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一丈巨联 苦等五十多年 * 陆炳文
更新时间:2014-08-29 来源: 发布:邵隆美 浏览:
当今台北数以百计粥友之中,持续参加例会活动的会员,虽说资深不如九五高龄、前辈诗书大师蔡鼎新老伯,然而无可否认的事情是,我手头所拥有的粥会文献文物,一度堪称独步海内外骚坛,其中有一部分其来有自,乃承接台北粥会首任总干事沈映冬粥贤,不过搜集到的绝大多数,则来自北台湾坊间书肆,甚至大陆收藏家手中,连同高价买回来的,或以物易物回流者,保存粥会和文化资产之用心良苦,个中辛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实不足以与外人尽道也!
众所周知,粥会是个唯一列名国史,近代中国以文会友,并以粥会友的文化人士雅集。1924年春,被誉为百科全书式学者丁福保、与辛亥革命元老吴稚晖等,依据黄帝始烹谷为粥、初教民作糜的创举,在上海首创粥集文会,成员多为文坛名宿,且多半是江苏无锡、武进一带旅沪人士,聚会时以喝粥来增添雅致,倡导一种俭约、高逸、又淡雅的文人交谊之方式,最初定期约集是没有名义的,一直到了1930年间,才有上海粥会的正式名称出现。
抗日战争后期的1944年,吴稚晖又在陪都发起粥会,一口无锡腔地对人说,「倷呢吃粥吃到重庆来了」,颇有家国之痛、薪胆之励意味,丁福保之侄、国府的首任民航局长丁锦,马英九之父马鹤凌的老师、中央大学教授顾毓秀等,一些渝中闻人都来响应,遂成为白粥之会的常客,当地人称之为重庆稀饭晚会。而台北粥会却是由吴稚晖得意门生、狄膺(君武)一手倡议复会,同时组建完成,自任首集掌锅人即会长,委以沈映冬捏瓢人绵延至今。
当时台湾尚属戒严时代,集会结社犹存不少禁忌,初期加入粥会的大约10余人,只是个小范围的雅聚,又大多籍贯苏(州)松(江)太(仓)的同乡,等到于右任、孙科、孔德成等大腕的入会,并且登高一呼、招朋引侣参加,顿时间门庭若市,冠盖云集,群贤毕至,终至于人文荟萃。最初几年最常啜粥处所,名字非常优雅而高贵,几间竹屋形成所谓“碧庐” 者 ,其实仅为位于台北市郊碧潭(在今新北市新店区)的,国民党中央党部一处防空避难所而已。
当地固虽既偏僻又简陋,但是风景极其幽美,居高临下,俯瞰潭水,墨客骚人身处其间,当然很容易引发诗兴、激起唱和而留下墨迹。目前正在国立历史博物馆推出的,「粥会九十年 粥贤书画手札展」展品,就多在这种情境与氛围下,诗书画名家产生灵感,所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现以展场正前居中落地柜内,那一件极品名作为例,就是粥会竹屋的第十一联。
根据1974年3月15日,台北粥会印赠的孤本《竹屋竹联》,书中介绍此联作于1962年、即岁次壬寅仲秋,狄膺一时诗兴大发,得句:「沉吟一个字,扬眉好几天」,于右任乐而为之展纸书写,前后一共写了五遍方才满意,故有粥友以“于公书法狄公句” 、“耆宿吟哦一个字,三原挥毫好几篇” ,一丈巨联宝光咏之,堪称艺坛佳话轶趣。
1962年12月17日的中央日报副刊,也曾刊登了粥贤杜负翁作家发表的文章,《粥会四年记》一文,实录此事在前有言:君武先生,忽于今年清明节后染疾,不良于行,住院调理未告痊,而近数月来精神旺健,有时借物兴怀,形诸吟咏;偶得「沉吟一个字,扬眉好几天」一联,于(右任)院长见而喜之,为书擘窠大字,龙飞凤舞,一气呵成,八尺幅联,装成一丈。此联于遒劲中见洒脱,奔放中有准绳,观者目为神品,足为粥会生色,右老书此对联,凡五易其纸,初书一联,已付装池,遣使收回,再四重书,其精心结构,实艺林佳话。君武之句,足示文人推敲之艰苦,及其既得,则不禁为之狂喜,此意前人固屡述之,然从未见施诸白话者,尤以下句之唱叹得神,堪为浮一大白。仁者之用心,殆约可见,更不失温柔敦厚之旨,宜右老乐为之书也。
至于此联传言不断,另有一说出于沈映老,生前尝语之粥友,我在旁姑妄听之:当年于右任接下狄膺“沉吟一个字”的上联,下联“扬眉好几天”还是于右老对应出,并且自己写下来的。无论如何,上下两联,对仗平整,佳句天成。
我对此联十分熟悉,因为很多啜粥旧照中,皆看得到背景即此碧庐十一联,可惜始终不知真迹下落,这次在史博馆协助下,依循暂不公开的线索,向不愿具名的收藏家,诚挚情商借展50天,得以让宝墨重见天日,不啻为观众的眼福,抑且是粥会的福报,为了这付一丈巨联,遍寻无着已五十年,如今有幸及时得来,却是费了不少功夫。
众所周知,粥会是个唯一列名国史,近代中国以文会友,并以粥会友的文化人士雅集。1924年春,被誉为百科全书式学者丁福保、与辛亥革命元老吴稚晖等,依据黄帝始烹谷为粥、初教民作糜的创举,在上海首创粥集文会,成员多为文坛名宿,且多半是江苏无锡、武进一带旅沪人士,聚会时以喝粥来增添雅致,倡导一种俭约、高逸、又淡雅的文人交谊之方式,最初定期约集是没有名义的,一直到了1930年间,才有上海粥会的正式名称出现。
抗日战争后期的1944年,吴稚晖又在陪都发起粥会,一口无锡腔地对人说,「倷呢吃粥吃到重庆来了」,颇有家国之痛、薪胆之励意味,丁福保之侄、国府的首任民航局长丁锦,马英九之父马鹤凌的老师、中央大学教授顾毓秀等,一些渝中闻人都来响应,遂成为白粥之会的常客,当地人称之为重庆稀饭晚会。而台北粥会却是由吴稚晖得意门生、狄膺(君武)一手倡议复会,同时组建完成,自任首集掌锅人即会长,委以沈映冬捏瓢人绵延至今。
当时台湾尚属戒严时代,集会结社犹存不少禁忌,初期加入粥会的大约10余人,只是个小范围的雅聚,又大多籍贯苏(州)松(江)太(仓)的同乡,等到于右任、孙科、孔德成等大腕的入会,并且登高一呼、招朋引侣参加,顿时间门庭若市,冠盖云集,群贤毕至,终至于人文荟萃。最初几年最常啜粥处所,名字非常优雅而高贵,几间竹屋形成所谓“碧庐” 者 ,其实仅为位于台北市郊碧潭(在今新北市新店区)的,国民党中央党部一处防空避难所而已。
当地固虽既偏僻又简陋,但是风景极其幽美,居高临下,俯瞰潭水,墨客骚人身处其间,当然很容易引发诗兴、激起唱和而留下墨迹。目前正在国立历史博物馆推出的,「粥会九十年 粥贤书画手札展」展品,就多在这种情境与氛围下,诗书画名家产生灵感,所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现以展场正前居中落地柜内,那一件极品名作为例,就是粥会竹屋的第十一联。
根据1974年3月15日,台北粥会印赠的孤本《竹屋竹联》,书中介绍此联作于1962年、即岁次壬寅仲秋,狄膺一时诗兴大发,得句:「沉吟一个字,扬眉好几天」,于右任乐而为之展纸书写,前后一共写了五遍方才满意,故有粥友以“于公书法狄公句” 、“耆宿吟哦一个字,三原挥毫好几篇” ,一丈巨联宝光咏之,堪称艺坛佳话轶趣。
1962年12月17日的中央日报副刊,也曾刊登了粥贤杜负翁作家发表的文章,《粥会四年记》一文,实录此事在前有言:君武先生,忽于今年清明节后染疾,不良于行,住院调理未告痊,而近数月来精神旺健,有时借物兴怀,形诸吟咏;偶得「沉吟一个字,扬眉好几天」一联,于(右任)院长见而喜之,为书擘窠大字,龙飞凤舞,一气呵成,八尺幅联,装成一丈。此联于遒劲中见洒脱,奔放中有准绳,观者目为神品,足为粥会生色,右老书此对联,凡五易其纸,初书一联,已付装池,遣使收回,再四重书,其精心结构,实艺林佳话。君武之句,足示文人推敲之艰苦,及其既得,则不禁为之狂喜,此意前人固屡述之,然从未见施诸白话者,尤以下句之唱叹得神,堪为浮一大白。仁者之用心,殆约可见,更不失温柔敦厚之旨,宜右老乐为之书也。
至于此联传言不断,另有一说出于沈映老,生前尝语之粥友,我在旁姑妄听之:当年于右任接下狄膺“沉吟一个字”的上联,下联“扬眉好几天”还是于右老对应出,并且自己写下来的。无论如何,上下两联,对仗平整,佳句天成。
我对此联十分熟悉,因为很多啜粥旧照中,皆看得到背景即此碧庐十一联,可惜始终不知真迹下落,这次在史博馆协助下,依循暂不公开的线索,向不愿具名的收藏家,诚挚情商借展50天,得以让宝墨重见天日,不啻为观众的眼福,抑且是粥会的福报,为了这付一丈巨联,遍寻无着已五十年,如今有幸及时得来,却是费了不少功夫。