为,国父孙中山所指的国民革命,亦即中共所谓中国民主革命,尚未成功而需促其实现之目的,先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再来求国家之富强康乐,实在就是要追求中国梦,圆满追寻国家完全统一的千秋大梦。我却有话要补充说,自从1949年中国大陆易手以来,我们大陆与台湾之简,在地理上隔着一条台湾海峡而分离,在政治上也隔着一条制度鸿沟而分治,但是从未改变两岸同胞文化同根、血脉同源的历史事实,也从未加大海峡中线宽度、海西海东的地理距离,更从未撕裂两岸人民一家亲、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
所以我始终坚决主张,过去一甲子的短暂现象,两岸只是处在一时分手的政治现实中,绝对不属于狭隘国家的分裂状态下,应该就无所谓统一不统一的问题,如今问题只在于中华民族文化之回归、与夫华夏壮美山河之一统达成,何时可以圆梦?问题只在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圆中国美梦、与夫五大精神支撑之一举建成,何时可以实现?问题只在于充分了解支撑一圆中国梦、实现完全统一的五大精神,也就是说两岸之间的和谐共生,和睦共处,和平共存,和泰共兴,和顺共进,应该如何循序渐进,逐步达到最终目的。
简单地说,社会和谐,两岸和睦,和平统一才有机会;而这个千载一时的机会,也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它必须两岸中国人一起创造条件,至于必要条件应该如何去创造?先行者国父早有先见之明,要再来一次成功的“宁靜革命”,归之于两方面齐头并进:其一、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这就要依靠宣传,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人民群众,大家一起奋斗下去;其二、必须继续努力,以求贯彻,这就要仰赖接力,革命同志们一棒接一棒地,努力不懈去完成它。这一次的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我们一共要颁发若干奖励个人项目,其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奖项,其一的“杰出表现奖”,其二的“终生成就奖”,正是有计划作针对性的巧妙安排。
先说此一“杰出粥友奖”,我们打算颁奖给我会的同仁李卫国,他是中华妈祖网特约通讯员、天下妈祖网通讯员、中华妈祖俗信文化研究中心媒体总监、全球粥会世界总会新闻部长,平日十分专注于宣传工作,为妈祖大爱、两岸和平统一、世界大同而宣传,表现都很杰出,影响尤其深远,顷经文化节组委会公开推荐,再通过甄选委员会审查而决定嘉奖之。次说另一“终生成就奖”,我们考虑授予已故的陈元麟同志,生前原为大陆海协会已故会长汪道涵的秘书,也是沪上大中华粥文化促进会创会人,全粥副总会长,还与我同系纪念辜汪会谈15周年、首届上海和谐文化节的创办人,去岁才英年辞世的他,平生以中山忠实信徒自居,以统一大业为终身职志,而奉献出宝贵的时间与生命,如今事后才补行追赠仪式,迟到的荣衔恰好实至名归。
9日在北京亚太经合会召开期间,会见了台湾领袖代表、前“副总统”萧万长时,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并持续增进互信,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和良好势头的关键。由于两岸间存在一些差异等原因,两岸关系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在所难免。越是这样,越需要加强交流、增进互信,保持良性互动、相向而行;要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萧万长则当场响应表示,两岸共同开创的台海和平稳定发展,大局得之不易,应该共同珍惜;坚持巩固“九二共识”,加强两岸制度化经济合作,深化文化艺术各方面交流,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深体两岸两位英明领导人会谈斯义,自始至终反对“台独”比国民党还国民党,贯彻坚守“九二共识”比共产党还共产党的我们,在座的全体同志同仁们,今天更要坚此百忍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领导人对话的实质精神,领会彼此“尊重”的丰富内涵,全面展开内部教育、及外部宣传并重的行动,来号召广大群众,来扩大其影响力,发挥两岸人民协同一致的整体优势,继续弘扬并传承中华固有的优秀文化,如愿共圆中国梦而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4年11月24日在第六届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开幕典礼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